“含糊”的政府性基金
本报评论员:李晨
李晨 500和43,这两个数字相差了11.6倍。 目前,全国有近500项政府性基金,只有约43项纳入了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而这40多项的预算管理情况,也是语焉不详,面目模糊。简简单单的几页、却以亿元作为单位的收入和支出预算表,引出无数追问。 政府性基金是什么 政府性基金,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国家行政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的规定,为支持某项事业发展,按照国家规定程序批准,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包括各种基金、资金、附加和专项收费。政府性基金,实质是非税收入。人们比较熟悉的应该是价格调节基金、民航发展基金;此外还有“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就是常说的“土地出让金”;像贸促会收费收入、铁路资产变现收入很少被公众关注。 政府性基金大幅增加,与上世纪90年代财政“分灶吃饭”改革有很大关系。当时地方政府为了解决资金来源,想了不少办法,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办法就是出卖土地。土地出让金的收入让很多地方经济大幅攀升,房地产行业迅速膨胀,“招拍挂”的土地出让方式成为当时各地政府竞相学习的样板。 时至今日,多数地方政府仍然无法摆脱靠土地出让金过日子的做法,其负效应已经日益显现——“寅吃卯粮”的土地出让金已经让地方政府卖地“成瘾”。当前税改也把解决“地方财政依靠土地出让金过日子”的模式作为主要解决的问题。“土地出让”的缩紧让地方政府需要寻求其他渠道的弥补。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全国非税收入 4118亿元,其中,地方非税收入3472亿元,同比增加1158亿元,增长50.1%;个别地方非税收入同比增幅超100%。 钱从哪里来,花到哪里去 按收入来源划分,向社会征收的基金31项,包括铁路建设基金、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港口建设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等。按收入归属划分,属于中央收入的基金9项,属于地方收入的基金20项,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的基金14项。按支出用途划分,用于公路、铁路、民航、港口等建设的基金9项;用于水利建设的基金4项;用于城市维护建设的基金8项;用于教育、文化、体育等事业发展的基金7项;用于移民和社会保障的基金5项;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基金5项;用于其他方面的基金5项。 如果将各项收入与资金预算数及执行数进行对比,会发现民生支出明显偏低。财政部公布的2011年和2012年的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显示,2011年中央对文化事业建设费安排的支出是10.46亿元,长江口航道维护支出是13.6亿元,而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安排的支出高达457.21亿元,且无资金流向的具体说明。 这种情况在地方上更加明显,目前各地政府性基金用于中小学校舍及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残疾人就业保障、廉租房维护与管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公共设施与环境卫生等方面的项目专项支出较少。 政府性基金的另一个问题是,大量结余和沉淀基金去向不明。这个问题在地方政府的收支表上十分明显,资金去向无处可查。现行财政预算的分级有类、款、项、目四级,是可以详细完整标明资金流向的,但在对外公开的预算中,信息是残缺的,公众无法从预算中了解钱具体如何分配。 政府性基金的预算编制也有不少问题。财政部公布的2011年和2012年的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显示,2011年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支出预算为360.96亿元,实际执行数是158.29亿元,2010年的实际执行数是185.88亿元,但2012年的预算仍是高达292.74亿元,为 2011年预算执行数的184.9%,预算数是前一年实际使用资金的近两倍。 此外,还有许多庞杂的收费未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范围。 政府怎么花钱?钱花在了谁身上——政府性基金的预算和支出对这两点反映有限。根据四川省公布的财政数据,四川省2010年社会保障和就业预算支出46亿元,其中直接用于民生的为1.8亿元,间接用于民生的为9.2亿元,而政府自身消化的(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为20亿元。约有一半的民生支出预算实际上被政府自身消耗掉了。 2010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已经成为财政收入第二大户,征收主体多、征收标准乱、基金使用透明性差,这些问题之下的政府性基金收支制度改革已迫在眉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