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银行的“敌人”
本报评论员:胡蓉萍

  胡蓉萍
  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以及技术脱媒加速的背景下,银行业传统的贷款、支付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正在受到互联网金融及其他金融模式的冲击。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对《经济观察报》表达了他的危机感:“互联网金融使传统商业银行的竞争基础发生了演变,由安全、稳定、低成本和低风险转向快捷、便利和体验,进而从金字塔的底端开始对银行核心业务进行蚕食。”
  除了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也在利率市场化及人们理财观念深入的背景下,受到政策限制逐步放开的券商、基金、保险等兄弟金融机构的直面竞争。
  银行业弥漫着一种危机感,这个庞然大物,虽然脚步沉重,但已然开始迈开了转型和直面应对的步伐。
  恐龙遇到白垩纪
  如同恐龙遇到白垩纪,银行业的传统业务正在互联网、大众消费方式以及现代金融理念的冲击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比如银行的传统支付结算业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公司已经能够为客户提供收付款、转账汇款、机票与火车票代购、电费与保险代缴、手机话费缴纳等结算和支付服务,这些正在改变用户实现支付的接入方式,使顾客可以更方便地完成支付,对商业银行传统的支付介质形成了明显的替代效应。
  目前,第三方支付的业务范围已经涵盖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支付、银行卡支付、货币汇兑、互联网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区域范围突破京沪和沿海扩大到河南、山西、四川、重庆、内蒙古、黑龙江等中西部地区。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国的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量、虚拟货币的发行和流通量越来越大,涉及的用户越来越多。如今,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并以每年高达100%的增速发展,形成了接近一万亿元的规模。
  随着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壮大,他们已不满足于只做银行的网关支付平台,而是借助其数据信息积累与挖掘的优势,开始直接向供应链融资、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等领域扩张。尽管目前互联网金融由第三方支付所衍生出的信贷业务占比仍比较小,但由于其为资金借贷双方之间提供了直接连通的通道,而获得客户青睐。
  在银行最传统的贷款业务上,以阿里小贷为代表的网络贷款模式浮出水面并逐步走向成熟,且由于对其平台上的小微企业无需抵押,方便快捷,增长速度迅猛。“阿里小贷有资金瓶颈和杠杆瓶颈,于是他们推出了担保业务,拉了一些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进来,作为背后的资金提供方,更是让阿里的贷款业务进一步打开了资金瓶颈,做大了杠杆,未来更加有潜力和市场。这是一个聪明的战略。”一家股份制银行副行长也表示折服。
  另外,以拍拍贷为代表的P2P 信贷模式正在绕开银行实现小额存贷款的直接匹配,成为未来互联网直接融资模式的雏形,直接架空了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形成了一种全新型的“网络直接融资市场”。
  长城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黄飚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未来10 到20 年,可能更长时间,极有可能形成一种新的金融运行机制:‘网络新金融市场’,它既不同于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方式,也不同于资本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直接融资方式。”
  马蔚华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用户对社交网络的黏性越来越强,社交网络对银行形成巨大冲击,带来银行业的‘二次革命’。Facebook有8.4亿实名制用户,完全可以尝试直接发行股票和推广信用卡,一旦发行使用,其庞大的用户使用群将对传统银行威胁极大。”
  资管时代银行角色
  除了互联网冲击之外,银行业的利差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正面临非银行金融财富管理机构的巨大冲击。
  随着监管部门对券商、基金和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的放松,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正在撬动商业银行此前牢牢垄断的私募基金托管、基金代销等中间业务收入。
  公开信息显示,2012年基金公司发行的短期理财基金年化收益一般都在3.5%到5%之间,个别短期理财基金的年化收益甚至超过了8%。受短期理财基金高利率的诱惑,2012年短期理财基金的发行规模超过了2600亿份。
  2012年11月底,招商证券推出了首个券商的私募基金的综合托管服务,这被业内解读为券商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后和商业银行直面竞争的开始。此前,私募基金的综合托管服务被商业银行所垄断。
  近期正在批量获批的基金子公司对银行的中间业务同样构成了争夺。
  2013年3月25日,银监会下发了《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商业银行理财间接投资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业务,这在短期内会对银行的理财业务造成一定的冲击,而银行若不苦练内功,真正有能力进行资产管理,那么长期来看也会遭到券商基金等专业资产管理机构的冲击。
  8号文要求,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余额在任何时点不得超过理财产品余额的35%或上一审计年度披露总资产的4%。
  乐瑞资产董事长唐毅亭对《经济观察报》表示:“‘非标’业务在理财和社会融资总量中占比非常大,限制非标业务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一是在宏观上制约了社会融资的增长,增加了宏观下行的风险;二是迫使银行理财业务转型,利多债券理财业务;三是短期看利多债市利空股市。”
  一家股份制银行相关负责人称,未来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从大类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通道业务,即管理还是在银行;另一种是目前银行正在计划的,真正把理财资金交给券商、基金或者其他专业投资机构去管理。
  事实上,已经有银行在开始尝试。有媒体报道,建行已经批下2000亿元的理财资金额度与券商在各个方面展开合作,以后额度还会继续放大。如果这部分量大,银行就将沦为渠道,真正的资产管理的内功仍然是券商、基金、保险业内的投资人士掌握。
  做一个强力的渠道可能也不是坏事,但是目前银行的各种渠道,无论是网点,还是电子银行,抑或是手机银行,都在遭遇互联网的冲击,尤其是第三方支付的冲击。
  谁是真正的“敌人”
  有银行业人士认为,第三方支付才是真正的敌人。
  在美国,成立于1998年的Pay-Pal,有超过1.1亿活跃注册账号,在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以25种货币使用。2011年总交易额1180亿美元,同比增长29%,跨境贸易占25%,移动支付40亿美元,预计2012年移动支付额达到100亿美元。在金融产品方面,提供包括延期付款、买方信贷、信用卡、货币市场基金等多种服务和产品,是新的增长点,对美国的银行在相关业务上形成了强有力的替代。
  上述股份制银行副行长正在就和支付宝展开全方位的合作进行谈判,他说,谈判的核心和重点是银行能在多大程度上掌握客户信息。
  由于信息流直接可以带来交易,而无需物流体系的支撑,金融具有天然的网络属性,互联网将对金融产生深远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银行的兄弟金融机构们自身也遭受着互联网的冲击,如果说是受到冲击的话,那么互联网的冲击或是最根本的。
  通过几年的市场筛选和洗礼,第三方支付市场格局开始趋于稳定,支付宝、财付通、银联网上支付分别占据市场前三位;第三方支付行业已经形成了较高的市场集中度,支付宝、财付通、银联网上支付、快钱、汇付天下和易宝支付这六家市场份额排名靠前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共占94.4%的市场份额。2012 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在线支付市场交易额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交易额规模达38039 亿元。
  黄飚对《经济观察报》表示:“这主要是由于:第一,网上支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使得第三方支付平台受到网民的喜爱,客户粘性得到进一步增强;第二,第三方支付平台积极深耕和拓展应用领域,行业需求得以激活,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客用户加入到网上交易的阵营,提高了第三方支付市场和交易规模。”
  与国外成熟的市场相比,国内的保险、基金销售还是以传统线下渠道为主,此前保险、基金的分销渠道大多为银行所占据,未来几年保险、基金直销特别是网上直销将迎来巨大的增长空间,支付渠道多元化的发展是保险、基金乃至金融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及其监管层希望能够多渠道来发展保险、基金行业而不是由银行一家主导销售渠道,长城证券认为未来第三方支付平台将会迎来该领域的春天,因为仅凭自销和第三方代销机构两者难以撼动银行主代销渠道的地位,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介入让这些机构得以绕开银行阻力,直接化解资金流转的问题。
  这些年,银行一直怀着一种复杂的心理和第三方支付公司进行着合作。一方面,通过和第三方支付的合作,银行能扩大其业务规模,但同时也养大了它的“敌人”,多年之后,这些翅膀硬了的孩子开始拥有了和银行谈判的筹码。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银行的“敌人”
  本文所版面
【第 17 版: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