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从45亿到百亿中国广电组建迟缓
本报评论员:于华鹏
  于华鹏
  一家公司从获准组建到挂牌需要多久?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广电“)还未给出答案。
  一年前,作为广电系三网融合参与主体的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中国广电获准组建,财政部出资45亿元。在组建过程中,广电方面提出增资并获批,财政部拨付的资金超过百亿。不过,即便有了资金支持,这家事关中国整个有线行业未来发展的公司也迟迟不能进入正轨。
  对于组建进度的缓慢,国务院在今年8月下发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给予高度关注,要求有关方面”推动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加快组建“。
  多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国广电组建迟缓的原因,主要是事业编制人员”转企“意愿不强烈、挂牌后失去财政资金支持后各地有线如何实现资产整合以及在”市场化“下如何运作盈利没有明确模式和思路等。
  事实上,留给中国广电的时间并不多了。上周,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下发了4G牌照,运营商们将加快其网络建设,一旦其市场成熟,广电系统原有的技术优势将荡然无存。此外,互联网企业、网络视频企业等也纷纷借助三网融合、信息消费、宽带中国等政策加快自身跨界战略,一旦其商业模式构建成功,将直接冲击中国有线行业及市场份额。三网融合研究专家、融合网总编吴纯勇认为,“如果全国有线网还是连不成一张网,而其他新兴的信息传输通道与网络又能承担有线网现有的的职能,那有线网将走向末路。”
  组建无进展
从2010年提出成立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组建方案几易其稿,但每次方案的变换均离不开两个主题,一个是“公司事业性质多一点还是企业性质多一点”,一个是“财政出资多少钱”。
  2010年年初,国务院下发《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下简称国发5号文)首次提出将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
  此后,广电总局成立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开始制定组建方案,公司名暂定“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
  按最初的方案,主要以各地先进行以省为单位的前期整合,随后由国家出资1800亿元注入该公司控股,形成可与三大电信运营商对等的大型国有企业,这也是“先整合后挂牌”的方案雏形。
  随后由于方案要求财政出资过于庞大,同时以省为单位的前期整合进展缓慢,方案被退回修改。修改后的方案提出了“先挂牌,再整合”的思路,中央财政先期投入150亿元进行公司主体搭建,在平台搭建后,再完成对各省网的并入。
  后面的几次修改,则主要围绕“转企”进行修改,同时在“先挂牌再整合”还是“先整合后挂牌”方面依旧摇摆不定。直到2012年10月底,消息称国务院下发国函184号文件,同意组建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公司由财政部出资45亿元,广电总局负责组建和代管。
  按照国发5号文既定的目标,最晚在2012年完成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所以业界普遍认为,赶在2012年底获批组建的文件意味着挂牌在即。然而,一年多过去了,中国广电除了增资获批,“一把手”人选更迭传闻外,鲜有消息。
  经济观察报记者近日查询国家工商总局登记企业信息,并未获得中国广电企业注册信息。
  对于中国广电目前的进展停滞状态,综合多位业内人士分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事业编制人员“转企”意愿不强烈;二是挂牌后将失去财政后续资金支持,各地有线将难以实现庞大的资产整合,所以组建停滞;三是广电方面仍就公司如何“市场化”运作、如何创新业务和开拓市场形成盈利没有形成清晰的模式和思路。
  出资变数
  按去年组建获批方案,财政部出资45亿元用于中国广电组建的注册资金,不过随后,这一数字发生变化,广电方面提出增资获批,中国广电注册资金悄然翻倍,且远超100亿元。
  然而,中国广电的迟迟未能组建,也让这笔资金能否落定成谜。
  按照广电方面的设计,将以中国广电为龙头,建设全国有线电视互联互通平台,实现各级网络、业务和运营支撑的互联互通。也就是说,中国广电的定位为网络、技术、业务、运营和管理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平台。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曾透露,围绕中国广电,将建设一个中心、三个系统和六大基地,也就是广电系统所言的“136工程”。“一个中心”即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内容分发交换中心,主要负责为各地有线电视网络提供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和跨地区点播服务,提供个基地内容和其他全国性内容的分发交换和调度管理;“三个系统”是说全国有线电视网络运营支撑系统、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内容监控系统和全国有线骨干网传输交换系统;“六大基地”为广播电视内容集成基地、文化资源集成基地、数字电视出版物集成基地、数字电视互动教育内容集成基地、综合资讯服务基地以及数字电视互联网内容集成基地等。
  不仅如此,在构建服务体系方面,2015年要实现100种以上的新业态,其中包括付费电视、互动娱乐游戏、在线支付、国内IP电话等,届时,全国县级以上城市有线数字电视全部数字化,80%以上实现双向化。
  这一设想的公布,释放了两个层面的信号,一方面,对于中国广电的定位,没有言及无线通讯业务和IDC中心等其他三大电信运营商的业务核心,而是围绕基本建设层面的全国网络互联互通展开,意味着业界寄望的第四大电信运营商或难呈现。
  另一方面,“136工程”的百种业态多侧重于内容和电信运营商的副业展开,即使公司成立,能否与电信运营商进行抗衡将有较大悬念。
  其中,最为显著的,中国广电一旦成立,作为拥有全国有线骨干网的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有线”)有望将被首批整合,然而拥有该公司45%股权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自2008年起多年数次挂牌转让该资产,但均流拍,其主要原因即为中国有线亏损严重,无人接盘。
  不仅如此,在中国广电筹建组建过程中,曾有声音建议借壳“中国有线”来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以便于整合各省有线网络资源,但该建议随后被否。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从45亿到百亿中国广电组建迟缓
  本文所版面
【第 03 版:北京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