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省市试点放行 碳金融诱惑
本报评论员:万晓晓
万晓晓 “上海市首批纳入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企业有197家,占上海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50%以上”,上海市发改委秘书长周强表示,主要参与的企业为沪碳排放大户。 11月26日,上海市碳排放权交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启动,两天后,北京市也相继启动碳排放权交易。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全国七省市的碳排放交易试点城市工作正陆续推行。未来,中国将有望成为全球碳排放权的第二大市场。 2013年,被称为中国碳市场的启动之年。在各界热议碳市场的同时,银行也在备战碳金融。自《京都议定书》实施以来,全球碳金融市场以每年20%到30%的高幅度增长,2011年达到960亿欧元。由此,国际预测,碳交易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场。 启动 2013年6月,深圳市正式启动碳交易市场,这是中国第一个正式运行的强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海为全国试点城市的第二家。不过,从深圳运行的一段时间来看,规模量较小,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段茂盛认为,上海尽管是第二家启动的市场,但由于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未来规模前景可期。 碳排放交易是指,政府将达到一定碳排放规模的企业纳入管理,并在一定规则下分配年度碳排放配额,排放单位可以通过自身需要,在市场上购买或售卖配额。 目前,上海市已经招标到5家单位、7个机构来参与碳排放盘查,其中有的驻在企业内部,过去三年的台账、票据等成为碳指标分配的重要依据。“在碳配额的分配上,我们不能搞拍卖,不能搞碳税,否则就是给企业增加成本,主要采取的是免费分配的办法。”上海市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处长倪前龙说,在推动的过程中,上海市采取制度先行,建立了碳排放的管理制度,推出了试行办法,明确了配额管理制度,碳排放的监测,报告和核查制度,配额交易制度等。 上海市一次性免费发放三年的配额给这些企业,超额部分企业将自行购买。2013年至2015年配额的交易价格分别为每吨27元、26元和25元。上海市发改委认为,三年一发的好处是,有的企业三年一大修,为一个周期,如果今年配额不够用,可以明年调剂。也减少了管理者的麻烦。 不过,北京和广东采取的是碳配额一年一发的方式。“七个试点省市因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能力不同,因此在初始阶段,交易体系的差别还是很大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郑爽说。全国有7个碳排放交易试点省市,分别是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湖北省和深圳市。 七个试点 郑爽介绍,七个省市的不同交易体系,首先体现在地方的法律法规效应上,有的是政府令,有的是通过地方规章确定了法律定位,由于法律效应不同,奖惩也不同。此外,七个试点省市的总量目标和跨度不同,配额量有的是3000万吨,有的是3亿吨,覆盖的行业从20个到40个不等。 “国家选择7个试点的好处就是,每家都不一样,看谁更合理,更具有操作性。”倪前龙说。对于上海市来说,目前参与交易的有197家试点企业,如果碳指标的配额不足或者有剩余,可以通过交易实现。 据悉,七个试点省市的总量规模近8亿吨,覆盖企业2200家左右,配额量占据各地区排放总量的30%-40%之间,试点期至2015年结束。 为了迎接这样的转变,一些公司成立了碳资产部或碳资产小组。华能集团旗下的华能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就是以碳资产的开发、经营和管理为任务的平台。2011年,华能碳资产公司与全球领先的能源交易商维多石油等单位一起,发起设立国内第一支商业化运作的碳资产开发投资基金。2011年9月,华能碳资产公司增持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的股份,成为第五大股东。“华能在各省市都有电厂和企业,7个试点省市交易规则各有特色,这对于企业来说,很难应付”,华能碳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宁金彪认为,试点太多,掌握每个试点的制度很不容易。“比如,在7个试点省市都买了交易配额,买了后能不能相互调动?如何操作?”宁金彪提出,“希望国家将几个大方向相对固定下来,这样在运行试点的同时,企业不会白忙活。” 浦发银行总行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贾红睿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国家强制性的、稳定的政策,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从短时间内来看,节能减排是需要增加成本的,只有强制性、稳定的政策才能让企业有执行动力,产生对设备、技术服务的需求,达到减排目的。 “有些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其可承受的成本范围内难以再获得减排提升的公司,就需要从市场去买指标。通过产业升级,带来需求的产生,也就伴生出金融服务”,贾红睿说,之后,就会出现有多余指标的企业,也就会出现投资人,碳指标的投资人既要懂减排技术,也要懂金融交易等技术分析。 碳金融 段茂盛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上海市为了保证碳排放交易的稳定性,暂时没有让金融机构进入交易,参与碳排放交易的仅是企业,但也有金融机构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碳金融’的环节中”。 所谓碳金融,就是为满足低碳发展需求,利用金融工具优化企业碳资产配置、盘活碳资产的活动。 “我们不希望投资者稀里糊涂地进入这个市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倪前龙透露。 于是,最先进入碳交易的是能耗大户,浦发银行等商业银行的切入点在交易资金清算结算业务、低碳投融资业务和理财产品等。 “碳指标的投资,是个很专业的事情,投资的基础标的是碳,标的资产的价格及投资价值取决于供需,碳市场的供需又同企业实际的碳排放或碳减排息息相关,因此,碳的减排量是否稳定持续,在什么技术情况下产生的减排,该行业企业的平均减排成本是多少,需要专业鉴定能力和市场经验。”在贾红睿看来,充沛的买卖需求、活跃的市场交易需要在国家出台更强有力的强制性减排政策、推动企业进行节能改造和技术升级、部分企业手里有了更多的交易筹码、交易品种更为丰富、更多有经验的投资人进入市场之后才会出现。 试点省市碳市场的启动,是个标志性事件,给银行也带来很多业务机会。“如果我们把看碳看成一个金融品种,那么活跃的二级市场交易平台,就能推动一级市场的繁荣,最终推动实体经济的节能减排和产业升级。”贾红睿说。 目前,浦发银行与7个试点省市的环境能源交易所或排放权交易所全都签订了银企战略合作协议,还成为其中5家交易所的资金结算银行。经济观察报获悉,由浦发银行担任主承销商的国内首支碳债券有望近期发行。 与此同时,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外资银行也推出了碳交易的投融资、碳期权期货、碳指标交易和相关中介服务等业务。交通银行等银行也推出了二氧化碳挂钩型本外币理财产品。 贾红睿指出,从银行角度来说,需要减排的企业在升级改造过程中必然产生融资需求,同时那些为减排项目业主提供减排技术和服务的轻资产企业,也有融资需求,因此,银行绿色信贷有很大的服务空间。目前,一些轻资产的节能环保技术企业在融资市场上相当活跃。 “但这样的业务不是谁都能做下来的,其中涉及到新技术的适用性,技术风险的控制,需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成为在金融圈看得懂技术的人,在技术圈里看得懂金融的人。”贾红睿介绍,浦发银行于2007年开始进行绿色金融研究,截至今年6月,浦发银行绿色信贷累计投放超过3000亿元,余额达1418亿元,占总信贷规模的11%。 目前碳金融的立法尚未明确。英大传媒研究院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碳金融”面临三个紧要命题:加快促进“碳资产”的形成、提升碳市场的配置效率,以及建设碳金融制度和市场基础设施。 “碳排放市场化机制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发现碳资产价格,给企业提供明确的经营指导,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英大传媒研究院的报告指出。之后,金融机构通过供需关系,交易买卖去发现价格。届时,会吸引更多人入场,也可以进行碳指标质押等融资活动。 据悉,通过七省市试点,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碳排放权第二大市场,覆盖7亿至8亿吨碳排放。国际上也有预测,未来,碳交易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场。 “对于中国市场来说,未来形成规模的时间,取决于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力度,产业升级的速度,毕竟这与就业市场、区域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实现短期目标紧密关联。”一位参与碳排放交易的企业的部门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 在倪前龙看来,“试点最大的价值就是试错,试错了以后要改,希望三年或五年之后,出现一个大市场,让企业认可,政府满意,客户接受的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