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商业 精运营
本报评论员:吕尚春
吕尚春 让“街边店”走入购物中心!在商业体奢华浪潮意犹未尽之际,这样的主张未免显得另类,然而诸多“接地气”的创新,却在一个一个商业体中生动呈现出来。 一家名叫苏州邻瑞的购物中心开业,其中开设了社区卫生服务站、民众联络所、市民图书馆等等。这些社区公共设施本来应该开在胡同里,闹市边,透着一股青砖绿瓦的味道,摆着掉了漆的老旧长木椅…… 备受“同质化”困扰的商业地产,正打破唯洋品牌马首是瞻的思维定式,让带有“市井”气息的小店入驻商业体。在商业领域打破惯性,几乎与开创一个新的局面一样艰难。聚拢大品牌、猛追新时尚成为二十一条军规中的至尊铁律。谁来打破这些框框? 任何创新都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历险。遑不论,中国房地产背负着短期贷款的重压,商业地产人才奇缺,问题在于商业地产的“上层建筑”事实上仍盘旋在住宅“滚动开发”的模式之中,商业地产本来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目标设定相差毫厘,执行到最后就是差以千里。然而,尽管前沿的职业经理已经觉察到商业要接地气,让自己市井一点儿,然而决策层的意志却决定着千万资产挤向一条越来越狭窄的通道。“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草根的生命力自古就不容置疑。于是乎,专给小孩子的理发店、袖珍小猪、可爱的小兔都成了购物中心“接地气”的窗口。 而这些类似于“街边店”的设施,老百姓喜欢不喜欢,买不买账,是立竿见影的事儿,是不是恰如其分需要真功夫。所有的创新如果仅仅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注定苍白无力,行而不远。回归商业王道,是一场漫长而充满意味的征途,“慢商业”是艺术,而资本确实紧追不舍,“精运营”需要时间,大众的口味却在飞变。 在这个领域打拼,既要具足智慧,又要有上好体力,因此入选“中国商业地产价值榜”的企业,与住宅业相比尚显稀少,也因此,“红海商业”的说法实不足道,对于真正品道商业地产的人而言,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