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摇匀的阅读

  徐志斌
  在我上班的途中,有一段长达40分钟的地铁时间。这两个40分钟就成为最好的阅读时间。于阅读上,我一直没有特别的习惯,总是摸到什么就看什么,比如,会一次性在当当买上几十本慢慢看,也曾用可怜的诺基亚E71手机将大部分知名的网络小说看完,甚至还在读书频道同事那里多次扛回来他们堆积的闲书。这带来的结果,一是用手机阅读那会,快将眼睛看瞎了,二是大概车厢一直不断摇啊摇,摇着摇着,好多东西就似乎被摇匀混合到了一起。
  比如,《若星汉天空》怎么看都是一本闲书,一目十行,大概两天时间就看完了。今何在写魔幻的东东总是蛮有意思,最早还是在论坛中看到他连载的《悟空传》,后来是各类游戏杂志中的发表的关于游戏题材的故事。书拿在手上的时候不是因为特别的冲动或是喜爱,只是对腰封上也是书中最后那句话产生了共鸣:“人生不过也是匆匆划过天空的一支箭,而无数人奔向他们终点的历程,就汇成了恢宏壮观的奇景。”
  这句话很有《认知盈余》的意味,两本毫不相干的书,被这句话串到了一起。他们在通过不同方式讲述同一个现象:细微的改变在不断汇聚成一个庞大的结果。
  在过去的大概三年间,我们一直在做一件非常小又非常重要的工作,将分享按钮(就是今天大家随处可见的分享到微博、分享到空间,分享到微信及朋友圈这样的按钮)部署到数以百万计的网站、页面、无线应用中去。总是在合作伙伴面前会遇见那个障碍:我为什么要放它呢?我为什么要允许乃至鼓励别人分享这个页面出去呢?
  这个问题最简单,又最难回答。那时不似现在,分享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应用的基础功能,甚至在致力推动。在早期业界有太多的疑虑等着,回答不好无益于困境。
  这个问题其实我们也在问自己,2009年就眼见海外资讯网站的流量来源悄悄发生了变化,来自社交网络的流量开始或有望成为第二大来源之地,仅次于搜索引擎。而原来新闻很大一个发源地——名人明星,开始进入Twitter来直面每一位用户。都无需依赖别人来制造新闻的时候,身处门户网站,身为网络编辑的我们将如何生存?
  当2009年的那条流量来源曲线继续一路划到2013年年底时,更是变得陡然直上,用户在Twitter和Facebook上从朋友们的推荐、分享信息中点击链接而到网站进行阅读的流量占比,甚至可以开始和搜索引擎抗衡。这条曲线是如此之熟悉,因为在中国,微信、微博同样如此,人们已经习惯看看朋友们分享的链接。
  世界很早已经在发生变化,从2009开始变得更为显性而已,我们所习惯的生活方式被粉碎在了一条条和朋友们聊天沟通的信息中,进而,我们的时间、注意力、娱乐、阅读、购买、下载都由这一条条细微的话语率先改变。这还不是像大石被打碎为一块块小石子一样的粉碎,而是在社交化和移动化的双重碾压下碎得像PM2.5一样,一个粉尘没有力量,当铺天盖地而来变成“雾霾”时,世界变得让人迷惑。那么,我们该怎么办?担忧包裹着我们,进而令人慌张。
  这一场慌乱似乎还在扩散,并由媒体扩散到了传统企业。他们发现,当人们的阅读开始由好友、由自己所认识的朋友的推荐的而改变时,生存的业界笼罩在“雾霾”中一样,过去依靠媒体来进行传播的方式开始不适应了。甚至,一些新的企业与产品借助微博、微信崛起的时候,也开始影响到了终端产品销售。“粉尘”带来的变化终于开始由轻入重,由信息的流动进而影响品牌,影响商品销售的方式。这会不会让部分传统大象也变得像部分纸媒那样被瓦解?
  答案并不好给,作为平台的腾讯当然会有一些初步的参考给出。更多依然是跌跌撞撞的试探和寻找,不管是谁。而阅读,在这时起到了巨大的帮助。所谓阅读,读人读书读事。越是其中试错的人们,沟通起来越会是时时共鸣,他们因此分享的信息和总结常常激发起新的联想。
  2012年下半年,一位创业的CEO友人推荐阅读《认知盈余》,书上有满满的阅读笔记与划痕、折叠,被我毫不犹豫从他办公桌上“借”来。在此之前,我们深度阅读了《Facebook效应》,——这或许是我看过的对于社交网络的产品故事描写的最好的一本书了,尽管作者是一名从事专业报道的记者,但,无疑,这本书是最棒的,以至于和几位产品同事围绕这本书中的提到的观点讨论了好几次。加上已经两年的微博开放平台工作经验,认为《认知盈余》也将会是一本轻松的书。
  不过糟糕的是,第一遍没有看懂。真的没有看懂。里面提到的事情都知道,看起来就是没有共鸣,只能扔到一边。心里却很不甘心。为什么友人竭力推荐,且马化腾还愿意作序?直到翻看《若星汉天空》最后那句时被启发,推动第二遍重看,才发现,原来这是在讲我们正在及即将发生的变化,是新的“生活方式”的窥探窗口,而“生活方式”正是马化腾与张小龙近期在一直不断强调的名词。
  串联一旦开始,许多曾经的闪光点就开始浮现出来。比如,今天嘈杂的微博和朋友圈中的信息,那些你厌倦的心灵鸡汤、语录党,或者那些直接编写一些话就套在某个名人名下去传播的伪作,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历史的重演,即便不用读专业的书籍,我们能在《认知盈余》或是《信号与噪声》中见到同样的描述:印刷机革命带来了低廉的《圣经》的流传,也带来了伪托之作的盛行,此后,优秀而伟大的作品开始大量浮现出来。如果再用《免费》的话来说,就是当免费而无意义的信息泛滥时,有价值的信息(或服务)会变得更加昂贵,这会成为构建新的商业模式的基础。
  回到现实中来,当人们厌倦了心灵鸡汤与低质作品时,优秀自媒体与服务帐号的自然崛起就成为了自然而然的事情,这个起点,也能够建立新的庞大的企业吗?
  是的,人们当一旦了解并逐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之后,会迸发巨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如印刷机革命而开启的现代世界。我们今天所眼见的微博大火,和微信大火,乃至可能还会烧起的其他大火,都不过才是一个开始而已。人们在回归到商业和服务的本质上去,并继而顺着新的生活方式重新绽放,后面那些令人惊诧的创造和不可能才是牢牢吸引着人们的根源。
  甚至,看待世界的角度也会催生出许多好玩的事情。比如关于Linux开源操作系统,维基百科这家网站,还有超市中免费的食物试吃这几个案例,在许多书籍中都同样出现了,《认知盈余》认为众人汇智因此产生了巨大的盈余,《维基经济学》提到巨头们借鉴于此,催生了他们用众包这样的新灵感来改变自己生产模式,《免费》干脆认为这些免费的行为因此吸引来海量目标用户,从而催生出了新的商业模式与巨头。这些类似的举动,又在《团购之王》中创造出了一个创业两年即收到谷歌60亿美金收购邀约的新兴团购网站Groupon,以至于在2010年时每位互联网人都眼见中国市场上掀起了“千团大战”,迄今未熄。
  这些都在启发着传统企业,乃至我们,如何看待和使用微博、微信这几把新生活方式的“钥匙”。一场宏大的关于生活方式的变革,在细节上被巧妙地混合在一起,曾经的历史,甚至幻想,都成了理解新的世界的钥匙,也启发了我写就《社交红利》。太阳底下无新事,我们可以不再那么慌张与疑惑了。
  (作者系互联网研究专家,《社交红利》作者)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摇匀的阅读
  本文所版面
【第 59 版:观察家·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