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文章搜索:
风口浪尖高尚全
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

  生于1929年的高尚全,今年78岁。这个年龄在中国主流经济学家里面,不算小,也不算大。他上面那一代的老经济学家杜润生、于光远都超过90岁了,虽是大音稀声,但也都老骥伏枥,做着别人无法替代的还原历史的工作。二人对近几年经济学界刮起的阵阵“旋风”颇有些不屑。
  与高尚全同辈的经济学家中仍在世的,童大林今年88岁,马洪87岁,这两位因长期患病,行动不便,社会活动、学术活动都已淡出。稍小一点儿的刘国光83岁,黄达82岁,王珏81岁,杨启先80岁,吴敬琏、厉以宁同庚,都是77岁。
  高尚全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这是一所外国教会学校,是旧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这个已经消失的大学与中国许多不同凡响的名字联在一起。荣毅仁、邹韬奋、宋子文、刘鸿生、周诒春、顾维钧、林语堂、丁光训、范敬宜、董乐山都从这里走出来。
  大学毕业后,高尚全一直在一机部等部委机关从事政策研究。这种研究必须务实,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在经济部门工作,高洞悉到计划体制的严重弊端。从1950年代中期开始,他就开始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呼吁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僵硬的计划经济。50多年来,高尚全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说他这一辈子虽然工作岗位在变,却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改革。
  刘国光毕业于西南联大经济系,也就是后来的北京大学经济系。新中国成立后,刘国光又被派到莫斯科经济学院专攻国民计划经济学,此后进入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工作,1980年代初虽有一段短暂的兼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的经历,但他大部分时间基本都在社科院工作。
  2005年以来,刘国光发表了一系列质疑市场化改革的文章,他在《中国青年报》撰文称,市场解决不了经济总量平衡问题。这个观点不仅与理论界有关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共识截然相反,而且也与刘本人1980年代以来的一贯主张自相矛盾。恰好就在2005年,刘国光获得“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这个奖项实际是奖励经济学家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贡献,高尚全担任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自然,刘国光的言论令高大出意外。
  细究起来,刘和高还算是同乡。刘的老家南京,高出生在嘉定,而嘉定历史上属于江苏的一个县,直到1958年才划归上海。在这场不可避免的碰撞中,高尚全始终处于守势。在他2005年10月发表《用历史唯物主义看待中国改革》一文之后,几乎成了网络世界的众矢之的。高温文尔雅,有绅士风度。近80岁的高龄,在网络上背负那么多骂名,他当初做梦也想不到。
  如果要说势均力敌的争论,倒是发生在刘国光和刘吉之间。“二刘”同为中国社科院前副院长,但现在观点对立。在一份内部刊物上,双方的用语都动了肝火。刘国光说要“清理经济学教学科研的领导队伍”、“试看今日域内,究竟谁家天下?”,而刘吉反击说,“有的人一辈子就知道打棍子”。
  当有人批评主流经济学家祸国殃民的时候,殊不知,主流经济学阵营已出现了明显的裂痕。
改革的旗子能举多高?
  高尚全担任着官方研究机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他是继童大林、安志文之后的第三任体改研究会会长,已连任两届,同时他还是国内最大的民间智囊机构———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作为一个经济学家,这两个职务应当极具挑战性,作为一位老人,他也算是超龄、超负荷工作了。
  网上有人称,“高尚全是当今中国经济学家中拥有最丰厚政治资源的人”。此话有些夸大。体改研究会有30个编制,享受全额财政拨款,1983年成立时,它是部级单位。但在2003年,国务院体改办(前身为国家体改委)与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合并,将体改研究会一并划归国家发改委领导。这在很多人看来,似乎意味着改革力量的边缘化。这并非说发改委领导不重视改革。其实,合并后的发改委主任马凯也曾做过体改委副主任,他自己也常说“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但发改委以发展为主体,这却是明摆着的。有人认为,“发展”是实的,而“改革”就有点虚。
  体改办撤并,是不是改革已经结束?国际上,改革还有一个通用说法叫“转轨”。既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已基本建立起来,下一步只是“完善”的问题,那么“转轨”的任务是不是已基本完成?新一届领导对改革怎么看?要不要继续深化改革?其时,还真让人琢磨不透。
  这里还有一个制度安排上的尴尬。人们记得,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前身是国家计委。改革,改什么?就是改计划经济,而计划经济的大本营就是国家计划委员会。把体改办合并到自己原先的改革对象那里,体改工作不可能不受制掣,而作为体改喉舌和智囊机构的体改研究会就更难大展拳脚,有所作为。加之,“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对经济以外的改革又不便多说,因此,体改研究会的“研究”,上有玻璃顶,前有玻璃门。处在这个体制中的人,前虞跋胡,后恐?尾,动辄得咎,便是预料中事。
  有人以讽刺的口吻给高尚全冠以“精英代言人”和“改革旗手”称号。作为体改研究会会长,在这样的体制下,纵使他想做改革旗手,这个旗子能不能举得起来?举得起来又能举多高?◆下转18版
向前进=文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风口浪尖高尚全
  本文所版面
【第 A17 版:转型力量·思想】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