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福林:股市再造者
清醒的胜利者
疯狂上涨的面前,让这个市场里所有的投资者似乎都忘记了刚刚过去的五年——— 痛苦的五年。幸福来得如此突然,根据尚福林近期讲话中公布的数据,一年间中国股市实际已经上涨100%以上。 沉迷了4年的中国股市2006年终于高昂着牛头,一路攀升,至2006年年底突破历史新高。这一年,中国证券市场终于集中完成历史性的变革——— 股权分置改革。尚福林,这位射出股改第一箭的人,在他的带领下操刀的改革成就了新一轮牛市的诞生,现在这样说或许并不为过。 截至目前,股改已经接近尾声,随股指一同增长的,是市场财富的大幅增加。截至2006年12月20日,沪深两市总市值达到了80438.81亿元,一年时间内,沪深两市的A股总值增加了48248.59亿元,增加的总值相当于2005年A股市场总值的1.44倍。 稳定市场的大盘蓝筹股开始成为这个市场的主流,仅工行一家公司的总市值,就超万亿元,前十大市值公司占据两市总市值的50%以上,尚福林直言“市场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以来,新成立的基金总规模超过3800亿元,相当于前8年扩张的总和,而58家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已经达到了7500亿元之巨,相当于沪深两市A股流通总值的30%。同样,年内基金新增开户数有望突破700万户,为历年来之最。 加上人民币升值步伐不歇,国内流动性泛滥不止,形成了对股市强势支撑,一切都在显示,中国资本市场一个新的时代正在走来。 “尚主席在复杂的问题上找到了简单直接的解决方式。在进行证券市场改革时,对各利益方做到不偏不倚,有着很高的政治智慧和对市场经济的良好理解。这就是解决问题的中庸之道。”市场人士张卫星直言。 然而,就在12月14日,大盘创出历史新高那天,作为中国新一轮牛市的开创者,尚福林却清醒地意识到,“现在的市场,乍一看好像很红火,再细看,问题还很多。” 当天尚还说,“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当前市场出现了转折。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市场很多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问题并没有解决。”他多次强调,这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结构性的问题,“并不是靠一项改革就能解决的”。他指出:首先是结构问题。如上市公司结构、投资者结构、市场结构、产品结构。对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市场各方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从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入手,做更深入的改革,以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他定调今后证监会的工作——— 以监管股价异动为重点。是的,在流动性过剩和投资机会相对较少的共同作用下,中国股市里的股价异动将会更加频繁。 尚福林的谨慎不是没有道理。由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石化占据较大权重,上证综合指数最近几日的走势严重失真,令人瞠目。12月26日工行大涨5.76%,为股指贡献32.03点涨幅,中石化大涨8.42%,贡献19.42点。两者相加已是51点多,而27日沪市最终上涨43点,可见,如果除去中石化、工行两大指标股贡献的点数,27日沪指其实应该是小幅下跌的。27日,大盘突破2500点,中国联通以一个涨停板收市。 同时,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也让很多市场人士认为是对证监会的又一次大考。目前,很多机构纷纷抢购沪深300中的指数股筹码,欲在股指期货上获得筹码的主动权,以便拥有足够做空的筹码。从世界范围内的经验来看,股指期货推出前和开始运行后,股市都会出现一次中级或更大规模的震荡,尤其是大盘蓝筹股,在股指期货上市前,在机构的抢筹下,带动大盘上涨,而股指期货推出后,股指期货又受累机构卖出大盘股而下跌。美国、日本、香港市场均有前车之鉴。 尚福林在12月26日召开的2006中国金融论坛上为自己定下了下一步的目标:中国资本市场正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不过依然存在着基础薄弱、市场机制不健全、市场效率不高等制约市场发展的问题。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任务依然艰巨。对下一步工作安排,尚福林表示,在继续做好当前后续工作的同时,要大力推进多层次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不断推动市场创新发展,鼓励一批券商做大做强;全面强化市场监管;按照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稳妥推出金融期货,确保顺利上市和平稳运行。 我们对尚福林带领下的资本市场后股权分置时代拭目以待。 ◆上接3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