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文章搜索:
商业标杆·月度话题
从娃哈哈到商业标杆:这么早就回忆了?

  娃哈哈事件将如何收场?目前谁也不敢预测结局。11年前,几乎没有人能预料和达能的合资会带来娃哈哈的爆发式增长;同样,也几乎没有人能预料到11年前的合同会留下今日“夫妻反目”的巨大隐患。
  可以说,11年前的合资没有完全按照规则行事,导致了今天的纠纷当事人可以不按规则出牌;但我们不提倡“一错再错”的逻辑,尽管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司法程序的举证环节所赋予的权利。我们希望看到娃哈哈事件有一个全新的起点。
  合同的隐患为什么可以尘封11年?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合资完成之后,宗庆后拿到了钱,就立马埋头于市场打拼了;达能则因为不断增长的高额回报而忽略了其他。大家都相信,发展第一。但事实告诉我们,发展不是惟一,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必须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回过头来解决旧问题,才能更好的发展。
  试想,如果宗庆后和达能能够在合资之后两三年解决隐患,也许娃哈哈的规模会更大,今天的摩擦也会小很多。所以,尽管每天面临众多新的诱惑和挑战,不断反思、反刍仍是这个纷繁复杂、加速发展的商业环境更加需要的。
  经济观察研究院“商业标杆”正是试图以“重要性、创新性、可借鉴性”为指标筛选出那些比较好的商业事项,以供商业人士反刍。其中“月度商业标杆”是梳理上个月的商业事项的,“年度商业标杆”则在去年 “月度商业标杆”基础上的进一步筛选。
  目前,06“年度商业标杆”评选已经进入关键时刻。截至6月15日,包括经济学家魏杰、保育钧在内的近50位专家评委向组委会发回了详尽的评分表;超过4万人次参与了网上投票。通过初步统计,我们列出了暂时排在前60名的案例及部分去年的专家评语(见“06年度商业标杆初次入围名单”)。
  虽然经过了两轮的专家评分,但由于这些案例中的大部分是我们在去年通过新闻监测找到的,之后没有再次进行深入的跟踪研究,所以,这些商业事项后来发展如何,是否最终能担当起“年度商业标杆”的名号,我们想请读者帮我们回忆一下。
  “这么早就回忆了?”也许你还会问。是的,请回忆一下,看看企业们去年说的事情做了没有、做好了没有。我们将在你的监督和帮助之下,最终评选出25个06“年度商业标杆”,然后对这些标杆进行跟踪报道,推而广之。我们相信,这种回忆和反刍会成为更多商业奇迹的新开始。
●华为收购港湾
  点评:这是中国现阶段师傅与徒弟的战争,对于规范中国职业经理人的行为有很强的标杆作用。(前进策略总裁赵玉峰,于2006年7月)
●国美收购永乐
  点评:标志着中国电器零售业的垄断经营的开端,流通资本对于生产资本的控制力量迅速增强,并迅速成长为资源型(渠道资源)企业。(零点研究集团董事长袁岳,于2006年8月)
●温州财团选购180家北京国企●和记黄埔中药业务伦敦上市●“海尔-鲁巴经济区”
  点评:发生在中国商务部以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方式促进中国企业集群投资海外的计划公布后不久,无论从经济抑或政治上而言都是极具创意与影响力的开山之作。(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教授白长虹,于2006年12月)
●分众聚众合并案●淘宝“线下”商城●工商银行A+H上市●新东方集团纽交所上市
  点评:中国民办教育产业的拓展之路却由此充满了无穷的想象。(北京贝瀚斯公关顾问公司总经理段小青,于2006年10月)
●如家纳斯达克上市●神州数码公司架构革新●武钢集团海外独资经营●郭鹤年家族整合旗下百亿美元粮油
资产
●摩根士丹利并购南通银行●奇瑞与戴-克合资产车●Google收购YouTube●中国移动入股凤凰卫视●招商银行H股上市●壳牌收编统一石化●上海文广、央视高清频道同时商用●向文波博客●可口可乐刘翔“12.88秒”广告●中华轿车出口德国●百威啤酒“中文”营销●联想、可口可乐奥运营销联盟
  点评:这是对企业无形资产导向战略的又一次很好的诠释。(易中咨询公司董事长宋新宇,2006年3月)这是一个很好的 “配合营销”的经典案例,是对配合营销理论的最佳诠释。(袁岳)
●吉利登陆北美车展●中信银行博客广告●“奥运联想千县行”●博客“老徐”代言AMD?●朗科、华旗“第一案”和解●少林寺“禅宗音乐大典”
  点评:少林寺的品牌经营与宗教的立意都是有很大的争议的,也算是宗教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现代条件下的实践相结合得最为完美与经典的一个案例了。(袁岳)
●微软中国正版大单●沃尔玛绿色采购计划
  点评:这让沃尔玛及其伙伴一举两得:节约成本和“绿色”美名。(《经济观察报》经济观察研究院执行院长,黄海川)
●思科中国“统一通信”解决方案●渣打银行“无抵押贷款”服务
  点评:抛弃“嫌贫爱富”的潜规则,这是银行的一大进步。银行贷款的真正风险并不在银企之间 (这方面的问题好解决),关键在借贷企业的企客关系上——产品(服务)事实上的“营消”方面做的如何。(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管益忻,于2007年6月)
●七彩尾房超市
  点评:填补了市场空白,印证了“商机无处不在”这句话语,但不能靠炒作概念开创盈利模式。提供的房源符合客户需求,切实促成交易才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从娃哈哈到商业标杆:这么早就回忆了?
  本文所版面
【第 32 版:商业标杆】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