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文章搜索:
广告
  知识产权与和谐社会知识产权与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英文简称 CSR(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是近年来引入中国的一个新概念。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的CSR理念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
  企业社会责任既涉及内部问题也体现在相关的外部问题上:从企业内部来说,企业通过组织生产和对待员工等层面体现其社会责任;而从企业外部来说,企业往往通过对于社会的捐献、参与各种志愿者活动等回报社会的形式体现其社会责任。保护知识产权也是企业社会责任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企业既是知识产权的主要创造者和使用者,同时也是侵权行为的受害者。因此,保护知识产权不仅是政府的职责,企业也应担负起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责任,共同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这是全国工商联第一副主席胡德平针对国内目前不尽人意的知识产权环境对企业讲的一番话。
  从企业内部来说,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有很多方式可以让企业承担起保护知识产权这一社会责任。我们可以看到愈来愈多的有责任感的大中型企业如今在推动保护知识产权事业这一社会责任方面都走到了前列。据媒体报道,2000年以来,某家中国银行在IT软件许可方面的支出达到10.9亿元人民币,近3年支出达8.18亿元,涉及系统软件、金融产品应用软件、桌面软件等产品种类,共计500余项,其中大部分是向国外原生产厂商直接购买的。另据报道,2006年,一家中国大型企业的中国事业部分向微软公司采购了12亿元的操作系统,而其全球业务向微软公司的采购金额则约为100亿元。
  此外,企业还可通过主动维权来履行知识产权方面的社会责任。著名民族品牌“英雄牌”钢笔及书写工具,年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可英雄集团的知识产权保护的压力也非常大。据有关调查,国内市场上每10支英雄牌钢笔就有8支是假冒的。为此英雄集团拨出专项资金在全国范围打假,同时,还利用一切机会宣传民族品牌。如果适逢国家领导人出访的国家是其重点市场,就在当地主流媒体投入广告,既为扩大民族品牌的知名度,也为正本清源,让当地进口商、经销商和消费者认识真正的英雄品牌,以此打压假冒产品的生存空间。
  而从企业外部来说,企业可通过教育消费者支持购买正品,实现与社会的互动,进而更好的实现履行保护知识产权这一社会责任。同时,现在很多企业参与社会慈善事业和志愿者活动,捐献钱物等举动也构成企业实现其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试想造假企业连法律规定的最基本的企业义务-依法纳税,都不会履行,更无从期望其履行相应的企业社会
  责任。国家发改委的关于造假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显示:
  2001年造假者逃税达275至
  345亿元,仅因假冒伪劣产品
  贸易造成的税款流失就已严
  重损害了国民经济的健康运
  行。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合法
  企业通过履行其社会责任,将
  积极鼓励消费者购买合法企
  业的产品。如果企业产品得到
  消费者的认可,在企业收获巨
  大商业利益的同时,整个社会
  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回报。从
  而逐步形成合法企业通过各
  种形式的企业社会责任回报
  社会,而消费者则购买合法企
  业的产品,大力支持并推动合
  法企业回报社会的良性循环,
  无论企业或消费者都将最终
  从中受益良多。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拥有一个良好的知识产权记录的重要性应该得以广而传之—— 只有尊重他人知识产权、重视自己的产品创新,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这个市场既包括国内市场,也包括国际市场。记得当初,企业社会责任这个理念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由于其倡导的以人权为本的保障员工权益的理念比较超前,一开始被国人误认为是一种带有政治色彩的新型贸易壁垒。但是很快情况就发生了改变,首先是中国出口企业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优质企业标准,达到这个标准,就等于为其产品拿到了高标准的市场认证,这样出口订单就会向有社会责任感的大企业集中,迫使那些不重视员工权益的中小企业改弦易张。结果便是不仅企业得到了丰厚的市场回报,消费者权益也在更高层次上得到了保障,同时也是消费者以其实际行动帮助企业实现其社会责任的具体支持。
  知识产权保护作为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成员共同承担起责任。拒绝购买和使用假冒侵权及盗版产品,及时向知识产权投诉及服务中心相关部门举报制假,贩假活动及地点,将有力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广告
  本文所版面
【第 51 版:个人历史】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