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然
2004年6月,第六届杰出讣告作者国际大会在新墨西哥州的拉斯维加斯举行。与那座同名的赌城相比,这是一座死气沉沉、经济萧条的城市,恐怕会议的主办者看中的正是这里的气氛。会议休息期间,有些与会者到酒店的大厅上网。突然,有两位跑了回来,兴奋得两颊通红,嘴巴张得老大。会议室里一些写讣闻的老手马上猜到了什么,顿时欢呼起来;其他人则继续犯糊涂:究竟谁死了?跑回来的那俩人嚷道:里根死了。
美国的讣闻撰稿人玛里琳·约翰逊(MarilynJohnson)在《先上讣告,后上天堂》(TheDeadBeat)一书中,对于与会者所表现出的兴奋状态的描述,让人觉得有点病态,但要知道对于这些以写讣闻为职业的人来说,每一个大家伙的去世,就是他们之间竞赛的开始——这就像是运动员参加国际赛事之前要先把情绪调动起来。
参加每一届杰出讣告作者国际大会的,不仅仅是业内人士,还有许多讣闻的爱好者。这个有点奇怪的群体有着狗一样嗅觉,能提前闻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传来的死亡气息。玛里琳·约翰逊的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在英美的主流媒体上写讣闻的人、讣闻的写作方式,以及大西洋两岸讣闻写作的历史及其差异;其间穿插着许多足以让你下次与朋友聚会时可作为谈资的讣闻。比如,早在19世纪的英国,已经有了“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她先后成为了新娘、备受宠爱的妻子、母亲和尸体”这样令人过目不忘的讣告文字。
类似美国的 《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或者英国那几家大报讣闻记者的电脑里,从A到Z的顺序存着成百上千位仍旧健在的大人物的讣闻。有时候,这些大人物也会约见这些讣闻记者,一方面探听他们会如何写自己,另一方面也顺便透露一些政敌的丑闻八卦或者自己生活中的逸事。记者写完每个人的讣闻后,在发表前(也就是事主去世之前),他们一边登陆同行、讣闻爱好者的网站和新闻组了解谁已经病入膏肓,一边赶紧调出相关的讣闻进行修改。
在与死亡相关的职业中,与验尸官、殡仪馆的化妆师以及按下焚化炉开关的操作工相比,距离骇人的死亡气息最远的恐怕是写讣闻的记者。在一个欣赏幽默的大文化中,加之这种距离感,使得讣闻的撰稿人能够以一种诙谐的方式总结一个人的一生。《纽约时报》上曾经出现过这样一则讣闻:
塞尔玛·科克,曼哈顿一家店铺的老板,精于为妇女选择尺寸最合适的胸罩而享誉全国,大多数时候她只需洞察秋毫的一瞥,从来不需要用软尺比量。本周四,胸围34B的塞尔玛·科克死于西奈山医疗中心,享年94岁。
正如上面这则讣告,在英美报章的讣闻版面上出现的不仅仅是名流政客,还有许多身边的小人物——只要你是有故事的人,而碰巧记者又知道有你这样一号人物刚刚去世。而且,这种讣闻形式充斥着大量的生活细节。英国《独立报》的讣闻记者詹姆斯·弗格森说:“它将无比丰富的内容奉献给读者……和历史学家。这便是讣告,历历在目,口述历史学家、热爱讣告艺术的拉斐尔·萨缪尔称之为‘历史灌木丛’。”
偶尔,这片“历史的灌木丛”也会长出几棵杂草。玛里琳·约翰逊在书中引用了英国《每日电讯报》的记者安德鲁·麦凯因为错让活人的讣告见了报而写的一篇长度相当于一篇文章的更正启事。哪怕是更正启事,这篇文章依旧保持了幽默的风格。在《那一天,我杀害了特克斯·里特的妻子》的结尾,安德鲁·麦凯写道:
我衷心地向被误导的读者致歉。更重要的是,我向里特太太道歉。她仍和我们在一起,这一事实让我感到发自内心的喜悦——为本版准备她的讣告的过程中,我对她产生了深深的敬爱之情。
也许好运将长久地伴随着她,正如它伴随着科奇·胡特普太太。1938年,《每日电讯报》错误地刊发了她的讣告。此后五十年(这段时期,所有寄给她的账单都被她寄回发件人,上面写着“此人已死”),本报再一次误发了这位太太的讣告,于是她投书报社:“胡特普太太希望在此宣布,她还没被人用螺丝钉敲进棺材。”
对于许多天天都要读讣闻的读者来说,讣闻有时候甚至扮演着百科全书的角色。用玛里琳·约翰逊的话说:“许许多多你不知道的小事,讣告都能为你补上空白”。如果不是那些相关人士的讣告,你可能永远不会知道猎人可以在捕猎的时候,用鹿脚趾之间某个腺体的分泌物掩饰人的体味;英国歌手埃尔顿·约翰其实不是他的真名(这条讯息来自令埃尔顿·约翰崇拜得五体投地的一位歌手的讣告);二战中盟军曾在太平洋战场上利用纳瓦霍印第安人传递密语信息……
幽默与令人玩味的细节,构成了西方讣闻写作的全部魅力。与“伟大的某某家某某家某某家和某某家”开头的乏味文字相比,哪一种讣闻更有看头是不言而喻的。中国有媒体也开始做讣闻版,但走的却是《艺术人生》的路线,仿佛每一句话的背后都有一张强忍着泪水故作微笑的脸;每一篇讣闻读起来都像是圣徒传一般严肃。虽然我们的文化还接受不了用幽默的心态看待死亡,但或许我们可以试着改变——毕竟,与死亡一起入土地的,并不包括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