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注“产地生态” ST中葡整合加速
廖杰华 方迎定 10月至今,ST中葡累计涨幅超过30%,这家由资本大鳄中信国安控股并有着“摘帽”压力的葡萄酒上市公司,在2009年年末带给资本市场许多想象,包括基金与保险资金在内的众多投资者一齐押宝,期待ST中葡年底一搏。 押宝“产地生态” 中信国安葡萄酒业董事长李建一被业界称为中国葡萄酒行业里最大的 “地主”,位于新疆天山北麓的15万亩产地生态葡萄基地成了他每月必到的地方。 ST中葡的前身是ST新天。中信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中信国安和葡萄酒的故事始于2004年。在中信国安入主前,ST新天的日子并不好过。 就在那一年,中信国安增资5亿多元,参股新天国际的大股东新天集团,股权占比为49%。但直到2008年ST中葡才真正变身为“豪门大户”。当年中信国安正式成为新天酒业的实际控制人。 赵欣告诉本报,中信国安控制的15万亩葡萄种植基地,是亚洲最大的葡萄种植区域。其中新疆天山北麓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产地生态葡萄园基地,这里分布着天山天池北坡葡园、天山天池葡园和天山北麓昌吉葡园三个小产地生态葡园。 2009年,“ST新天”变更为“ST中葡”。 从此,中信国安开始了对ST中葡一系列的整合行动。 数据显示,中国的葡萄酒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十,葡萄种植面积更是名列世界第五。但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农业大学晁无疾教授认为,我国有自己稳定的高质量基地的酒厂寥寥无几。 相对于此前ST新天时代的价格战和红酒普及风暴,作为后来者的中信国安,把ST中葡的战略定在了“产地生态”上。 下转27版 上接26版 按照李建一的想法,想成为世界一流的葡萄酒企业,就必须拥有世界一流的葡萄园。 赵欣称,“业内人士都知道,葡萄酒三分在工艺,七分在原料,好酒要看产地。”中信国安的新疆天山北麓生态葡萄种植基地位于北纬44°,这是世界公认的酿酒葡萄黄金纬度,其与同处北纬44°的法国波尔多、美国加州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黄金葡萄产区”。 ST中葡的广告中,更加突出新疆天山北麓小产地生态葡园;每一粒葡萄天然糖份充足,不加糖发酵;先天产地生态,绝少病虫害,避免农药残留。 艰难重构 中信国安对ST中葡的 “再造”并不顺利。今年三季报显示,ST中葡前三季亏损超过两亿元,并预计2009年扭亏无望。 目前,国内葡萄酒第一阵营被张裕、长城、王朝牢牢占据,占据国内50%左右的市场份额,丰收、龙徽、香格里拉等区域品牌竞争也日趋激烈,ST中葡要想突围绝非易事。 在中投证券分析师黄巍看来,ST中葡面临最大的问题在于营销体系。“销售做不好,反而浪费资源。” 据说李建一给今年的ST中葡下达了两个主要任务。一是重构营销体系,加大品牌推广,二是清理ST新天庞杂的产品线。 赵欣表示,花钱进场、摆上货架很容易的,但要消费者把产品从货架上带回家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现在要确定一件事情,就是产品摆上货架后,必须有消费者把它拿下来。” 为了加快营销体系的重构,ST中葡在9月完成了20亿的非公开增发。根据最初的融资方案,募集的20亿中有15亿元用来偿还债务,有3亿元是用来对葡萄酒营销网络的建设,另外2亿用来补充葡萄酒业务的流动资金。 “用于营销体系建设的3亿元我们已经开始部署,其中2.75亿元在全国建86个葡萄酒体验馆,并计划在15个月内完成。”中信国安葡萄酒业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营销总监翟勇铭表示。 “除了北京总部外,现在武汉已经有了两个,广西有12个,包括杭州、温州在内的国内许多城市即将筹建。”翟勇铭表示,包括经销商自建在内,两三年后类似的体验馆在全国可能有三四百个。 翟勇铭还称,全国范围内的市场招商布局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在整个市场架构的重组上,今年年底基本上就能够形成一个新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