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代:品牌提升 网络下沉
本报评论员:耿慧丽
耿慧丽 今年业绩大好的北京现代,已经开始为明年的车市竞争摩拳擦掌。 本届广州车展,北京现代重点展示其计划明年推出的新车iX35,这款SUV是北京现代明年征战市场的重要武器。 随着北京现代i30年轻时尚的广告在全国的热播,北京现代近几年一直追求的品牌提升计划终于看到胜利的曙光。 销量上,北京现代今年节节攀升,大有复制成立初期“现代速度”之势。而和当初的销量快速增长不同的是,今年的销量增长不仅仅得益于合适的产品,更得益于销售网络的下沉。 挨过2007、2008两年低迷期的北京现代,在今年开始重新发力。 品牌提升 提起北京现代,消费者首先想到的是伊兰特。虽然其他车型如途胜、悦动销量也都不错,但成就其“现代速度”的首款车伊兰特知名度最高,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北京现代的企业品牌形象。 外形中庸大气、内部宽敞、价格实惠的伊兰特一直是中级车领域的佼佼者,而这款一举奠定北京现代车坛地位的功勋车型也给北京现代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或许是伊兰特的太过成功,或许是韩系车在技术上难以匹敌德系车与日系车,北京现代的企业品牌形象被定格于伊兰特这一档次,向上突破困难重重。 在伊兰特之后,北京现代推出的更高级别车型索纳塔、领翔均遭市场冷遇。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北京现代在2007、2008年的业绩下滑。 因此,今年北京现代的工作重点是提升品牌。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李峰多次表示:“提升品牌形象及品牌溢价,是北京现代目前最重要的经营核心。” 由于之前在更高级别的车型上失利,北京现代此轮品牌提升战选择从A级车入手,通过引入欧系血统的i30进行突破。宣传推广过程中,北京现代强调这款小车的欧系血统以及在欧洲市场上的不俗表现,同时通过多种媒介大面积传播i30时尚、动感的广告。 i30目前在销量上对北京现代帮助不大,但在品牌提升上作用不小。它将以往牢牢罩住北京现代的10万元经济车的品牌外表撕开一道口,注入时尚、科技的新元素。 渠道下沉 今年,北京现代两度调高销量目标。1-10月累计销量46万辆,同比增长98%。 被业界视为“韩系车卷土重来”的爆发式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北京现代前两年对于二、三线市场的深耕。 2007与2008年,北京现代发现伊兰特在一线城市的影响力逐渐减退,但在二、三线城市却颇受欢迎,因此加大了对这块市场的开拓力度。 自去年开始,北京现代更加速了在二、三线市场铺设营销网点的步伐,并且不拘泥于4S店的形式,鼓励经销商建立二级或是三级网点。 目前,北京现代全国销售网络已突破450家,服务站130家,卫星店110家,省会以下的地级市覆盖率达到68%。 二、三线市场正在成为北京现代增长的主力,北京现代也因车型对路、网络下沉加快而成为车市最大赢家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