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文章搜索:
泸水,被遗忘的受灾县
本报评论员:陈勇
  陈勇
  如果不是干旱,这个地方将继续被人遗忘。
  正午的太阳有些毒人,晒得山路发烫,钦明向山涧望了望,擦了把汗,继续赶路。他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上江乡的村民,自去年10月起,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挑水。
  泸水县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南部,中国第五大河流怒江纵贯全境。由于独特的气候特征,几乎没有人认为它会遭遇干旱。
  然而,持续的西南大旱让泸水也陷入旱灾。由于交通隔绝,外界对这里的情况所知甚少,在关于旱灾的大量报道中,它的出镜率很少,在政府的救济体系中,几乎成为一个盲点。
歉收
  三月是春耕的日子,但王怒昆却高兴不起来。持续干旱让今年他的番茄收成缩水了一半。
  “最高的时候我的番茄3.6元一斤,最低的时候只有1.6元,你说我能不急吗?”王怒昆说。天好的时候,每个种植户每年有2万-3万元的进账,现在就只有七八千元。
  王怒昆是泸水县的名人,头衔是泸水县番茄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在外人眼里,他是个有头脑的人。他在上江乡一带承包了300亩地,拉来264户社员学种植番茄,带出了不少万元户。除种番茄外,他还种辣椒、豆子、黄瓜和大葱等,产品发往昆明、重庆、武汉等多个市场。
  “从去年7月起就没怎么下过雨,对番茄的品质肯定有所影响,很多作物因为没有水灌溉都枯死了,损失惨重啊。”王怒昆叹气说。
  上江乡位于泸水县南部,是泸水县和怒江州的粮食主产区,有“怒江粮仓”的美誉。此次持续的西南干旱,使得当地农作物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影响。
  “许多农户的甘蔗、苞谷等作物都歉收,甚至绝收。”泸水县宣传部外宣办主任王国丽说。
背水
  突然其来的大旱,不仅让密付东家玉米的收成降了一半,连吃水都成了问题,原先连接到隔壁山涧里细水管再也流不出一滴水。为了喝水,他只能去山涧里挑。一天两趟,每趟两桶,打够四桶够一家人一天饮用。走一次要花1个半小时,一天两趟来回就是6个小时。
  由于山涧的路曲折陡峭,山高林密,密付东经常跌跤,每次都会把水桶摔穿,以至于不得不返回另取新桶。
  “住在山上都这样,六库、古登那边也是这样,我们这山都是重岩叠嶂的,而且没路,想算送水也都很难进来。”密付东说,
  密付东是泸水县上江乡新建村西甘平小组的村民,西甘平是新建村最远的一个村民小组,整个小组15户人家100余人。长期以来没水没电,路也不通,由于偏远,这里情况鲜有人知晓。
  密付东说,这么多年了,除了村里的武装干事每年来宣传两次政策外,就很少见其他人上来。
  密付东是傈僳族,家依山而建,家里10口人,靠着种玉米为生,天好的时候收成在1000斤左右,遭遇灾年就只有一半收成。
  “一斤1元,1000斤就是1000元,全年的收入就指望玉米,今年天不好,大概只有500元。”密付东一边包着卷烟,一边说。
  密付东在农闲的时候也下山打工,补贴家用。工钱一般每天20-30元,运气好的时候,主人家请师傅工,一天可赚70-80元。
  “一年也碰不到几次师傅工,毕竟那是大价钱。”密付东说。
  3月30日,密付东从山上往下走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外界”来的人。他冲着那人友善一笑,用不标准的普通话说:“到我家坐坐吧,喝一杯。”
救援
  突然其来的旱灾让地方政府措手不及。“县里要求能保一亩保一亩,能保一块保一块。”泸水县宣传部外宣办主任王国丽说。旱情发生后,泸水县采取了江河提水、人工增雨等多种办法进行抗旱救灾。
  “我们组织了干部和群众进行募捐,对于山里的百姓,主要还是鼓励他们自救和互帮。”王国丽说。
  泸水县农业局经济作物推广站广波付表示,旱情影响了今年经济作物40%的收成,质量、品质各方面都有所下降。“根深的都还活着,根浅的都枯死了。”
  广波付说,在灌溉方面,农业局每亩地给50元的补助,同时还加大了技术指导,一些可以收割的作物,督促农民尽快收割。
  怒江州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潘文海说,在州辖四县中,目前泸水和兰坪的旱情压力较大。
  “泸水县的大部分水利水渠是土渠,跑水、漏水现象严重,甚至部分水源枯竭了,”怒江州水利局副局长罗建平说,“对于一些受灾严重的地区,水利部门加强了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骨干沟渠的清淤、疏浚和维修管护,以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和生产用水。”
  “或许有些地方还会相对紧张,但基本都缓解了,在那些偏远的山区我们提供了水管,并指导他们如何架接。”罗建平说。
经验的缺失
  一份怒江州政府的旱情报告显示,截止到3月25日,怒江全州有近25.12万人﹑76.14万头(只)大小牲畜饮水困难,其中农作物受灾44.66万亩,成灾32.5万亩,绝收16.73万亩,受灾面积占已播种面积的80%。累计全州受灾群众达28.76万人,其中需救济人口18.78万人,受灾级别已达重大自然灾害。
  此外,在怒江州的政府网站上也把抗旱应急响应级别从原来的较大级(Ⅲ)提升为特别重大级别Ⅰ级响应。
  当地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政府官员说,通过这次干旱,水利部门的经验就丰富了。“谁也想不到这里会旱。这种思维定势造成的错觉不少。”他说。
  “从2003年起,钱一到手就想着开发电站,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投入没有改变。仅靠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等米下锅,根本不实际。”泸水县一名官员说,全县水利水渠935条,其中土渠835条。这些土渠根本满足不了水利供水。
  “头一次遭遇,所以有点经验不足。”罗建平说,他承认在水利投入上是有缺陷的,怒江没有水库,全部都是水渠,唯独在兰坪有一个未完工的在建水库。他表示,以后会加大力度,并且以加强“五小水利”开发为主,保证水渠水源问题。
  罗建平说,兰坪的水库预计今年6月份会竣工,装机容量可达3200万立方。到时兰坪县主城区的饮用水就有保证了。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泸水,被遗忘的受灾县
  本文所版面
【第 12 版:社会】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