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如
一
19世纪的欧洲,是世界的领先者,作为工业革命发端地的英国,又是欧洲的领先者。没有人怀疑英国的强大,1851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博会从伦敦起航并非偶然。
彼时的欧洲,工业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科技的突飞猛进让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之前认为是天方夜谭的梦想都成为真切的现实。
欧洲国家纷纷举办工业博览会,彰显它们的国力,推广它们的产品。英国在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举办过数次这样的展会。那时的英国,承担着国家展览会组织工作的机构是英国皇家艺术协会,其主席阿尔伯特亲王极富开明思想和创新精神。他的开明和创新在1849年被充分激发,成为世博会的萌芽。当艺术协会酝酿筹划一次新的博览会时,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设想:博览会应该是国际的,要有外国的产品参展。亲王说,“艺术和工业创作并非是某个国家的专有财产和权利,而是全世界的共有财产。”
他更为现实的考量是:“举办博览会可以将英国的产品与制造程序介绍给世界各国,促进产品的需求必将有利于英国。”
1849年的夏天,在白金汉宫召开了一次历史性的会议。会议决定举办世博会,并确立了一些基本原则,比如,将一栋具有特色的临时性建筑作为世博会展厅;由国家发出邀请;组委会提供奖励以鼓励参展者。这些决定为日后其他国家举行世博会提供了框架。
英国为第一届世博会的举行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组委会成员拜访了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几十个城镇,以了解国内最著名的制造商对世博会参展的想法。组委会还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公共会议,向伦敦最有影响力的商人和银行家描述世博会的蓝图。世博会皇家委员会于1850年成立。随后,维多利亚女王以国家的名义向世界各国发出了邀请函。认真的英国人为这次世博会几乎动用了举国之力。这一次盛会,代表着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辉煌与荣光。
二
如果没有英国园艺工约瑟夫·帕克斯顿的创作的“水晶宫”,这场英国皇室鼎力推举的盛会或许会夭折。当时伦敦世博会的筹备工作遇到了很多困难,最大的麻烦是世博会展馆的设计与建造。
世博会建筑委员会征集到的所有展馆设计方案,都是古典的、永久性的建筑形式。委员会将各方案的亮点综合成一份官方版本,引发了更大的反对。谁也不愿意漂亮的海德公园里出现一栋以砖石为材料的永久建筑。
约瑟夫·帕克斯顿从他种植的王莲里产生了灵感,设计出一个以钢铁为骨架、玻璃为主要建材的超大建筑。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以钢铁和玻璃为材料的建筑,它通体透明、雄伟壮观,原本是一个场馆,最后却成为第一届世博会中最成功的作品和展品。
1851年5月1日早上9时,第一届世博会“万国工业博览会”如期开幕。历时140天的盛会里,估计有超过600万人次前来参观,是当时伦敦人口的3倍。《泰晤士报》报道称,“创世以来,全世界各族群第一次为同一目的而动员起来”。
总面积为9万多平方米的水晶宫内,展览着10多万件展品。展品中不乏珍异之物,比如从南美移栽过来的巨大王莲;鸽蛋大小、重达186克拉的钻石王,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各式各样的机器设备,这是工业革命时代在世博会上留下了烙印。
蒸汽机、收割机、开槽机、钻孔机、拉线机、纺纱机、造币机、抽水机……这些机器通过特别建造的锅炉房的蒸汽一起驱动,展示着工业革命为人类发展带来的变化。
新大陆美国在此次博览会上展示了其实力,这个英国的原殖民地带着500多项产品参会,有些产品甚至抢过了原宗主国的风头。例如,博览会举办之际,英国的收割机仍处于试验阶段,而这类机械在美国早已普遍使用。
中国没有派人以官方身份参加,但水晶宫里不乏中国展品:上海荣记的丝绸、景德镇一瓷器作坊使用的黏土和颜料、植物蜡、漆器、扇子、中国茶……这些来自东方国度的展品印刻着不同于工业时代的另一种文明。
1851年的伦敦世界博览会为英国奠定了两个博物馆的展品基础,一是1852年成立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另一个是1853年成立的坎星顿科学技术博物馆。
最为可惜的是“水晶宫”。它在完成世博使命后被移至伦敦南部的西得汉姆,经过大规模重建后作为伦敦的娱乐中心存在了82年,1936年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
三
伦敦世博会在西方国家中产生的示范效应是巨大的。之后,西方各国也试图通过世博会的形式展示国力并促进技术、贸易和文化交流。世博会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成为西方各国争奇斗艳的舞台,它们以和平的形式,而非战争的形式竞争。
新大陆的主人急于表达自己。1853年,美国在纽约举办了第二届世界博览会。此次博览会添设了农业机械产品和优良品种的展示,附有安全装置的电梯首次亮相,参展国也比第一届多。不过它没有走出两年前伦敦世博会的影子,其场馆复制的是伦敦水晶宫的样式,在建造上却没有欧洲师傅那么精致入微,纽约版“水晶宫”严重漏水,毁坏了展品,淋湿了观众。这届世博会持续了16个月,财务收益不尽人意,被认为是不太成功的案例。
23年之后,刚结束内战的美国在费城又举办了一次世博会。尽管准备仓促,还是为美国赢得了荣誉,它展现了美国工业和技术的实力,爱迪生第一次在世人面前亮相,展示他发明的复式电报。美国国会决定成立“百年纪念展融资部”专门负责筹集和使用资金,融资方式充分显示了其经济头脑。
在欧洲,1855年,法国巴黎举办世界工农业和艺术博览会,首次展出了混凝土、铝制品和橡胶。拿破仑三世坦言是1851年伦敦世博会的成功促使法国去竞争与超越。在整个19世纪,巴黎一共举办了5次世博会,一次比一次成熟和精彩。
1862年,伦敦再次举办世博会,展出了其新的工业产品——缝纫机、印刷机和火车等。1873年,维也纳举办博览会,首次展示了电动马达。1880年澳大利亚墨尔本举办世博会。这是世博会首次在欧美大陆以外举行,虽然它仍然有着深深的“维多利亚”烙印。其皇家展览馆在造型上承袭了1851年伦敦水晶宫的风格,作为永久建筑,它至今仍伫立在墨尔本,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以1851年伦敦世博会为开端,整个19世纪后半期,一届又一届的世博会生动地记载了那个非凡的“发明时代”,展示了人类走入工业文明社会最初的冲动与跃进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