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储豆价高流拍 油脂业忍痛割肉开工
本报评论员:闫薇
闫薇 2010年最后30天,对在中国的大部分油脂企业来说,是一段艰难的日子。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道无解的选择题:原材料诸成本日益上涨,终端产品却不能涨价;越生产越亏损之时,不仅不能减产,还要开足马力供应,甚至尽量要促销打折。 中国经济主管当局试图通过直接控制价格上涨的办法,阻击愈演愈烈的通货膨胀压力,而作为配套措施的国储大豆抛储却一再流拍。 痛打折 12月15日,北京东四十条华润万家超市。理货员们正把占据入口好位置的圣诞节礼品拿下货架,摆上“口福”和“汇福”牌大豆油。价牌上显示,原价50元/5L,现价为47元。“口福”牌和“汇福”牌大豆油分别来自益海嘉里和汇福两家油脂企业。 这一天,距离汇福公司停产不到一周。在这两天前,国务院物价调控部门的官员们,刚刚结束对益海嘉里、九三油脂、中粮、中纺等油企的督察访问。官员们要求企业 “负责任、尽义务”、“开足马力,保障供应,不能涨价,最好能够打折促销”。 这是今年9月以来,相关部门第二次向企业提出限价和打折要求。 大型粮商对政府部门的要求积极响应。前段时间曾经停产的“汇福”首当其冲,占据了多个堆头的益海嘉里旗下的“口福”等品牌也进行了打折促销。 “未来4个月食用油企业不得涨价,日子会很难过。政府不让我停产,我不会停产。不让我涨价,我也不会涨价。”一家油脂企业的董事长对本报表示,“政府可以限价,限价在中国市场也很正常,但是政府既要限价,又不让我停产,我很困难,我在给企业放血。可能有一批食用油企业会关门。今年不仅仅是大豆,各项成本都在快速上涨。” 这位董事长担心,这样的限价令,给生产企业、终端销售等每一个价值链条上的参与者都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而化解这个压力的一种铤而走险的办法就是放松对油品质量的控制。 倒挂 今年7月开始,大豆价格开始触底反弹,期货价格一度高达4800元每吨。调控政策陆续出台后,豆价高企难题仍未缓解。到了12月初,大豆期货价达每吨4400元。 现货价格并不乐观。进口大豆到港价格每吨4100元。东北产区现货价也超过每吨4000元。国储粮以每吨3800元的价格在东北收购,遭遇农民惜售的尴尬。即使以每吨4000元在产区购得,到了企业加工区成本也接近4100元。 更糟糕的情况可能出现在明年2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油料分析师杨京告诉记者,目前进口大豆到港价格是两三个月前敲定的。按照现在的趋势,到了明年2月份,因为12月初定的豆子将要在明年2月份到货,到时的价格会达到4300元每吨左右。 目前,企业在压榨环节的利润已经为负数。有测算称,每加工1吨散装豆油,企业要亏损100元以上。 在小包装环节,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企业的小包装食用油出厂价稳定在每吨9400元上下。也就是说,每加工一吨小包装油,即使不算加工费,企业也要亏损500元左右。价格倒挂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11月底,国内主要油脂企业深感力不从心,酝酿调高小包装食用油价格,但是计划未能实施。 11月25日,国家发改委号召中粮、益海嘉里、中纺和九三油脂开会。在当天的会议上,发改委要求小包装食用油的出厂价格稳定在目前水平,即每吨9400元-9500元,而且在2011年“两会”结束之前价格只能下调,不能上涨。 作为配套措施,官方还启动了国家储备油脂油料的竞价销售,欲通过国储操作拉低原料价格。这也是政府对中粮等企业的承诺,即“政府管住原料价格,企业管住小包装价格”。 抛储悖论 吊诡的是,11月以来的几次抛储屡屡流拍。国家发改委对此的解释是:“近日,国家向市场投放的30万吨大豆均未成交,这也说明大豆压榨企业原料库存是非常充足的。” 12月17日,哈尔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受黑龙江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委托,组织“2010年黑龙江省省级储备大豆竞价销售交易会”。这次竞价销售最低起拍价每吨3750元,最高起拍价每吨3810元。原来计划销售2008年黑龙江省产大豆约19万吨,结果仍然是全部流拍。 国家发改委解释其判断大豆原料库存充足时说:“前几日汇福粮油集团短暂停产的主要原因是豆油、豆粕运输不畅,企业库存积压较多。今年我国大豆进口大幅增加,国家油料油脂库存充裕,企业库存充足,生产正常,当前和后期国内食用油市场供应是完全有保障的。” 不过油脂企业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解释。他们告诉记者,之所以不愿意购买这批大豆,是因为价格太高。这批国储大豆的出售,仍然采用顺价销售的方式,也就是其定价标准要保证国储大豆出售价格高于收购价格。起拍价格在每吨3960元以上,而加上出库费、贴水、运输费等附加成本,运到厂区成本最低也在每吨4200元左右。一些企业到厂成本甚至达到每吨4700元。进口大豆的到港价格是每吨4100元。加上国产大豆出油率在16%-17%,低于进口大豆19%-22%,因此,这批国储大豆对企业来说成为“鸡肋”。 也有人士建议,在拍卖大豆流拍的情况下,国家应该考虑给予几家大型企业财政补贴以弥补其经营压力。但“四大”之一的某大型粮食企业人士称,“补贴”是反市场行为。上述四大油脂企业可以占据国内大豆油市场50%的份额,如果只给这些大企业提供补贴,广大的中小油脂加工企业生存压力会更大。 食用油企业一直受到价格管制。不过,没有利润的时候,企业可以选择暂时停产。在成本提高的情况下,既不允许终端涨价,又不能停产,再继续的话,小企业可能会用脚投票,关掉工厂,转营他业。 在终端价格受管制的情况下,一个让人担心的状况是,由于判断未来油价会不断攀高,几家大型油脂加工企业都减少了原料进口,导致企业库存坐吃山空。 戏剧性的是,伴随着国内市场的每一次国储粮流拍,国际大豆期货市场就会出现一次跳高。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分析师扬京认为,这说明国际炒家的判断,只要中国国储粮没有平价销售,中国油脂企业就需要从国外进口。 不愿透露姓名的油脂企业人士称,每抛出100万吨,国际油价就会随之下跌。每次中国大豆的抛售都会引起国际市场的波动。最近几次国储抛单都是零成交。伴随着每一次零成交,CBOT(ChicagoBoardofTrade,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价格都会出现往上跳涨。 该人士指出,只要中国2000万吨国储油料到不了市场,就无法形成真正的市场供应,就会进一步推高国际油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