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爱国者:平板只是躯壳
本报评论员:张昊
  张昊
  3月3日凌晨,爱国者电子总裁曲敬东结束了一晚上的工作上床睡觉。他甚至忘了在同一天,乔布斯即将再一次接受全世界的瞩目和欢呼。
  起床后,在去办公室的路上,曲敬东用手中的爱国者N700平板电脑浏览了有关iPad2的一切讯息,“有些失望,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元素。”他没有去看iPad发布会的直播,“我们走的是不同的路线,虽然做的是同一件事情,我只需要清楚这个行业正在发生什么变化就够了。”
  其实早在去年1月,刚刚“空降”爱国者电子任总裁一职的曲敬东就提出了要做平板电脑。但在当时并没有参照物,大家都觉得是好东西,却一头雾水。iPad的出现无疑给爱国者的产品经理们提供了思路。一年过去,让曲敬东欣慰的是,爱国者走到了国内同行的前头,成为少数几家能量产平板电脑的厂商之一,N700也在今年的CES上大受好评。
  曲敬东很清醒,爱国者还只是个“小公司”,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和苹果叫板。但iPad的市场表现让他更坚定了自己对平板电脑的信心,他开始重新思考爱国者的生存之路。
  “我首先想到的是性价比。在中国还有很多人买不起苹果的产品,而我们可以为这些客户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这就是中国市场的特殊性,消费者购买力落差很大,而苹果的全球战略在本土化时,并不如我们灵活和精准。”曲敬东找到了自己的优势。
  这并非简单的“绕开”,本土IT企业在遭遇国际品牌时,经常放弃中高端市场,走低价策略,但曲敬东否认爱国者会这样做。另一方面,苹果的定价策略已经很激进,某些终端产品的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以此在资源方面获取了长期而客观的收益。i-Pad2推出后,第一代iPad价格迅速调低100美元,乔布斯的意图很明显,在出货的同时占据低端市场。
  这让曲敬东很不安,毕竟对于爱国者来讲,目前首要任务就是迅速积累用户数量,“我们只能以更有竞争力的成本优势来跟它竞争,不然到下个阶段会面临很大的麻烦。”
  下个阶段?过往太多的案例已经证明本土企业总是机械地对待着用户,即使有足够实力去实现乔布斯式的用户体验。那么,爱国者会怎么做?
  “诺基亚的转型对我启发很大,爱国者也是做硬件出身,但利润已越来越薄,我们需要逐渐切入服务行业。”曲敬东的团队正在尝试在远程教育、公安、电力、医院等行业部署爱国者的解决方案,“苹果不可能为了你一家本土公司去设计专门的解决方案,而我们可以。这其实才是移动互联最大的价值,苹果只是挖掘了金矿的表层,就让世界震惊了。”
  爱国者作为一家初具规模的中国企业,既没有抗衡国际巨头的绝对实力,也无法像壹人壹本一样抛开一切,专注于一个领域。在这个节点,曲敬东需要思考的东西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如何发挥爱国者产品线的联合优势。在爱国者寻求转型的征程中,平板电脑与其说是一个武器,还不如说是一个契机。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爱国者:平板只是躯壳
  本文所版面
【第 50 版: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