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壹人壹本:乔布斯想不到的生意
本报评论员:张昊
  张昊
  方礼勇给人的第一印象很简单:刚毅、朴实。与众不同的一点是他喜欢研究心理学和逻辑学,“我可不是瞎研究,我系统学习了神经心理学……还写了一本书。”聊起心理学,他总是滔滔不绝。这也许正是壹人壹本出奇制胜的原因所在,对需求的把握成就了这家公司。
  方礼勇是壹人壹本的COO(首席运营官),是公司里最忙碌的人。而e人e本T3平板电脑上市以后,他几乎没休息过。谁能想到,正是这家“小公司”比苹果提前几个月发布了平板电脑产品,而在iPad2上市之时,壹人壹本已经推出了第三代产品。
  公关经理易曼妮还记得2009年底来这家公司应聘的经历,“那时候办公室还是一个三室一厅公寓,只有十个人左右,面试官拿了一个T1模型天花乱坠地说了一个小时。我当时想,这样一个东西可以上网,还能随身携带,不正是我想要的吗?”于是,她放弃了高薪来选择了这家创业公司。
  当时面试她的正是方礼勇,那个T1模型也是几个月前才做好。2006年建立之初,因为收购了名人电子记事本的技术团队,壹人壹本想做的只是一个稍微大一点的手写电子记事本。产品出来之后,无线上网流行起来,创业团队决定做一款可以上网的PDA。再后来Kindle出现了,于是这款产品又加上了电子书功能。
  “那时我们很盲目,什么市场都看好。”方礼勇回忆说。这显然不是一家创业公司该做的,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瞄准一个切入点才能迅速崛起。他也意识到了这点,接下来,定位成了最重要的工作。
  他创造性地提出了 “八点论”,来阐述壹人壹本的移动互联网设备应该具备的要素:第一,重量不能超过500克,便于长时间手持;第二,屏幕应介于5到10英寸间,小了浏览效果不好,大了又不便携;第三,要有足够的续航能力,标准是10小时;第四,要有好的设计,有美感;第五,功能必须齐全,满足人们的娱乐要求;第六,安全性要好,遗失时不至于资料外泄;第七,易用和方便,即开即关,不需要复杂操作;第八,能够联网。
  “我们当时还研究了国内各种人群,最后选择了商务人群,因为我们的强项手写输入在这个人群中很有市场。”专注商务市场,也和iPad的定位有很大区别,避免了和苹果的正面竞争。
  今年两会开幕那天,政协新闻发言人赵启正用的正是T3。这让公司上下欢欣鼓舞,这证明产品的定位已经得到了印证。壹人壹本一年的出货量还不到50万台,但在细分市场上的专注为它增加了不少砝码,“iPad不足以覆盖所有消费者,而我们做的本土化、细分化市场,也许正是中国平板电脑企业的出路。”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壹人壹本:乔布斯想不到的生意
  本文所版面
【第 50 版: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