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的危与机
本报评论员:张耀东
张耀东 最近,有三件事令我颇为触动。 一是,在搜狐汽车所组织的一次活动上,这个雄心勃勃的网络媒体透露在全国主要的大城市都建立汽车的分支机构,汽车事业部的人数也要在一年之内从120人扩大到600人,以抓住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机会。 二是,锦湖轮胎事件。令很多车企担心的是,如何在这家被央视披露了负面信息的轮胎企业之外寻找到合适的配套企业。最近两年汽车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导致上游零部件行业产能不足。锦湖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凭借的就是价格低、供应量大、供货及时。若锦湖事件持续发酵,今年的一些车企很可能会面临“无胎可装”的情况。 三是,听北汽董事长徐和谊讲中国汽车的海外出口形势。他说,在海外,很多中国汽车是与丰田等品牌的二手车争夺市场,且由于我们仅仅是产品出口,缺乏配套中资金融机构支持,售后服务也跟不上,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这三件事非常能说明中国汽车的现状,一方面是红红火火,高歌猛进,另一方面则是“萝卜快了不洗泥”,潜在的危机很多。夹在“危”与“机”之间的中国汽车业也往往是纠结的,而海外市场更像是一面镜子,可以让中国汽车看到真实的自己。 这么说,不是无病呻吟,将业内尽知的情况说出来感伤一下,而是真的觉得有些车企心安理得地靠天吃饭,市场好就拼命扩产、加价卖车,市场不好就降价、血拼价格。在这周而复始的简单重复中,企业看起来大了、壮了,实则抗风险能力越来越弱,与跨国车企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不久前,各大车企都公布了“十二五”规划。在量上,雄心勃勃,但在质上,口号性的东西大过了实质内容。即便是东风、一汽这样的大企业也是如此。在财报上,他们是全球最赚钱的车企之一,东风全年可以实现近300亿元的利润;在销量上,一年200余万辆的业绩也可排名世界前15位。但实际上呢,自主品牌、自主技术竞争力有限。 只有看到“危”,才能抓住中国汽车的“机”。能够帮助车企把“危”分层,一点一点地补足,就是企业们的最大机会。 现在的中国车企大多追求大而全,看见别人做自主品牌,自己就也要有全系列的车型。这是不对的,只会简单重复着其他车企的错误。而中国汽车真正需要的是那些从小处入手、拥有技术优势的企业。 例如,在技术方面,大企业们应该多去国外收购些有技术特色的供应商,然后投资将某一个零部件做出新意,逐渐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而这些零部件集合在一起,就是中国汽车的整体技术优势。 在服务贸易方面,谁抓住了中国的3、4线城市就等于抓住中国汽车的未来。而现有的4S店模式,并不适应这些县乡市场的需求。营销模式创新,必将会带动汽车全面普及,这是一个大市场。 在金融等方面,与资本合作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未来,善于利用金融杠杆的汽车企业家,才是真正的业界翘楚。但目前来看,汽车行业的资本化进程远远落后于3C、地产等行业。 另外,在后市场、相关产业等方面,可以创新的例子还很多。或许,对于一些企业的负责人来说,这些机会有些“小”,远远不如在企业“十二五”规划中数千亿产值、数百万辆销量之类的表述痛快,但这些或许才是中国汽车所能把握的真正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