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叩门美国,关键看你做什么
本报评论员:吴海珊
  吴海珊
  从北京出发,绕着地球转半圈落地,时间还停留在飞机起飞的那一刻。这里就是让中国企业“又爱又恨”的美国。这是美国世强律师事务所驻北京高级律师曹晖对美国的评价。
  美国有先进的技术、广阔的市场、知名的品牌等让中国企业向往的东西,但中国企业奔向美国时却常常犹豫不决。
  2005年中海油(CNOOC)收购美国同行优尼科(Unocal)受挫,2010年华为收购美国三叶(3Leaf)公司失败,让想去美国投资的中国公司心有余悸。中国进出口银行首席国家风险分析师赵昌会甚至表示,中国根本就不应该去美国投资。但中国企业投资美国的脚步并没有停下来。
  5月4日,一份名为《敞开美国大门——挖掘中国海外直接投资红利》的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过去两年,中国对美国的直接投资金额以130%的速度增长,2006年至2010年,中国对美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增长了约25倍。该报告判断,中国对美国的投资正在起飞。
  门槛高?
  最近几年,中国对美国的投资增长速度很快,但总量却很少。美国经济分析局统计显示,中国对美国历年投资存量仅为23亿美元,是美国外资直接投资存量的千分之一。其中原因耐人寻味。一个给人印象颇深的解释是,由于中美之间意识形态的差异和贸易摩擦,美国为中国投资者设立了高门槛,包括对技术出口的严格限制和对投资项目的安全审查。但2011年4月,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发布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却颠覆了这一说法。在对中国投资较多的国家/地区进行的投资环境和开放程度的调查中,中国企业认为美国的开放程度在十几个国家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中国香港。
  目前,中国企业已在美国35个州有投资,创造了超过10000个工作岗位。《报告》显示,从2003年到2010年,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共有244笔,其中新建投资和并购的数量比为109:135。美国伊利诺伊州驻华代表赵永清表示,近三年,中国企业在伊利诺伊州的投资项目记录增长了十倍,如果真的有很多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失败,不会有这么多企业跟进。
  在他看来,所谓“投资失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想投资没有成功,包括因项目考察不合算和没有通过美国外资审查委员会(CFIUS)审查。根据美国奥睿律师事务所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2006年没有中国企业被审查,2007年有三笔交易被审查,2008年有6笔。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审查少了,但随着经济恢复,被审查的项目数量在继续增加。另一种“投资失败”的情况是,不该投资的项目投了造成巨大亏损。“这种情况更需要关注,”赵永清表示。
  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还要注意舆论的影响。“中国跳跃式的经济发展,让美国人感觉很有压力。”宾夕法尼亚州政府驻华代表邹自枢表示。中国常常是美国媒体、政客和议员话题的焦点,尤其是在即将到来的2012年大选年。业内专家表示:“中国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更加要注意使整个过程符合美国相关法律规定,经得起审查。”
  游戏规则
  如果企业只在中国做生意,那遵守中国的规则就行了,但如果企业想要走进美国,就必须掌握美国的规则。《报告》执笔者之一的荣大聂认为,中国公司往往不愿意投资于一些无形资产,包括人力、品牌和其他高附加值经营活动,但在美国这是必要的。
  据知情人士介绍,很多在美国投资的中资企业都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推荐过去投资的。这样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信任成本,这在中国是可行的,但在美国这个商业社会里,这种方式是要付出额外成本的。
  据经验人士介绍,在美国即便是只租一间办公室,要签的合同可能也要多达90页,内容涉及方方面面细节。比如办公室的电力来访的客人可不可以用;加班的电费怎么算;什么原因造成的断电,损失由谁来负责等等。“不过中国企业在这几年中有了很大进步,找所在国的律师事务所很必要,而且要做尽职调查。”美国奥睿律师事务所首席代表、管理合伙人王翔表示。
  尽职调查就是在企业的并购中,通过律所、投行、会计师等对合作企业的各种情况调查审核,包括企业的经营情况、财务情况、管理和技术风险等方面。
  奥睿律所合伙人托马斯(Thomas H Tobiason)表示,中国企业投资美国,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了解当地的法律和文化。他建议如果要并购一个美国企业,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该企业的经营情况,可以先做一个小股东,观察一两年,这样一方面可以更深入了解企业的情况,另一方面在该企业出售时,也可以优先购买。
  制造业万向样本
  如果美国的劳动力成本是中国的8倍,那中国制造业企业在美国能赚到钱吗?万向美国公司总经理倪频的回答是——不仅能,而且投资回报率远远高于中国本土,数以倍计。今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万向作为中国企业投资美国的样本,被邀请进白宫。同时收到邀请的还有联想、中投、海尔等中国企业。
  中国企业在美国创造的10000个就业岗位中,有50%的岗位来自于1994年成立的万向美国。到2010年,万向美国已经在当地拥有28家子公司,销售额突破20亿美元。同年,美国汽车1150万辆总量中有390万辆装有万向集团生产的零部件。
  万向的5600多个员工,几乎全是美国当地人。据倪频介绍,中国籍员工一共仅有不到20人。在金融危机期间,万向进行了多项并购,包括世界最大汽车零部件企业美国德纳公司的耦合产品,美国IA公司30%的股份等等。
  万向的总部设在伊利诺伊州,是美国传统的制造业地区。20世纪末以来,美国的制造业开始式微,很多当地人失去工作,有人归咎于中国,对中国企业也颇为抵制。但在万向的28家子公司里,却没有出现这一情况,目前为止,万向收购的所有公司均没有出现过一次罢工。
  倪频认为,现实的商业交易,就是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化,再简化。而简化的方式就是成为一个“阳光下的公司”。正因如此,“万向在美国还没有碰到什么大问题。”倪频称。随着万向在美国的步步壮大,有华尔街资本愿意和万向进行合作,甚至不惜做小股东。现在,万向美国的投资案例已经成为哈佛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教材。
  长期以来,高昂的劳动力成本一直是中国制造业企业对美国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关键看你做什么,”倪频说,“就像我们不可能把英文讲得比美国人还地道,所以要扬长避短。”
  在倪频看来,美国制造业的问题出在当地企业没能在全球范围内协调最有效的资源,而“全球资源整合”正是万向实现收益的秘诀。万向在收购美国公司后,把需要大量劳动力的部分放在中国做,而将技术要求较高的后道工艺放在美国。“这就是我们收购过程中最关注的拼图问题,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万向有很大帮助。”倪频表示。
  现在,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上升,万向及时对其策略做出调整,将前期工序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而在中国做一部分相对来说技术性较高的工作。“同时,还可以把美国上百年来摸索得出的一套方法转移到中国本土,比如最少人力的操作模式以及技术沉淀,从而降低在中国分公司的劳动力成本。”倪频称。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叩门美国,关键看你做什么
  本文所版面
【第 07 版: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