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副会长溥乐伯:
中国企业不是审查特例
本报评论员:吴海珊

  吴海珊
“对于海外投资,我们100%开放,只要不涉及国家安全。”在接受本报专访时,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副会长溥乐伯(Robert Poole)向中国企业充分释放善意。而针对今年3月以来,19家在美上市中国公司深陷“财务丑闻”而遭停牌或摘牌,溥乐伯也坦承“如果能说谎而且不被发现,这就不是规则问题,而是监管问题”。
  经济观察报:近两年来中国企业对美国的投资有了成倍的增长,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溥乐伯:我觉得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随着经济和贸易发展,有些人去美国购买品牌,有些人购买技术,也有人是冲着市场渠道去的,当然还有人购买美国房地产。事实上中国走出去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有越来越多的人说英语,越来越多的人做国际贸易。从全球来看,中国的GDP占全球8%以上,但直接投资却只占3%多一点,这将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中化、五矿、中国银行都已经开始在美国投资了。虽然中国企业投资美国已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变化很明显,目前中国在美国约有一万名员工,而在日本有六十万还多。我们希望而且预计,中国去美国的投资会增加。这并不是说要去看一个短期数据,短期数据并非最重要,有时两、三个大的交易就可以把数据提上去,我们要看的是增长的趋势。
  经济观察报: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投资美国是其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怎样才能少碰壁?
  溥乐伯:中国企业去美国投资要成功,投资前做可行性调查非常重要。一定要知道当地的法规,移民、劳工、环保方面的情况都得了解清楚。掏出你的钱包,雇一些美国当地的律所、会计事务所、投行、公关公司非常重要,他们会提供一些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建议。这也是我们给所有要去美国投资的企业的建议。客观的考评远比一些通过私人关系进行的投资可靠得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该做的前期准备都要做。
  经济观察报:中国企业去美国投资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和哪些地区?美国政府是否会对一些特殊的地区和项目有特别的优惠条件?
  溥乐伯:目前中国在美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高科技行业和工业方面。投资最多的地区是加利福尼亚州、佐治亚州、德克萨斯州等地。但美国并不像中国一样,有一个外方企业投资目录可以提供给境外投资者,没有规定海外投资可以占多少股份,更没有像其他一些国家一样,有经济特区或是别的什么有特殊优惠条件的特区,在发达国家都没有这种规定。对于海外投资,我们100%开放,只要不涉及国家安全。
  经济观察报:在很多企业看来,美国的投资门槛比较高。
  溥乐伯:不,美国是全世界最开放的市场——这是针对那些做足了功课、了解并遵循当地法规的公司,保证他们将会受到欢迎。
  在美国确实存在一些舆论,但是不是说不喜欢中国,牵扯到是否把中国看成竞争对手,看为一个威胁,尤其在制造业方面。美国制造业就业在过去30年不断下滑,美国转而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美国的服务业占到GDP的80%,中国是40%。中国的产品帮助美国消费者节省了钱,并不是每一个美国人都会批评中国,或者都会把中国看为竞争对手。有公众意见调查显示,有60%的美国人喜欢中国人,50%的美国人喜欢中国。
  在涉及国家安全方面,美国确实会进行审查,但美国对中国企业的审查案例还比较少,对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审查更多,所以并不是中国企业才是审查的特例。
  经济观察报:你怎么评价近期发生的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过程中出现的财务造假等问题?
  溥乐伯:我们可以看到这次涉及到的共有32个企业欺诈的案例,但这些案例并不是都发生在美国,有的在中国大陆,也有在香港的,所以并不是美国对中国的上市公司怎么样。同时,最早报道这些事件的也是中国媒体。
  在金融管理规定方面,有些是双边的,有些是多边的。中国早些时候跟美国官方提出过希望其接受在美上市中国公司提供的建议——由中国会计师做金融报表,对于这一点,美国可能慢一点才会接受。但如果能说谎而且不被发现,这就不是规则问题,而是监管问题。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中国企业不是审查特例
  本文所版面
【第 07 版: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