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统计数字被喝倒彩呼唤中国的“炉边谈话”
本报评论员:依北王
  依北王
  夏季的高温与汹涌的人流,让东北这座省会城市的客运站变成了蒸笼。汗流浃背地在焦躁而愤怒的人群中向检票口挪动,我惊异地发现,历经十年,客运站的候车室,除了墙上的口号换成了“关注民生,让老百姓满意出行”外,竟然没有任何变化。依然是寥寥可数不敷应用的检票口,依然是售票员毫无温度的面孔,依然是狭窄得无处落脚的地面,一个小时的等候中,乞讨者络绎不绝。
  打开电脑,浏览新闻,财政部发布的6月份公共财政收入情况的消息正在被网民热议。消息说,6月份,全国财政收入10055.76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2176.36亿元,增幅为27.6%。其中,中央本级收入4459.51亿元,同比增长13.9%;地方本级收入5596.25亿元,同比增长41.1%。本月地方本级收入增幅高,主要是按规定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及部分探矿权、采矿权价款收入等一次性入库带动非税收入大幅增长。扣除这些因素,地方本级收入增长28%左右。上半年累计,全国财政收入56875.82亿元,同比增长31.2%。
  这些宏大的天文数字,引来专家学者们的专业分析,也激发了网民们的热情。专家学者们的分析重点在于收入的构成、权重及意义,他们立场超脱,表述客观冷静;而市场与政府,均从数字中解读出中国经济向好的信号。当然,也有反对的意见认为,这些数字并不能说明中国经济出现了大规模复苏的迹象,因为以5月份的数据为例,尽管财政收入实现了4.8%的正增长,但国内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分别下降了4.7%和8.9%。二者是与企业效益联系最紧密的税种,而且按照2008年的税收情况,其在总税收中占比分别为 22.4%和20.6%,合计约为43%左右。所以,如果国内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仍然保持双降,财政收入如此大幅度回升便不具有可持续性。
  网民们的议论,则基于实际生活中的感受,代入了更多的“自我”,多为直抒胸臆的宣泄,没有那么多专业与理性,甚至不乏激愤的谩骂。归纳起来,这些意见集中于一点: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与自己收入的增长没有同步。用一个官方的表达方式是,他们没有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
  网民的反应表明,攸关国家发展大势的统计数字遭遇到了惯常的尴尬——宏观上光明一片的数字,总有阴郁的微观感受来搅局。尽管始终有人认为,相比沉默的大多数,网络意见不代表民意。但是,一条新闻,近万条评论,一边倒的嘘声、骂声,政府总需要去面对与反思。6月份财政收入统计数字的遭遇再次说明,有关方面需要坦诚面对公众,解答疑问:为什么中国经济崛起的客观事实,与许多国民的主观感受多有扞格?国家权威机构的统计数字,为何经常遭到公众的质疑乃至嘲笑?这些问题,既宏大又实际,既关国计又关民生,不容让公众永远生活在疑问中。
  6月份财政收入数字的意味,已多有评论,笔者无甚高论。不过,权威部门事关国计民生的统计数字再次被网民大规模喝倒彩的事实,却让笔者愿意换个角度思考这一问题——我们为何不效法二战前后罗斯福总统的“炉边谈话”,由权威部门、权威人士出面,以拉家常的方式,就一些重大的经济政治问题,面向公众做坦诚而专业的解答?史载,罗斯福总统执政时期,经历了大萧条与世界大战的挑战,为了凝聚共识,增加公众对政府政策的理解与支持,他亲自出马,用当时最先进的传播媒体——广播电台——先后30次,以娓娓道来的方式,向公众解疑释惑。“炉边谈话”不是政治秀,也不是政策的枯燥宣讲,而是直面当时美国最敏感最重大的问题,以内行而通俗的方式直指公众心灵。比如,当政府为了拯救经济而直接参与投资,导致公众担心美国人奉为最高价值的个人自由遭受危害时,罗斯福并不回避,而是坦诚地给予解答。
  对于问题很多而共识很少的当下中国,急需改变公共生活中官民各说各话的状态。政府无疑应该积极作为,也大有可为。如果中国版的“炉边谈话”能应运而生,相信对中国的顺利转型一定大有裨益。
  (作者为媒体人)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统计数字被喝倒彩呼唤中国的“炉边谈话”
  本文所版面
【第 16 版: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