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来去皆自然
本报评论员:扁鹅
  医子禅
扁鹅
郁闷微博:预产期还有一个月,好纠结啊,到底是自己生还是剖腹产啊。我怕痛,想剖的,可是又怕留疤啊。
跟帖回复之一:还是剖吧,可以自己定时辰的。肚子上的疤可以整形呀。自己生,也还是得找整形医生,做紧缩呀,嘻嘻~
跟帖回复之二:你们家伙两个太自私。我在上孕妇班,医师说剖宫产对小孩智力发育有影响的,我要自己生。
  “辣妹要剖第四胎了”,手术室的餐厅里,电视新闻如是说。此时,我的对面坐着妇产科的同事,她刚为一个熟人做好剖腹产,也过来吃午饭。“剖第四次,这手术够有难度的,她剖上瘾了。”我说。她喝着汤,斜着眼睛瞅电视:“自然分娩还是最佳选择,剖腹产对胎儿和孕妇都不是太好。”“这我知道,但是辣妹看上去还蛮好,人家也没遇上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子宫内膜炎、尿道感染、盆腔粘连啥的……”我抬杠。她扭头盯着我:“辣妹遇上这些事干嘛要告诉你?!”
  剖腹产术的“诞生”是为解决难产,史学家们倾向于认为剖腹产术出现在古罗马。凯撒制定过法令:为了取出婴儿,一切怀孕妇女将要死亡时,都应该被剖腹。剖腹产术在中世纪的名声依旧很差,等同于“杀鸡取卵”,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内被助产士们称为“蓄意谋杀”。
  产钳的发明是解决难产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但这也是医学史上的著名丑闻。男性助产士钱伯伦家族在17世纪发明了产钳,但他们严格地保守这项“技术机密”并因此暴富:他们在接生中把孕妇的眼睛蒙上,不准他人围观,甚至还要敲木棒和摇铃以掩盖金属产钳的撞击声。直到1730年左右,产钳才成为人类的共有财产。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剖腹产术终于慢慢开始成熟起来。但一百年前的妇产科泰斗们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21世纪初会有近一半的中国孕妇将采取这一非自然方式分娩(剖宫产率高达46.2%)。
  瓜熟蒂落。虽然至今人类对分娩启动机制尚不清楚,不过普遍认为这是母体与胎儿生理信息互动的抉择。但越来越多的剖腹产则人为地剥夺了胎儿的“话语权”。不知道女权主义者怎样看待剖腹产,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剖腹产不仅对孕妇有很多不利,对孩子亦带来诸多不良可能:湿肺、哮喘、统合失调症、小儿多动症等等。
  剖腹产居高不下的原因五花八门:孕妇害怕疼痛、担心影响性生活、为出生挑吉时、医生害怕顺产风险等等。仔细辨别一下,这些贴满社会学标签的剖腹产“指证”充斥着自私。我们与那个贪婪的钱伯伦家族无异,为一己私利而放弃普世价值。
  其实,来和去的问题,总是结伴出现。当下的人们正在失去的,不单单是出生的“自然”。何时逝去,也已经越发的不再是自然的决定。卫生部在2009年修订了脑死亡的判定标准,但是,在如何公平地判定死亡、维护人类生命的意义和自我价值的尊严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马克思以这样耳熟能详的方式离去,平静而自然。现世的各家医院里,呼吸机仪式性地维持已经停止思想的肉体,生命“被”延长,且占用着可怜的卫生资源并衍生着各类利益。不应该反思吗?每一个人,也包括每一个马克思主义战士。
  来去皆自然。然而,越来越难。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来去皆自然
  本文所版面
【第 59 版:闲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