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利比亚:划分游戏已经开始
本报评论员:张斐斐
  张斐斐
  仅仅一周,卡扎菲政权土崩瓦解。8月26日,负责金融和石油事务的“全国过渡委员会”副主席阿里-塔尔霍尼(Ali Tarhouni)宣称,的黎波里政府办公室的行政工作开始恢复。
  这也许并非偶然。反对派8月21日刚刚攻入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22日,来自阿拉伯海湾石油公司(AGO-CO)的官员即宣称,该公司技术上已经准备好开采石油。相对应的,意大利外交部长弗朗哥·弗拉蒂尼在国家电视台发表讲话,宣称意大利石油公司埃尼集团(ENI)的技术人员已经前往利比亚东部,该公司将在利比亚石油开采公司中“位居榜首”。
  有趣的是,这场战争远非结束,卡扎菲的藏身之处还未找到,部分地区还在政府军的掌控之下,过渡委员会的内部纷争不断,但坐拥着日产160万桶的产能,欧洲需要稳定的石油价格,NTC需要“启动资金”,两者一拍即合。
  如果说北约协助反对派进行空袭只是为了石油的说法有些极端的话,战争期间各怀心思的石油地缘谋略则无可否认。
  一场暗流中的石油划分游戏,早早地已经开始。
  重启游戏
  虽然像在看模糊的水晶球,一些分析家已经开始热议谁将成为这场战争附属品的最大赢家。
  美国地缘政治分析公司Stratfor的分析认为,鉴于其在利比亚的经验与已存的合同网络,意大利的埃尼公司将继续主导利比亚的石油市场,而法国、英国与卡塔尔将会从其对反对派的政治支持当中获得石油的黑金利益。
  意大利的高调当然有国内政治的需求,但超过20%的石油来自利比亚却是实实在在的数据。虽然意大利在北约空袭过程当中的控制能力不及德国与法国,但是其与利比亚石油产业的关系,包括那种投靠反对派的原石油高官的个人联系,将会帮助罗马在重建利比亚石油版图的过程中取得先机。
  无论是承认过渡政府的合法性、解冻资产,还是北约在NAFUSA山的武器投放活动,甚至派地面部队训练反对派武装,有一个国家都远远地走在欧盟伙伴之前,那就是法国。法国也成为反对派攻下的黎波里之后,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外事主管贾布里(Mahmoud Jibril)出访的第一国。法国在支持反对派发挥的作用将会使道达尔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受益。
  根据Evaluate Energy网站的数据,利比亚内战之前有不少于35家外国石油与天然气公司在利比亚作业,包括了11家重要的国家石油公司。在全部35家企业当中,有14家来自于欧洲,11家来自于亚太区,6家来自于北美,1家俄罗斯,1家北非,1家南美公司。
  最主要的石油生产公司为意大利埃尼公司(ENI)、奥地利OMV公司、法国道达尔公司(Total)、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Repsol)、德国温特斯公司(Wintershall)、美国康菲公司(Cono-coPhillips)、美国阿美拉达赫斯公司(Hess)、美国马拉松公司(Marathon)、美国西方石油公司(Occidental)和加拿大森科能源公司(Suncor)。
  这些石油公司主要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大部分的国家石油公司只对勘测感兴趣,他们致力于长期供应;二是欧洲国家的石油公司埃尼、OMV以及雷普索尔,他们是主要的石油生产者;还有很多公司是通过持有股份的方式投资利比亚油田。根据2009年利比亚石油的生产量,占领前五位的外国石油生产企业分别是埃尼、温特斯、道达尔、康菲以及雷普索尔公司。
  中石油探险
  比起欧、美等石油公司,中石油进入利比亚时间较晚,但也试图凭借雄厚的资金力量迅速发展。目前并没有关于中石油在利比亚投资总额的统计。但据中国商务部数据,中国在利比亚投资约50个项目,总金额约188亿美元。之前有报道称,中石油下属的长城钻探工程分公司在利比亚等中东、北非地区的6个海外项目合同终止,影响公司全年营业收入约12亿元,但被中石油方面否定。
  本周,来自反对派控制的石油公司发言人的一句话更是激起很大的担忧情绪,中国石油产业能否保证在利比亚的投资安全,或者真的在这场游戏中提前出局了吗?“和来自意大利、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公司合作,没有任何问题,”阿拉伯海湾石油公司的发言人阿卜杜勒·贾里里·马尤夫表示,“但和俄罗斯、中国以及巴西的合作就有可能涉及一些政治问题。”
  与此相对应的是,8月16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副主席阿卜杜勒·哈菲兹·古贾接受采访时称,尊重卡扎菲政府时期与中国企业所签下的所有合约,希望中国在重建利比亚及两国的全面合作中发挥作用。
  阿拉伯海湾石油公司是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下属的一家地区石油企业,上述表态反映了一些反对卡扎菲的部落已经对中国就北约空袭一案在联合国投弃权票,以及之后继续与卡扎菲政权接触而心怀不满。
  据其官方介绍,中石油从2002年开始进入利比亚市场,从事的项目主要为石油勘测与管道建设。
  2002年,中石油下属的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赢得了一条位于西利比亚的石油管道建设合同。该管道线路长1050公里,由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与意大利AGIP公司共同投资。
  2004年8月,利比亚政府开始了新一轮的勘探和产品共享协议(EP-SA)签署计划,刺激各大石油公司竞标勘测。在接下来的三年当中,利比亚政府与来自20多个国家的30余家石油公司签署了52项合同。正是在那轮勘探热潮当中,中石油在比利亚拿下了第一个EPSA合同。
  2005年12月,中石油与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签署了对位于西北沿海盆地的17-4区块的勘测合同,范围包括2566平方公里以及一块水深达200-400米的海域。该合同包括了5年的探测与25年生产权限。另外在2008年中石油还得到了一份为埃尼公司提供勘探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合同。
  但在2009年,中石油在利比亚的发展遇到了很大阻力。中石油原本计划以 4.46亿加元收购加拿大Verenex能源公司在利比亚的生产基地,但这一交易没能获得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的批准。原因是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想要自己收购该资产。
  Verenex之后宣布在自己承包的区块探明了21.5万桶原油的储量,这是自2004年以来利比亚探明的最大一笔石油储量。迫于政治压力,Verenex最终以中石油70%的标价将开采权卖回了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
  变数与机遇
  香港能源咨询机构丝绸之路董事总经理贝哲民(Ben Simpfendor-fer)对本报表示,现在说中国的石油公司在利比亚失势还为时尚早。“伊战结束时,也有舆论说中国公司将在伊拉克输给美国和英国公司,但是事实证明中国公司也赢得了很多数额大、时期早的订单。当然欧洲,特别是意大利的石油公司在内战之前就已经在利比亚有很大规模的生产,将会很难与其竞争。”贝哲民表示。
  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相信利比亚将在未来一年变得更加稳定还是内战不断。如果是后者,中国石油公司可能具备一定的优势。与欧美的石油公司相比,它们更具风险趋向性。
  据了解,外国石油公司,特别是规模较小的石油公司在利比亚必须经受巨大的商业风险,包括当发现巨大储备时被迫修改合同、当地作业的主管必须由利比亚公民担任等等。
  而Stratfor的分析认为,利比亚现在的反对派主要分为四大区域——班加西附近、米苏拉塔反对武装、攻入的黎波里的先导扎维耶与奈富塞山附近的武装,以及的黎波里本来就有的反对派。除了地域上派系不同,种族与宗教派系不同也是最有隐患的分裂点。柏柏尔人和阿拉伯人之间存在着矛盾,而极端的伊斯兰分子也成为原反对派武装指挥官Abdel Fatah Younis死亡的最大疑点。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利比亚:划分游戏已经开始
  本文所版面
【第 08 版: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