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中网起航
本报评论员:朱冲

  朱冲
  中网的气氛正在形成。
  看看北京林萃路辅路上,停满了汽车。这条“埋藏”于奥林匹克场馆区内的道路因为周边没有小区和写字楼,平常车辆稀少,连出租车都很少前往,是什么让这条路突然繁忙起来?看看北京三环、四环、五环及机场高速等城市主干道的广告就知道了,中国网球公开赛正在这里举行。在sina微博上也可以看出热度,有关中网的话题自开赛一周前起就连续占据热门话题前十位。
  这几乎可以算作中网逐渐形成气候的标志。因为网球这项被认为高端的运动决定了观众的层次不大可能全部乘坐公共交通观赛,尽管中网一直借鉴北京奥运会的经验,在地铁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站也设置了免费接驳车直通场馆,可中网的核心观众显然是这些有车一族。否则,中网的广告商北京奔驰、劳力士、水井坊等肯定觉得跟自己的目标销售者不相匹配;否则,中网那售价20万元人民币和12万元人民币的钻石、黄金包厢肯定也找不着买主,即使在包厢上方允许使用企业标识。
  特别是当莎拉波娃、小威廉姆斯、沃兹尼亚奇等当红明星和世界第一齐聚中网——2009年中网女子比赛升级为仅次于四大满贯的WTA皇冠赛,世界排名前50位的球手必须参赛——这才符合一向喜欢大牌明星的中国观众的胃口。
  而除了国际巨星外,根据NBA在中国发展的经验,本土球星对一项运动的发展更是有着外人无法企及的作用。这个时候,中国网球“一姐”李娜在法网的夺冠让网球在中国形成空前热潮。sina微博上李娜有关中网的话题得到了球迷上万次的转发、评论,其微博体造句的创意更是引得无数人效仿。
  今年中网还启用了新场馆——国家网球场。比起此前的莲花、映月两座球场,新球场的规模要更加庞大,硬件设施更是位居国际前列。新球场与莲花球场并肩而立,秉承相同的建筑风格,由多组独立的建筑单元围绕而成,外形颇似一颗璀璨的钻石。新球场的最大特色是拥有可开合式屋顶——可避免天气对比赛的影响——和双层玻璃包房,可容纳1.5万余名观众。值得一提的是,球场看台区设有360度观景平台,球迷在观看中央球场比赛之余,还可鸟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这座球场的硬件设施可同网球大满贯赛的任何一座中央球场相媲美,是可全天候进行文体活动的亚洲最大规模的网球场馆。
  一走进中网赛场,一幅巨大的赛事赛程对阵表首先映入眼帘。以往中网赛场出现的观众在购票时不知道比赛对阵的情况一去不复返。各大赞助商的展台前聚集了不少观众,以年轻人为主,有情侣,有游客,有全家老少,甚至还有可能遇到模特、明星,如张靓颖等。这正是中网追求的时尚标签,因为这是未来消费力的源泉。他们都在参加小游戏:mini网球、球员签名、汽车展览等。旁边还有餐饮、小吃供应,VIP观众还能得到功夫茶的服务。可以这样说,观众来到这里,待上半天,肯定不会觉得无聊,绝不会像中国大多数比赛那样环境寒酸,除了看一场乏味的比赛外,无所事事,还饿得饥肠辘辘。中网赛事总监张军慧说,他的设想就是把中网打造成网球嘉年华,是球迷的节日。
  当然,要想向四大满贯看齐,中网依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首先就是球迷上座率。特别是又增加了一座中央球场后,中网已经拥有了国家网球场(能容纳1.5万人)、莲花球场(能容纳1.2万人)和映月球场(能容纳4000人)三座大型网球场。客观地说,当中网进行到四分之一决赛后,上座率基本能保证在6成以上。这个数字不算低,四大满贯赛中,除了百年法网,其他三项赛事也不能保证场场爆满。但在四分之一决赛前,特别是白天的比赛,中网的上座率一直不高。如今有了两座万人球场,这个问题更加凸显。没有足够的上座率,影响比赛气氛,影响球员状态,也影响电视转播的效果和赛事形象。当然,上座率要想提高的根本途径不在中网组织者,而在于中国网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还有比赛时间。10月初的北京已经感觉丝丝凉意,夜场比赛如果再遇上风雨天气,就更加冷了。看台上甚至有观众穿着羽绒服看球。这样的天气特征倒是为中网开发了一项赞助品种——蚕丝被赞助商为包厢区观众提供靠枕被。可出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莎拉波娃一直在喊,北京太冷。
  比赛时间还能改吗?每年的网球赛季由几个地域及场地特征明显的“分赛季”组成。年初围绕澳网开始澳洲硬地赛季,然后转入北美硬地赛季,初夏时节进入欧洲红土时间,紧接着是围绕温网的草地赛季,之后开始漫长的美网系列赛,随后进入亚洲时段,最后以欧洲室内赛季作为结束。中网是亚洲赛季中等级最高的核心赛事,要改,显然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比赛安排在十一黄金周期间举行,倒是吸引了部分外地游客,特别是中网售票由“水鸟票务”负责,能和参观鸟巢、水立方的观众资源共享。可是,这也决定了中网的观众是流动性的,而非固定源。这不仅造成在观众中时常有不懂网球礼仪的行为发生,更难以形成网球气候和文化。真正喜好网球的人也有可能因十一长假出游而错过比赛。
  服务工作同样需要加强。中网场馆四周设有多个停车场入口,公众停车场、VIP停车场、贵宾停车场、工作人员停车场。前文说了,对于网球这种赛事,停车场至关重要。可是,这种身份认定、等级制定森严的划分让很多观众通常需要驾车绕场一周才能找到自己所在的那个“阶层”。麻烦不说,当VIP入口不让你进入的时候,你是否感到一种失落?那么,我下次还会继续花钱买“屈辱”吗?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中网起航
  本文所版面
【第 55 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