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球的未来
本报评论员:万炜
万炜 三大球没像想象中那样,全军覆没,无缘伦敦。 先是新人担纲的中国女篮突破重围,三分险胜韩国,率先拿到伦敦奥运会入场券;随后是女排,原本以为史上最差的他们将铁定缺席奥运会,因为日本、韩国、泰国在中国女排眼中都已经成为了强队,甚至日本二队都曾经战胜过中国女排,可是,兵不血刃,中国女排居然横扫亚洲诸强出线;倒是中国男篮的命运比较惊险,原本以为头号劲敌伊朗被约旦爆冷淘汰后,很多专家直言中国队将无事可做、没有对手。可直至最后一秒种时我们仅领先一分,而对手在这时还获得了底线空位投篮的机会。 所以,对于这样的伦敦奥运会参赛前景,女篮、女排、男篮都被认为难取一胜。到底是中国队退步了,还是对手进步了? 以男篮为例,归化球员的加入——招募外籍球员加入本国,让对手实力大增,如今也许不能再以老眼光去看待那些曾经不值一钱的对手了。而中国队在姚明退役后,实力下降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中国篮球应该也是在发展的。比如我们愈发和国际接轨,我们懂得了和世界级球队多打比赛的重要性,我们懂得了球队防守的重要性,所以球员的组成方面不再像以往由各队的得分王组成,擅长防守的蓝领球员愈发得到重用。而巨星姚明的出现更是带动了一大批热爱篮球的孩子。还有我们的职业联赛,虽然跟欧美相比,我们还不是完全的职业化,可10多年的发展壮大同样对普及篮球运动有帮助。 只是,这样的普及带来的收获应该在几年后;只是,我们在等待又一个像姚明那样的天才的出现。 这就是三大球的魅力,这也是三大球如此引人关注的原因。多少块奥运金牌也比不上三大球的影响力。而其中,又数足球的影响力最大。只是,足球,我们已经无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