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前机构疯狂出货ST皇台增发夭折被疑泄露
本报评论员:彭友
彭友 2月6日,ST皇台(000995.SZ)披露了一则迟来的股价异动公告,该公司定向增发收购承德避暑山庄企业集团公司一事夭折。在雄心勃勃的德隆旧部赵泾生操持下,ST皇台的首次跨境发展却遭遇挫折。 但令人费解的是,在此之前,ST皇台已经连续3个交易日涨停。成交回报显示,两家机构席位合计卖出3400万元,显然已经有人对此事先知先觉。事实上,ST皇台前一轮暴跌过程中,一直伴随着机构席位的大笔抛售。 利空公告姗姗来迟 去年8月5日,ST皇台发布定向增发预案,拟以14.78元/股的底价,发行5500万至6500万股股票,募集资金用于收购山庄集团51%至100%的股权,以进一步扩大公司白酒及酒精业务比重。 直到本月6日,公司就有关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向控股股东上海厚丰投资有限公司问询,其回复称:与收购企业承德避暑山庄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间一直进行的股权收购协议谈判至今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为此,ST皇台立即通知召开临时董事会审议该事项,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2012年第一次临时会议决议,终止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 ST皇台证券部人士对本报表示:“收购未成,双方都存在原因。虽然近几个月不会重提,但通过收购做大做强依然是公司的发展方向。” 实际上,谈判不成,收购失败的事情,在商场上并不鲜见,但厚丰投资的行为却还是透露出几分蹊跷。 在哀鸿遍野的2011年,ST皇台堪称一大牛股,年内最高区间涨幅达到74%。直到11月底,该股依旧非常坚挺,而此时的上证指数已是腰斩复腰斩。然而,进入12月份,ST皇台却几乎是天天跌停,跌幅高达50%。当时市场亦传言四起,有说是操盘方资金链断裂,也有说是定向增发失败,却始终无从证实。 然而,回查彼时公司的成交回报可以发现,整个下跌过程中,机构席位的大笔减持如影随形。12月15日至19日期间,一家机构大手笔卖出1668万元。12月22日至26日期间,两家机构分别卖出181万元、140万元。12月28日至30日期间,更是有四家机构竞相大甩卖,卖出金额分别达到4784万元、3532万元、2114万元、796万元。此时,距离ST皇台见底还有24%的空间。甚至是收购失败公告披露前三天,依然还有两家机构席位共卖出3400万元。 而再推敲ST皇台6日的公告,“自前次股票异常波动公告日(即2012年1月20日)之后,本公司向控股股东上海厚丰投资有限公司提出,要求其于近期将能否与对方最终达成收购协议的情况明确告知公司。本公司于2012年2月1日收盘后再次向上海厚丰投资有限公司询问有关协议条款的协商情况,其告知仍未达成最终协议。为此,公司提交董事会对该事项进行审议。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2012年第一次临时会议决议,终止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 上述信息透露出,虽然股价暴跌、机构竞相出逃,但厚丰投资仍没有松口道出实情,依然是千篇一律的“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关于公司的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操盘手德隆旧部 在ST皇台定增方案出台之后,东兴证券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刘家伟反应最为迅速,立即前往承德山庄集团实地调研,并旗帜鲜明地指出:“假如并购成功,则无疑开创了白酒行业上市公司行业内部跨区域并购、以小吃大的先例,同时也是白酒行业上市公司做大做强过程中继品牌取胜、营销取胜之后的第三条道路——并购取胜。”在连续4篇研报中,刘家伟均给予ST皇台“推荐”评级。 但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公司原拟定的定向增发价格为14.78元/股,而当前股价仅在10元一线,处于严重“破发”状态。以高出40%的价格来增发,认购者刚一买入便面临巨额浮亏,对于他们来说当然不会乐意,因此终止收购亦在情理之中。 回看ST皇台的重整历程,2010年2月9月,北京鼎泰亨通有限公司让出第一大股东之位,上海厚丰投资有限公司以约22113.72万元的价格接手ST皇台19.6%股份,成为新任第一大股东,北京鼎泰亨通持股比例降至0.69%。 据了解,厚丰投资成立于2010年2月2日,上述收购款项中厚丰投资仅仅支付113.72万元,其余部分以其三位自然人股东的借款支付。资料显示,厚丰投资的三名自然人股东分别是卢鸿毅、刘静、赵泾生,其中卢鸿毅居于实际控制人地位。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卢鸿毅在甘肃当地人脉颇深,赵泾生则是德隆系旧部,后曾出任青海庆泰信托总经理,负责融资工作。2006年,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期5年。 据悉,ST皇台控股股东原为皇台商贸,实际控制人是武威市凉州区国有资产管理局,董事长为张景发,公司后被张景发曲线MBO。然而,张氏父子并没有经营好ST皇台,公司业绩连年亏损,因此还“披星戴帽”。 厚丰投资的接手后,ST皇台的情况开始有所起色。据武威当地媒体报道,12月29日,公司举行订货会和新春团拜会,各地商家齐聚皇台,签单3000多万元。2011年皇台酒业在兰州市场上的销售一路看好。另外,新疆、青海、河北、江西、广东、浙江等地市场也得到进一步拓展,尤其是第三个目标市场的浙江市场,也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 按照ST皇台近期披露的业绩预告,预计2011年业绩扭亏为盈,但公司证券部人士亦坦陈,2011年盈利主要是依靠债务重组,实际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还是亏损。 ST皇台表示,三个月内将不再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及其他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但对于一家期望恢复“南有茅台,北有皇台”地位的白酒企业来说,通过跨区域并购实现跨越式或许依然是最为现实的发展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