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熊市当“掮客”大宗交易现套利新机
本报评论员:张勇
张勇 今年1月中旬以来的一波反弹,又引发了大宗交易市场的一次放量,参与大宗交易的买方有些是出于长期投资,而有些则纯粹利用了大宗交易的一些“潜规则”进行套利。“如今参与大宗交易的,十个有九个半都是进行套利的。”一位券商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大宗交易市场上的套利已经形成了一条成熟的利益链条,除了以“大小非”为主的卖方,买方和中介机构都有一些不同的玩法。 总体而言,大宗交易是一个卖方市场,资金方和“掮客”们围绕着这些手上有股票的卖方设计不一样的套现方案,也同时获得自身的利益。 大宗交易暗流 同花顺iFinD分析系统的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沪深两市大宗交易金额和数量都明显增长,2月9日及2月7日的A股大宗交易成交金额都达到2.9亿元,2月8日则高达4.4亿元。实际上,2011年11月以来的大宗交易平台就一直保持了前所未有的高额交易量,这与2011上半年以及2010年之前的情况差别很大。 启动于2002年的沪深两市大宗交易平台,在最初的五年里并未形成气候,2002-2007年的成交金额虽然逐年增长,但都仅在30亿元的规模之内。 2008年4月20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要求“大小非”以及新老划断后新上市公司IPO前的股权,预计未来一个月内公开出售超过总股数1%的存量股,应当通过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转让所持股份。自此,大宗交易平台开始引起市场关注。 数据显示,2011年12月A股大宗交易总体成交金额为108.1亿元,11月高达201.8亿元,而10月份仅有58.9亿元,9月份也只有59.5亿元。 大宗交易平台始终与二级市场交易有所不同。 大宗交易是指在证券交易所进行的证券买卖单笔申报数量或交易金额达到交易所相关规定,并通过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实施的交易。按照规定,大宗交易要求单笔成交数量在50万股(2011年有所修改,组合交易单只个股限制降低至20万股)以上或者金额在300万元(A股)以上,交易在二级市场连续竞价结束后进行集中竞价。 事实上,大宗交易市场之前都较为冷清,而为了让这个平台热闹起来,交易所尽其所能,在交易费用上大做文章,并且组织专场业务让买家能够更加关注大宗交易平台。 2008年6月,上证所联合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上海分公司,对大宗交易费用进行优惠,比例高达90%。“我们自己也做过‘媒婆’,就是为了让大宗交易更活跃一些。”上海证券交易所一位内部人士半开玩笑地说。“不过,估计现在可以不搞优惠了,也不用我们来组织了。”上述上证所内部人士表示,由于目前市场估值已然让不少机构接受,大宗交易从2008年8月份开始逐渐活跃,而目前几乎没有通过专场业务撮合的成交了。 熊市另类玩法 大宗交易市场的体量扩大,也引发了一种另类的套利机会。“我们最近就帮助东北的一家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大非操作了几笔大宗交易,数量大概在60万股左右。”上述券商资管副总介绍说,成交价格是按照均价的93折进行的,买方承担了中介费用。 大宗交易市场“这就像是一个股票的批发市场,成交量大,价格可以打折,交易费用也可以打折,但关键在于需要有人牵线。”海通证券投行部门的一位高级经理介绍说,大宗交易平台具有柜台性质,“在双方成交前,其实都是面对面谈好价格了。” 而根据本报了解,以券商为代表的“掮客”们实际上成为大宗交易平台的主导力量。 一位在券商投行领域资源广泛的私募股权基金负责人就告诉记者,许多投行的朋友会向他们推荐大小非项目,而这位私募基金负责人有些收购的大小非也是从投行推荐的项目中确定的。 实际上,由于可以打折交易,因此套利的机会也产生了。“目前大宗交易撮合成的交易大多是按照当日均价的一定折扣率完成的。”上述股权基金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95折是比较常见的,这就意味着第二天股价跌幅不超过5%的话,都有套利机会。” 当然,实际情况中买方的成本自然不仅仅是5%这么简单,“中间人的好处费一般也是买方给的,这毕竟是一个卖方市场。”上述海通证券人士介绍说,中间人的好处费也是按照成交金额的比例来支付的,最高时可以达到1%。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买卖双方都是在先商谈好之后再上报到交易所,深交所的申报时限是当天上午的11点,而上交所则可以稍晚一些。“目前这种套利模式进行大宗交易的最大前提是找到可以商量的卖家,然后就是资金。”上述券商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介绍说,通常也不需要很多资金,有1000万左右的资金就可以了,因此参与的买方中个人投资者也不少。 这位副总说,“理论上其实有300万资金就可以参与了,不过很多时候卖方对于小额的买单不感兴趣,中间人也需要每次的成交量更大一些,因此千万左右的成交更受卖方和中间人欢迎。” 根据本报记者了解,利用这种方式进行大宗交易套利的资金,每一次交易最大的收益率最多可以达到10%左右,而如果能够将资金效率最大程度的提升,年化的收益率翻番也并不是难事。 不过,这种方式当然也有风险,上述私募股权基金负责人表示,“关键还是看成交的价格,如果能够达到足够低的折扣,那么就能最大限度地控制住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