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广州“造湖”运动
本报评论员:杨兴云

  杨兴云
  当去年9月建成开放的广州市内人工湖——海珠湖的功能因未能达到之前被广泛宣传的预期而备受质疑时,一场声势浩大的“造湖运动”在广州继续展开。
  广州市水务局近期披露,根据规划,广州市今年新修的人工湖共有6个,包括花都湖、云岭湖、金山湖、天河智慧城湖、增城挂绿湖、知识城起步区人工湖等。目前,挂绿湖、金山湖已经基本建成,知识城起步区人工湖、花都湖、云岭湖已开挖建设,而黄埔区的龙头湖正在做前期工作。
  从上世纪50年代的流花湖、荔湾湖、麓湖和东山湖“四大人工湖”到借亚运治水之机建设的白云湖和海珠湖,目前广州市区共有6个人工湖。如果加上列入今年建设计划的6个人工湖以及最近“曝光”的九龙海、龙头湖,广州市人工湖数量在近年内将达到14个。
  屡破纪录的还不只仅只是数量的快速增加,广州目前新建或在建人工湖的面积也呈现不断刷新的趋势。
  在此之前,广州最大人工湖的头衔被荔湾湖保持了50余年,直至去年才被新建成的白云湖取代。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石井镇的白云湖,仅水面面积就达到了1500亩,超过广州市区原有四大人工湖水面面积的总和,是原来广州最大人工湖——荔湾湖水面面积的3.2倍。
  尽管如此,在广州造湖运动的背景下,白云湖“广州最大人工湖”的头衔也朝不保夕,很快就将被面积更大的新建人工湖取代。
  据广州市萝岗区九龙镇党委书记谭均乐介绍,已经开挖、今年底前可以蓄水的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中心区的人工湖——九龙海湖,全部建成后预计面积将超过杭州西湖。
  造湖运动的风潮不但从广州市区蔓延到郊区的白云、黄埔,远郊区的萝岗花都,甚至延及广州市管辖之下更远的属地。在广州市下辖的县级市增城市,其规模庞大的人工湖——挂绿湖继一期1500亩已经完工开园,二期工程正在抓紧建设,据了解,该湖规划总面积接近目前已开放的白云湖面积的5倍,面积远超此前广州四大人工湖面积的总和。
  广州市政府办公厅相关人士表示,上述造湖工程是继1958年广州动员全市人民义务劳动修建流花湖、荔湾湖、麓湖和东山湖四大人工湖、大规模改造水环境以来,广州又一次大规模的“治水新政”。
  尴尬的海珠湖
  由于被广东省省长朱小丹称之为生态建设典范的海珠湖,由于未能达到官方之前高调宣称活水净水以及蓄水的综合功能,时下广州正在进行的造湖运动受到了市民和舆论的广泛质疑。
  与海珠湖鲜花盛开空气清新的怡人景观相对映,近旁有广州“绿肺”之称的万亩果园,却因为海珠湖的建设,处于一个生死存亡的时刻。
  望着眼前被散发出阵阵浓烈腥臭气味的污水浸泡着的果树,58岁的林伯似乎坚定了决心,他说,等到把今年的果子采摘之后,准备把剩下的果树全部砍掉,改种蔬菜。实际上,在此之前,林伯已经将原来成片的龙眼林砍掉大概1/4,改种蔬菜。
  林伯表示,他的这片果林与新建成的海珠湖相邻,属于被称作广州“绿肺”的万亩果园的一部分。几年前,由于空气污染、病虫害、果树老化,还有房地产开发、修路等等因素,尤其是水污染的不断恶化,果林的生存一度受到威胁。后来,亚运会之前,省里汪洋书记和广州张广宁书记提出,要保护好万亩果园,并打造成媲美杭州西溪的湿地。广州市有关部门提出建设海珠湖方案解决相关问题。
  林伯说,按照官方的宣传,海珠湖在水环境改善方面有三个作用:一是解决城市防洪排涝的问题;二是通过开挖湖区,连通整个海珠区内水网,使几大河涌与雨洪调蓄区相连,共同发挥调蓄作用;三是调水补水。
  林伯表示,然而,实际情况确是,一方面,在海珠湖建设过程中万亩果园的大量水域被填埋,原有水网被阻断;另一方面,海珠湖与周边万亩果园的河涌间新建了数十个水闸,由于担心污水进入新建的海珠湖影响景观,长时间不开启,使本来已严重污染的河涌水排泄不畅或成断头涌、浸死果树,给万亩果园带来毁灭性影响。“水体污染情况比原来更厉害,原来的水质介于四五类之间,现在则是全部都是劣五类,加上现在新建了大量的水闸长时间不开启,很多果树都被污水将根浸泡腐烂,无法存活,不得不砍树。”林伯说。
  事实上,林伯的想法正在被更多的果农仿效,目睹大片黄皮、杨桃、龙眼、荔枝以及木瓜、莲雾等岭南果林的消逝,很多村民开始为今后的生计担忧。
  据了解,林伯所在的广州市海珠区土华村现有人口将近7000人,人均耕地面积最多只有0.4亩,原来很多村民靠种植水果谋生,但随着环境污染,尤其是水体污染的加剧,收入持续下降。
  面对市民和舆论的质疑以及万亩果园因海珠湖建设而加剧的环境问题,此前一直不遗余力宣传海珠湖多重功效的广州市海珠区分管水利及海珠湖建设的副区长刘捷表示,劣5类水肯定有,希望市民看到相关问题的慢慢改善。
  资金隐忧
  一位不愿具名的广东省政府参事告诉记者,在亚运会之前的治水过程中广州市就投入上千亿资金,债务负担已经不轻,大规模的造湖运动势必进一步加重政府融资的负担。
  以花都湖为例,总体规划方案显示,总投资额为10.05亿元,其中,投资水利资金4.51亿元、征地资金1.51亿元、截污工程1.43亿元、市政与园林工程1.6亿元、青苗补偿0.8亿元、迁移坟墓0.2亿元。
  除此之外,人工湖在建成之后,尚需大笔的维护费用,“海珠湖如果持续维持作为景观水体,就需保持在三类水质以上,每年的维护费用大概要上千万元。这方面肯定会成为很多人工湖的后续负担,或者直接可以说是隐忧。”这位参事说。“以区政府的财力来看,不可能有如此大的资金投入。”上述人士表示,于是只好向市级财政伸手,这方面最便捷最可靠的就是争取专项建设资金和重点建设资金。“今年财政收入由于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很可能增幅放缓,上述渠道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事实也正是如此。最新公布的广州市经济数据表明,2012年一季度,广州全市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5.96亿元,比上年同期回落6.7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同比下降4.4%,税收收入比重比上年同期下降6.66个百分点。主体税种中仅增值税实现同比增长2.6%,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同比分别下降4.6%和5.5%。
  造湖背后
  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彭澎也认为,目前广州造湖热的背景主要是,感受到广州亚运会前夕建设人工湖对城市形象提升有明显的作用,希望通过经营城市,美化环境,以此带动土地价值,又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周边的房价。
  上述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政府参事也表示,政府一直有欲通过造湖运动提升土地出让价格的想法,这从刚刚公布的广州市2012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就可以做出相关解读。
  他提醒记者注意,“广州市统计局在分析广州今年一季度经济状况的时候认为,在主要经济指标与年度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唯独房地产大幅增长,数据显示,广州市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204.64亿元,同比增长23.0%,增幅较上年同期(12.9%)提高10.1个百分点。”
  事实上,相关政府部门对造湖之后景观环境改善而出现的房价上涨一直有所期冀。萝岗区九龙镇党委书记谭均乐就曾公开表示,九龙海湖建好后,两岸房价预计能够达到每平方米1.5万至2万元。而目前,即便萝岗城区中心价格最高的楼盘也不会超过每平方米1.5万元。
  此前,无论是增城的挂绿湖、花都的花都湖还是广州的白云湖,政府有关部门在酝酿及规划之初就已经预见了其对城市开发的带动价值,以白云湖为例,广州在此之前就已经规划了白云湖新城,同时还参考2010年广州地区土地出让价格水平,预计白云湖周边的土地出让收益可接近300亿元。而对于挂绿湖,增城市也为其量身打造了40平方公里新城区建设规划。
  除此之外,一位广东省政协常委认为,在弱化GDP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背景下,造湖运动在某种意义上正在成为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彰显政绩和凸显亲民形象的标识物。
  上述分析人士表示,在一个城市打造一个人工湖,既体现城市建设的新发展,又可以在政绩方面成为市民的口碑,同时还为房地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升值空间。
  他表示,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广州目前的造湖运动,几乎都是速战速决,一个项目从酝酿到开工建成,前后不过一两年,甚至更短。
  事实上,在今年广州两会期间,海珠区有关领导在谈到海珠湖的建设时,除了强调“无人上访”之外,还特别提到曾预计耗时五年的海珠湖工程,仅用两年时间就已经完成。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广州“造湖”运动
  本文所版面
【第 14 版: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