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天籁库存彻底为零,所有级别、所有颜色一台不剩。持续三年的天籁战略性突破,至此可谓完美收官。”这是2011年12月31日晚上,东风日产市场销售总部副总部长杨嵩,写在全年销售战报里,令所有东风日产人为之热血沸腾的一段话。
这意味着,2008年6月上市的新天籁,不仅打破了中高级车市场罕有低迷车型成功翻身的“魔咒”,更实现了销量与品牌的“惊天大逆转”。
对此,杨嵩表示,“天籁的产品实力和品质有目共睹。但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离不开东风日产为天籁量身定做的‘凸透镜’营销模式,四年来,我们始终将天籁当做一款新车来卖。正是产品魅力与营销手段的结合,成就了中高级车市场上的‘天籁奇迹’。”
销量品牌双提升
中高级车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款成功的中高级车对于汽车企业的贡献不仅在于销量数字,还体现在品牌形象的塑造。正因为此,中高级车市场可谓各企业争抢的“香馍馍”。
尽管众多汽车企业想要在此市场分一杯羹,但消费者对中高级车品牌的要求却越来越高,而“马太效应”在此区隔却表现得也更为明显——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在这样的背景下,中高级车市场罕有低迷车型成功翻身的典型,直到新天籁的上市。
2008年6月,新天籁正式上市,上市首月其销量就超过8000台,刷新了我国中高级车新车上市首月销量纪录。上市当年,新天籁就以54%的增长率完成了既定目标。此后,新天籁的销量走出了一条非常好看的上升线条:从2009年年销量10.9万辆,到2010年的14万辆,再到2011年的15.6万辆。四年的时间,天籁以年均42%的增幅,实现了销量的持续飞跃。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在库存“压力山大”的汽车市场,新天籁却实现了彻底的“零库存”——不仅厂家库存归零,全国各专营店库存也归零,堪称行业“奇迹”。
而在区域市场,东风日产针对新天籁所启动的“1+1哥德巴赫猜想”,经过四年的深耕细作,也结出越来越多的“果实”。“1+1哥德巴赫猜想”,是指东风日产全车系市场占有率、新天籁市场占有率同时在当地名列第一。
2009年启动当年,东风日产在13个城市22次实现“1+1”;2010年,东风日产更上层楼,在47个城市共86次实现了“1+1”;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东风日产在83个城市共196次实现“1+1”,其中10个城市更实现了“1+1+1”,即“全车系市占率第一+天籁市占率第一+SUV市占率第一”。
在全国销量与区域业绩不断提升之外,新天籁也受到了市场和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其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凭借超越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实力,新天籁连续获得“最受消费者喜爱的汽车”“消费者最喜爱的中高级车”等奖项;而凭借领先同侪的品质,新天籁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获得J.D. Power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VDS)高端高档中型车市场冠军。
“平心而论,天籁上市时,我们要面对多方面的压力,但最终的结果是我们的目标达成了。”杨嵩表示,“在四年的时间里,我们将一款之前并不被消费者所熟知的车型带到现在的高度,离不开‘凸透镜’营销模式的功劳。四年来,我们将‘凸透镜’模式当做指导思想,持之以恒地‘聚焦’,最终才有了今天的‘天籁奇迹’。”杨嵩表示。
天籁的“凸透镜”营销模式
在东风日产内部,杨嵩和其营销团队的人员将新天籁的成功归纳为“凸透镜”营销模式。
“这是一个朴素的真理,那就是我们小时候学的‘凸透镜’道理。通常情况下,太阳光不可能点燃一张纸,但如果通过凸透镜将阳光聚之一点,持之以恒,就可以产生火花。你知道,火花一旦点燃,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当谈及新天籁的成功之道时,杨嵩表示。
正是在“凸透镜”营销模式的指导下,东风日产从传播、整合、销售、实践和执行等层面进行“聚焦”,从而为新天籁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聚焦”体系里的每一环,正如新天籁发动机里的齿轮一般,在四年里日复一日,最终把新天籁带向一个又一个新高度。
自2008年6月上市以来,东风日产便打破常规,将“舒适”当作新天籁的差异化形象和核心优势,并持续形成中高级车“舒适之王”的传播口碑:2008年,新天籁的传播聚焦于“天籁奏响舒适新乐章”;2009年是“创领舒适科技50年”;2010年是“中高级车舒适新坐标”;2011年则是“御领舒适,从未适可而止”。四年来,新天籁的营销核心始终围绕“舒适”展开。凭借着准确而执着的营销,使得新天籁在消费者心中拥有了“天籁就是舒适”的印象。
找准新天籁的“舒适”定位之后,东风日产为保证新天籁的所有资源能够得到最大效力的发挥,在内部整合各部门资源,专门成立了一个跨职能团队——天籁CFT。天籁CFT能够从效率、质量、深化度、精细度4方面提升新天籁营销的策划力和执行力。之后,为能更深度地整合内部资源,2011年1月,东风日产又推出针对新天籁的TAP机制——不仅横向整合了总部各部门的资源,纵向也梳理了垂直管理的关系,从而把所有资源集中在一起,彻底把各部门全部打通,获得了更快的市场反应能力。
一款车型的成功,有力的证明便是销量跟市占率的提升。在聚焦传播和整合之后,东风日产逐渐收获成熟的“果实”。自2009年东风日产启动“1+1哥德巴赫猜想”以来,经过不懈的努力,无论是上牌量还是细分市场占有率,新天籁都在重点城市超越了各个强劲的对手。在深耕区域的带动下,新天籁的销量也持续攀升,最终在2011年实现了中高级车市场上的“零库存”奇迹。
找准产品定位、制定合理有效的策略之外,团队的执行力同样重要。四年来,东风日产始终聚焦实践、聚焦执行,先后成立天籁图书馆、实施天籁全景图、展开“1+8”行动计划、“SSS战略”等,不断提升团队的学习能力,贯彻最有效的执行力,最终为新天籁的成功夯实了基础、创造了契机。
杨嵩经常用前通用电气总裁杰克·韦尔奇的一个故事来提醒和勉励东风日产的所有员工:杰克·韦尔奇在中国做演讲的时候,下面有个中国企业家听完了提问说,“你讲的道理我都明白,没什么了不起的嘛”,杰克·韦尔奇回答说,“你只是知道了,但我做得比你更彻底”。
在杨嵩看来,东风日产就像是杰克·韦尔奇话里的企业,比其他厂家执行得更彻底。四年来,没有一个企业像东风日产一样,每一天都把新天籁当作一款新车来认真对待,无论市场好坏,东风日产都在持续地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体系,把新天籁作为最重要的车型去开拓市场。
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在总结其成功经验时说,“魔鬼在细节”。的确,在很大程度上,细节决定了所创造的东西是“魔鬼”还是“天使”。正是凭借锲而不舍地贯彻执行“凸透镜”营销策略,再加上东风日产团队的注重细节、严格执行,才最终有了新天籁的“惊天大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