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定调 恒顺醋业做大战略提速
本报评论员:彭友
彭友 6月份以来,上证综指持续走低,调味品行业中的“老股票”恒顺醋业(600305.SH)股价却逆势而起,6月初至7月27日期间涨幅近30%,而同期上证综指下跌10%。 本报了解到,该股股价强势的背后,是恒顺醋业所在地镇江市的国资委定调,要加快引进战略投资者及非主业资产剥离。 拓宽融资渠道 自2001年上市以来,恒顺醋业的表现一直不温不火,上市当日股价收盘于16元多,目前股价接近16元。但是这一轮强劲的走势似乎表明,其已经不再甘心于此了。 本报获得的一份内部材料显示,5月31日,镇江市委书记张敬华赴恒顺集团现场办公,强调要积极稳妥地推进经营战略的调整,集中力量做强做大调味品主业,在注重运营效益和投资回报率的前提下,逐步清理和收缩投资领域,立足食品领域推进同心多元发展,大力提高主营业务在集团销售中的贡献份额。 张敬华还指出,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一方面加大资本市场再融资力度,另一方面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为企业做强做大强化资金支撑。 今年6月,镇江国资委拿出的方案明确:在全面掌握恒顺集团对外投资情况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程序对其实施分类清理,其中,空壳企业限期注销完毕,低于平均盈利水平的企业及时退出,效益情况较好、盈利水平较高的暂时保留,近期形成方案提交市领导研究。加快推进恒顺集团战略合作伙伴引进及股份公司股票增发工作,广泛与华泰证券等券商进行对接洽谈,研究制定房地产公司剥离方案。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本报,目前,恒顺已经在研究五大课题,包括如何进一步深化恒顺营销体制改革、如何进一步优化恒顺投资结构、如何切实做好恒顺开源节流工作、如何发挥恒顺上市公司融资平台作用、如何更好地引进战略合作等。 该人士透露:“上市十多年来,恒顺醋业从未在二级市场进行再融资,也没有其他资本运作。该股总股本仅1.27亿股,总市值才20多亿元,十分袖珍。同为调味品行业的玉米油龙头西王食品,味精龙头梅花集团,股价、市值都比恒顺强劲得多。从镇江政府方面近期的一系列表态来看,他们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正打算加紧在资本市场展开动作。” 招商证券销售部一位人士则对本报表示,恒顺醋业作为历史悠久的国内食醋类调味品龙头,其实有着很强的议价能力,但此前公司并未将这一优势发挥出来,而是醉心于多元化,使得主业增长缓慢。如果能够集中精力做好主业,在资本市场形成强大影响力并不是不可能。 本报联系公司一位高管,其没有否认公司发展战略即将改变的说法,但以正在开会为由婉拒了进一步采访。 新人新政 本报了解到,恒顺醋业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酱醋生产企业,历史可追溯至清道光年间,目前旗下主要经营着“恒顺”、“金山”和“北固山”等品牌,市场占有率达12%,在东部沿海处于龙头地位。去年,山西陈醋自曝添加防腐剂,使得恒顺醋业得以在北方市场抢占了一定份额。 然而,即使守着这么一份历史悠久的宝藏,恒顺醋业的业绩却一直乏善可陈,与贵州茅台、片仔癀等品牌影响力、市值都相去甚远。2009-2011年,公司净利润分别是3124.45万元、3184.15万元、1007.99万元,今年一季度仅有456.63万元。 正因上述尴尬业绩的存在,使得镇江当地主管部门对恒顺醋业密集出招,寄望于带来质的变化。 本报了解到,此事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是,恒顺醋业及其大股东恒顺集团的董事长即将变更,新人或将带来新做法。 6月28日,恒顺醋业公告称,2012年6月26日接大股东江苏恒顺集团有限公司通知:本公司董事长叶有伟不再担任江苏恒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职务。尹名年任江苏恒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此前,尹名年担任镇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自2001年恒顺醋业上市起,叶有伟便一直担任该公司董事长,直至此次年满60周岁离职。此间,公司大举进军房地产业,导致资产总额只有33亿元,但是负债总额却高达28亿元。201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8 亿元,同比减少11.41%。2011 年公司调味品主业增长较快,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99 亿元,同比增长21.09%。房地产业务受到宏观经济环境以及政策调控影响大幅下滑,在2011 年确认房地产业务收入1.75 亿元,同比下降53.38%。公司主业酱醋调味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和提价,全年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1.2 个百分点;但房地产业务毛利率大幅下滑9.5 个百分点。 此前,公司所坚持的发展策略是“加大主业投入、优化辅业投资”。不料受到房地产业务拖累,且期间费用率大幅增加侵蚀利润空间,2011 年净利润同比显著下降。这一次,镇江国资方面明确提出“研究制定房地产公司剥离方案”,意味着对此前策略的拨乱反正。 长江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周密在一份研究报告中也隐晦地提出:“公司坚持回归主业重点发展酱醋调味品业务。2011年公司销售人员数目和销售费用增加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实际上,由于多元化导致业绩不佳,近来少有分析师关注恒顺醋业。记者查询发现,今年以来,只有长江证券和国联证券两家机构对该公司出具了研究报告,给予的评级分别是“谨慎推荐”和“观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