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杨方
在众多的影视剧、小说,甚至一些历史专业学者的论著中,经常提到唐、宋、明等朝代的人物写“奏折”给皇帝,其实这完全是不可能的,因为奏折产生于清朝康熙年间,是清朝特有的文书。
清初沿袭明朝制度,中央政府日常的行政性事务由内阁承担,主要任务是协助皇帝处理题本(明清两朝呈送皇帝的正式公文),内阁接到题本后,首先要“票拟”,即为皇帝代拟、起草处理意见,夹入本题本中送批本处;次日晨送内奏事处,呈送皇帝阅览。皇帝阅览题本并核定票签,或照原签所拟,或于原签内朱笔改定,或命令改签,再发下内奏事处。内奏事处将皇帝批下的朱签(批示意见)送内阁批本处,接到发下朱签后,由中书分满、汉文分别批写在原题本满、汉文部分的页面上,批写用红笔,故称“批红”,批红的题本又称为“红本”,送收发红本处;每日六科派值日给事中一人,赴收发红本处领出红本,抄送各相关衙门查照办理,至此整个题本处理流程方告结束。由于清初重要军国、机密大事皆由八旗亲贵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因此清代的内阁权力已经大大缩小。
由于呈送皇帝题本的过程复杂,在到达皇帝案头前已经有多人预先知道其内容,因此臣下不敢大胆直书,皇帝难以了解事情真相。有鉴于此,康熙帝特地指定一些亲信大臣可以直接给他本人送汇报,内容只有他本人与汇报者知道,因报告写于请安折内,又称为“奏折”。奏折由臣下直接递送皇帝本人,康熙帝承诺保密,并将原奏折发还本人保管,因此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实质就是秘密报告。简而言之,题本的程序是先上传至服务器(内阁),然后皇帝下载处理后再上传至服务器,然后相关官员下载执行;而奏折则是点到点的短信,除了发送者(官员)与接收者(皇帝)外,无人知悉其中内容,保密性更强。如康熙帝所言:“凡奏事者,皆有朕手书证据在彼处,不在朕所也。尔等果能凡事据实密陈,则大贪大奸之辈,不知谁人所奏,自知畏惧;或有宵小诳主,窃卖恩威者,亦自此顾忌收敛矣”。点对点单线联系的秘密报告可以互相牵制、揭发,臣下难以隐瞒真相,这是题本无法达到的效果,因此被雍正帝继承、发扬光大。
清初的最高决策机构是议政王大臣会议,成员均是八旗亲贵。雍正七年,因与准噶尔汗国的战争,雍正帝下令“两路军机,朕筹算者久矣。其军需一应事宜,交与怡亲王、大学士张廷玉、蒋廷锡密为办理”,由此三人组成了军需房,次年改称军机处。开始军机处只是一个处理紧急军国事务的临时机构,办公地点是一临时搭建的木板房,先后设置于乾清门内外,后移到隆宗门外,并改建成瓦房,靠近皇帝的寝宫养心殿,是一个典型的内朝机构。
军机处设立后,皇帝可以自由选择亲信大臣充当军机大臣。军机大臣无专职,亦无定员,只是临时的职务,协助皇帝处理一切军国大事;领班军机大臣每天都需要值班,以备皇帝随时召见(乾隆年间改为全体召见),主要职责是与皇帝共同商议政务,承皇帝旨意起草上谕,并负责密封廷寄(皇帝命令)给各地官员;决策权只由皇帝一人掌握,军机大臣只有建议权,因此他们只是皇帝的机要秘书,军机处也只是皇帝的机要秘书处。从此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逐渐失去了重要性,内阁只能处理一般例行的行政事务,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他通过军机处这个机要秘书班子处理一切重要的军国政务,达到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状态:“惟以一人治天下”。
与军机处相配合,雍正帝更进一步完善了奏折制度,他刚即位就将上奏密折的范围扩大到了所有的总督、巡抚,后来又扩大到了布政使、提督、总兵等一级官员,成为正式的制度,并特批一些中低级官员也有此权力。奏折由官员秘密上奏皇帝本人,皇帝则在奏折上用朱笔亲笔批示,称为“朱批谕旨”,经朱批后的奏折称为“朱批奏折”,此时奏折已经完全取代了原来的题本,成为官员向皇帝汇报政务的最重要文书;朱批谕旨也成为官员决策、行政的重要依据。从此朱批奏折与廷寄谕旨成为清朝行政的两种最重要的公文,它们全由皇帝一人批答,或口述由军机大臣拟写,因此在体制上确保皇帝的乾纲独断。此时议政王大臣会议虽然还存在,但已逐渐沦为摆设,最终被乾隆帝废除,八旗共治的最后一丝遗迹也不存在了。任何个人和机构组织都倾向于扩大自身的权力,清朝皇帝一直遵循这个思路,最终雍正帝通过建立“军机处—奏折体制”得以完成。军机处—奏折体制将一切权力全部集中于皇帝手中,要求皇帝必须极为勤政,每天必须不间断地处理各地奏折,否则国家军政要务就得停摆,这是彻底的人治,皇帝一人的绝对独裁,因此对皇帝本人的能力与责任心要求极高,而相应大臣们也就丧失了主动积极性。
康熙帝宣称一生“亲握乾纲,一切政务,不徇偏私,不谋群小,事无久稽,悉由独断”。人数很少的八旗才是清朝的统治集团,军政大权均掌握在旗人手中,核心又是八旗满洲。皇帝是八旗共主,旗人是他的奴才,因此可以令行禁止,行政效率很高,组织性、向心力强,而汉族士大夫集团在政治上已经完全边缘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皇帝的一人独裁,即所谓的“乾纲独断”,即使最高的决策机构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决定也能被皇帝一票否决,更何况只有秘书班子功能的内阁与军机处?不同于以往,清朝实行皇帝独裁的乾纲独断体制,而奏折制度是实现这一体制的重要一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点对点的奏折也不可能出现于其他朝代。由于清朝的文艺作品太过流行,出现了不求甚解的张冠李戴现象,但一些专业学者也犯这样的错误让人遗憾,因为奏折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官方文书名称,它更是传统中国由皇帝与官僚共治转向皇帝一人独裁统治的见证。
(作者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