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奔跑的秘密
本报评论员:杜远
杜远 7月28日,央企神华集团重庆万州港电一体化项目正式开工,这一巨型煤电项目包括6×100万千瓦发电场及千万吨级储煤基地,这也是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后重庆“稳增长”的最新动作。 仅就横向比较而言,2012年上半年重庆经济数据仍显抢眼。截至8月1日,全国已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了2012年上半年GDP增速,重庆增速达14%,仅排在天津(14.1%)之后;但翻看去年数据,重庆2011年上半年增速达16.5%,在同期增速骤然下滑2.5个百分点的情势下,“稳增长”对于重庆的主政者而言显然不是官样文章。 而成渝经济区的另一个支点成都上半年GDP增长13.3%,增速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首,但相比2011年同期15.1%的增速,成都也面临增速放缓的处境,为此该市提出了以“产业倍增”为突破口的稳增长战略。 如何既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又实现“调结构”的目标,是成渝经济区面临的重要问题。 电子产业补位 数据显示,上半年重庆生产计算机2050万余台,同比增长150.5%,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6.9%,拉动工业增长7.1个百分点。重庆市统计局副局长黄可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冲抵了当地其他传统产业生产欠佳的不利影响。 最近三四年时间,以笔记本电脑为主的重庆IT产业经历了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惠普、宏碁、华硕三大品牌厂商,富士康、广达、英业达等六大代工商以及500家上游零部件厂商相继在重庆布局。重庆的产业俨然从“傻大黑粗”变得轻盈和时尚起来。 2012年上半年,当重庆房地产、汽车等行业显现疲软状态时,以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IT产业适时补位。 在重庆传统产业产销下降的同时,电子产业成为增长的第一动力,今年1-5月,该市通信电子行业产值同比增长2.2倍,其净增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净增量的45.5%,重庆这个传统上以汽摩、装备制造为主的城市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转变,电子产业从几乎为0上升到目前的15%左右,而汽车产业则由40%的高点调整至现在的19%左右。 据上述报告测算,如果没有电子产业的爆发性增长,今年上半年重庆规模以上工业只能维持10%左右的增长,而不是超过20%。 信息电子产业俨然向着重庆第一支柱产业的目标迈进,该市不少区县也纷纷“改换门庭”,规划着自己新的发展方向:曾经依托重庆钢铁集团,有着“钢城”之称的大渡口区在其“十二五”规划中将电子信息产业列入支柱产业;而在以“西部鞋都”闻名的璧山县,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 在电子产业发展上,成都与重庆有着相似的结构。近年来,随着英特尔、戴尔、联想、德州仪器、富士康、仁宝、纬创等一大批IT巨头在成都聚集,当地有媒体甚至宣称“中国IT第四极”大局已定。 成都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受富士康等企业的带动,上半年该市电子信息产业保持高位增长态势,增长41.7%,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1.6%,拉动工业增长7.1个百分点,成都多年的“产业抱负”进入收获期。 招央企活民营促内需 二三月份的一系列事件和人事变动,对重庆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使重庆经济反周期地在3月探底,在经历一段时间的稳定和调整后,4月开始回升。 今年7月中旬,重庆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前夕,重庆市长黄奇帆在分析该市上半年经济形势时说,“在今年的特殊背景下,重庆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黄奇帆在会议上表示,在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欧债危机持续蔓延,给整个中国经济带来压力的大背影下,重庆经济发展也受波及。此外,王立军事件、尼尔伍德死亡案件、薄熙来同志严重违纪问题的发生也让重庆招商引资受影响。“要签的项目不签了,观望;要开工的项目放缓了;已经开工的项目要增加订单的,把订单减少了;各委办局区县,也会一时有点蒙。”人事变动后,重庆也痛失三星总投资约400亿美元的内存芯片项目。3月底,本来为重庆志在必得的三星芯片项目宣布落户西安,但进入4月后,惠普打印机项目落户重庆,止住了外商观望的势头。 今年以来,重庆一直受到外界高度关注,稳定外商投资、引入央企3500亿投资、高调“挺私”这一系列举动也为外界所熟悉,但在上述施政措施之外,重庆推出的促内需、兴实体的政策却相对较少地被注意。 面对上半年楼市、车市疲软的状况,重庆相继推出刺激消费的地方政策。5月底,重庆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将贷款首付由 30%降低到20%,还大幅度提高了公积金的可贷款额度,单人贷款限额由20万提高到40万元,家庭可贷限额则提高到80万元。 6月初,重庆启动新一轮的“家电以旧换新”和“汽车下乡”政策,对符合相关标准的本地产家电和汽车给予最高6%的补贴。重庆市商委预计,上述两项政策今年将拉动家电消费26亿元,汽车消费近30亿元。 固定投资惯性 2012年上半年重庆经济的运行中,投资仍然占据重要位置,且重庆下半年的“稳增长”战略中,依然保持着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的惯性。 根据重庆市发改委的统计,上半年该市完成投资3735亿元,增长23.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013亿元,增长33.2%。在巴斯夫重庆MDI一体化项目、笔记本电脑和汽车等重点项目的支撑下,工业投资完成1236亿元,增长26.7%。 政策制定者还是寄望于以投资“稳增长”。在重庆上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中,以“铁公机”为代表的基础设施还是投资榜单上的重要内容,包括重庆江北机场三跑道、重庆巫山和武隆民用运输机场、长江重庆果园港、遂渝铁路二线。此外,包括渝黔、渝万铁路等交通项目,贵阳至重庆成品油管线段也已进入当地决策者的投资榜单,其中已获批的重点项目下半年投资就在170亿元左右。 而成都的“稳增长”战略也有着类似的思路,其投资计划包括城市道路网线、轨道交通,成兰铁路、高新区办公楼宇、专业园区等项目,成都还提出该市龙泉国际汽车城将推动整车制造规模“倍增发展”。 重庆一位市级部门官员认为,在目前的形势下,依靠固定资产投资的惯性推动增长仍不失为有效的手段,但是调整结构、产业升级换代的压力也不容忽视,“前段时间阿迪达斯不是决定撤走在中国所有的工厂吗?如果我们只是装配电脑,那些工厂用不了太长时间也会搬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