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向乌兰巴托进发
本报评论员:宋馥李 张宏

  宋馥李 张宏
  赶着200多只羊,莫日根和巴图沿着图拉河谷,缓慢地溯河而上。
  莫日根跟在羊群后面,不时“吆——吆——”地啸叫两声,并挥一下长鞭,让有散开迹象的羊群聚拢在一起,保持队形。巴图则好像事不关己,远远跟在后面,翻看着手机。
  离乌兰巴托,大概还有50里的距离。莫日根抬头望了望,那山脊上零散地分布着几个蒙古包,乌兰巴托已经并不遥远了。
  7月27日的傍晚,记者在乌兰巴托市郊外,发现了这兄弟俩:哥哥莫日根,弟弟巴图。他们长途跋涉的终点,是要把羊群赶到乌兰巴托,并从此在乌兰巴托定居下来。
  到城里去
  莫日根24岁,但已是一个3岁孩子的父亲了。在苏赫巴托省的土木朝格图苏木,莫日根一家本来生活得平静而恬淡。
  弟弟巴图19岁,但他两年前就到乌兰巴托打工,如今在一家中国人开的酒店里打工。这次浩浩荡荡地举家迁徙就是弟弟的主意。自从巴图到乌兰巴托后,他就觉得自己开了眼界,再也不愿意回到家乡了。
  几经筹备,莫日根的父亲、妻子和孩子,坐上朋友的汽车,先期来到乌兰巴托东郊的一块斜坡上,扎下了蒙古包。而庞大的羊群难以运输,只好赶着,一点点向乌兰巴托进发。赶羊的任务,就落到了兄弟俩身上。
  其实,莫日根对城市的生活,并不那么向往,但他要为孩子考虑,莫日根文化程度不高,能写很少的蒙文,但他希望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
  对于未来的生活,莫日根的担心远超过弟弟,到乌兰巴托后,他们得先把羊群卖掉,可以暂时满足一段时间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必须找到工作。莫日根惴惴不安,可巴图却并没有那么担心,他甚至对哥哥说,工作的事情,他可以找到的。
  实际上,近几年,蒙古越来越多的牧民,就是这样赶着羊群,向城市聚拢,加速着蒙古那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城市的扩容。但在城市的边缘,还有一个由蒙古包构成的缓冲带。
  乌兰巴托位于群山环抱之中,图拉河穿城而过。城市周边的山坡上,密密麻麻点缀着蒙古包,远远望去,宛如镶嵌在绿色锦缎上的白色银盘。盆地里楼宇和山坡上的蒙古包相得益彰,构成了乌兰巴托的城市画卷。
  蒙古国的法律规定,任何蒙古人,都可以自由迁徙,在城市周边,只要向所在地政府申请,就可以免费得到一块0.7公顷的土地,用来扎下蒙古包,容纳羊群。所以,涌向乌兰巴托的蒙古牧民们,丝毫不担心在首都没有容身之地。他们一路赶着羊群,向首都靠拢,在首都周围的山坡上,定居下来。
  当然,这里没有户籍的限制,没有城乡差别,如果你自己有身份认同感,好吧,你已经是乌兰巴托市民了。不过,从环绕城区的蒙古包,到真正居住到城市里,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像莫日根和巴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年轻一代
  蒙古的年轻一代,越来越试图摆脱传统的游牧生活,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趋势。
  蒙古国的人口,平均年龄只有35岁,这是一个年轻的国度。
  来自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的畜草专家康连和,是南南合作项目援助蒙古的专家。他告诉记者,随着电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蒙古人,逐渐认知了现代社会,蒙古的年轻一代,同样渴望享受现代文明,渴望接触外面的世界。所以,来到城市是唯一的选择。
  可是,乌兰巴托的房子,房租非常昂贵,30平米左右的一个屋子,月租金要300到400美元。对于大多数刚来到城市的牧民,像莫日根和巴图这样的新市民,买房子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所以,很多人的选择,都是在首都周边,扎下一个蒙古包。
  蒙古的贫富差距日渐拉大,两极分化很明显。
  年轻一代蒙古人,显然更向往住在楼房里,有便捷的生活设施,能看电视,能享受互联网的乐趣。一些勤劳的蒙古人,在飞速的城市化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在各个国家的公司里打工,逐渐适应城市生活,成为蒙古的中产阶层。
  如今,乌兰巴托120万人口中,有大约一半的人口住在棚户区。但另外一些人,则被城市边缘化,他们来到了城市,却并不适应城市的生活节奏,常常为生计而发愁。
  实际上,乌兰巴托的夜幕下,很多醉汉,就是那些难以融入城市生活的人。乌兰巴托的冬天很冷,温度最低能达到零下25摄氏度,因而冬季对于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来说,是一个相当难熬的季节,他们不得不深入地下,靠暖气管道躲避寒冬。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蒙古国国土的荒漠化非常严重,很多草场的载畜量逐年上升,已经越来越不适宜游牧生活,由于无草可牧,有些牧民被迫进入城市。
  城市病突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乌兰巴托的房地产业风生水起。
  首都乌兰巴托在建设之初,由苏联老大哥操刀,城市设计只能容纳三四十万人口,但现在人口已经迅速膨胀到了120万人口,整个乌兰巴托显得拥挤不堪。
  不过,急剧膨胀的乌兰巴托,显然没有把城市规划做好。
  越到城市边缘,越能感觉到城市建设的无序。蒙古大业创业房地产公司董事长赵巨荣说,这里很多项目,是边建设边规划,甚至是先建设后规划。赵巨荣还记得,1993年初到乌兰巴托时,感觉街道很宽,都是前苏联城市规划专家设计的,现在街道已经被占得很窄了。
  人口增加必然带来一系列城市病。乌兰巴托的人口规模,相比中国的大多数城市并不大,但问题却很突出。
  在这里,对于普通的乌兰巴托市民来说,30平米左右的小户型是主流的户型。一个客厅加一个卫生间,就跟国内宾馆的标间一样。从这里能窥见这个民族固有的风俗:不大的一块地方,既可以会客,也可以吃饭,当然也用来睡觉,就像蒙古包一样。
  因为蒙古对汽车进口没有关税,汽车相对便宜。蒙古的中产阶级家庭,平均每一户都有两辆车。车辆密度大,而道路日渐狭窄,乌兰巴托的交通状况,只能用糟糕来形容。而且同车道上,竟然同时跑着“左开”和“右开”(方向盘在车辆的右侧)的车辆。
  红绿灯和相应的交通标线,是按照“左开”的模式来设置的。当然,除了乌兰巴托的核心区,设置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并不是很多。乌兰巴托城市规模并不大,堵车却很严重。
  除了交通,还有环境问题。围绕在城市周边的蒙古包,是城市最大的污染源。乌兰巴托还没有什么工业,谈不上工业污染。但在漫长的冬季,取暖烧煤的污染是个大问题。大多数居民,仍然燃烧木材和原煤来取暖,而住在山坡地带上的牧民们,则更常用干透的牛粪做燃料。所以,每到冬季,乌兰巴托的城市上空,就飘散着浓重的煤烟味道。
  循着缓慢的节奏,越来越多的牧民,终将成为市民,这个过程,或许要用一代人的时间来完成。
  蒙古这个世代游牧的民族,近十年来渐渐向首都和其他城市集中,这个马背民族,正经历着巨大的历史嬗变。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向乌兰巴托进发
  本文所版面
【第 13 版:淘金蒙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