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这不是一场价格战
本报评论员:张邦松

  张邦松
  对于消费者而言,电商大战最大的意义在于带来实惠的价格,虽然事实证明,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但总体看来,电商网站上的那些产品,基本没有给CPI添什么乱。所以很多人将京东与苏宁、国美之间的“PK”理解为一场价格战,因此,在享受坐山观虎斗和商品打折的乐趣之余,也难免会有一丝忧虑,就是最后一旦赢家确立,它会不会迅速露出狰狞的一面,对消费者亮出垄断的獠牙?
  这种担心乐极生悲的忧患意识是可以理解的,大量的学者在反复普及关于垄断的知识——即使没有他们的努力,中国消费者也处在一个很容易自学成才的环境中。然而这种担心真的是必要的吗?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这场电商大战的前传:那时候刘强东还在中关村创业,他一定会无数次地经过自己未来的竞争对手国美和苏宁的大门,他甚至可能也像现在的消费者一样,试图在这两家公司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获得一点实惠。可以说,当初,国美和苏宁为了确立自己在家电卖场的霸主地位所发动的战争,其惨烈程度和戏剧性并不亚于如今的电商大战。这场战争的结果是,市场形成了两个寡头,其他卖场要么消失,要么归顺,要么偏安一隅。但与此同时,无论在群雄并起的时代,还是在寡头分治的时代,家电产品的价格始终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并没有出现所谓的垄断价格。
  这其中的原因耐人寻味,有两点或许是最主要的。
  其一,市场的聪明程度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在很多充分竞争的领域,最终都形成了双寡头的格局,例如可口可乐和百事,英特尔和AMD,肯德基和麦当劳……这是市场的智慧,亦即消费者的智慧,我们早就找到了规避价格战风险的方法,即在一个村子里,永远要保持至少两家杂货店。因为我们知道,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囚徒困境永远是一个让参与各方百爪挠心的规则。
  其二,家电卖场之间本质上是平台和商业模式的竞争,而非价格竞争。卖场在本质上而言就是一个平台,它的利润来源实际上是其提供的服务的价格,价格战本质上说,正是卖场对供应商提供的“服务”,目的在于更多地销售产品。从这个意义而言,这两家公司的竞争并非源于价格,也不会终于价格,因此即使最终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也很难形成价格垄断,因为形成价格垄断,对于单个供应商来说或许是有利的,但对卖场而言则不一定。此外还有一点不能忽视,即平台虽然对价格有很大的话语权,但它永远不可能单独决定价格。
  同理,如果我们以价格战的视角来看待今天京东与苏宁、国美之间的电商大战,就会把这次战争的格局变“小”了。电子商务平台是一个为企业或个人提供网上交易的平台,电子商务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发展业务和应用。这种互联网的属性加重了参与各方作为“服务业”的色彩。电商模式在本质上是一个交易所,里面的商品不断地进行竞价,它的价格控制系统比线下模式更为复杂,价格的形成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由参与各方共同控制的模式。所以对电商来说,控制价格以至于形成垄断价格,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与自身的商业模式和商业理念背道而驰的。因此,对于这场电商大战的参与者而言,这也不是一场关于产品价格的战争,而是各自平台服务水平的竞争。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不管竞争的结果如何,对于价格垄断的担忧都是毫无必要的。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这不是一场价格战
  本文所版面
【第 15 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