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缘
2月27日上午11点,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站在立法会发言台,逐条向议员和电视前的市民解画新一年政府的资源分配——财政预算案。实际上,2小时的发言是所有工作中最轻松的一项。
每年公布财政预算案前,曾俊华都会到普通市民家做客,听取市民对未来一年政府预算的建议。家住西环的林先生今年春节前便迎来了这位蓄白色胡须的客人。
林先生自己经营一家工程公司,林太太为中学老师,三个子女最小的仍在读中学,大儿子已毕业工作。自置物业、收入稳定、生意人——三代同堂的林家是香港典型的中产家庭。在享用林太太自制的潮州菜时,林先生向曾俊华表达了对行业、社会的看法,比如建筑业难请人、楼市风险等。林太太则反映了部分教师工资偏低的问题。
曾俊华其后在博客中感慨:“我明白很多中产家庭的生活压力很大,尤其是较为年轻的中产家庭,置了业的仍在供楼、未‘上车’的担心租金上涨、子女的教育开支越来越大、有些更要供养父母。老人家大多希望居家安老,尽量不想住老人院。老师是教育工作的支柱,如果老师经常为生计徬徨,肯定会影响教育质素。虽然我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也有一些问题须要相关政策局整体考虑,但我会尽力在今年或未来的《预算案》多做工夫。”
从去年10月底开始,曾俊华和香港特首梁振英便开始了新一年《施政报告》和《财政预算案》的公众咨询。从咨询、初稿、立法会辩论到最终审批,历时逾半年。曾俊华形容像是一场场马拉松,旷日持久且步步关键。
从闭门造车到开放咨询
龙年新春,打开电视,财政司邀来学生、家庭主妇、的士司机、白领等市民,改编了流行歌曲《数字人生》拍预算案宣传MTV,原唱林子祥和司长曾俊华也一同出镜。曾俊华在最后介绍说:“新一年度的财政预算案,无论是大数目或小数目,你都可以到我们的网址发表意见。”
蛇年新春,新一辑预算案宣传片的主角为四个群体:贫困家庭、独居长者、待业青年和建筑师。“想香港有更好的发展?欢迎你就施政报告和财政预算案提出意见!”征询意见的网址附有新宣传口号:做实事,齐心为香港。
今年62岁的曾俊华已是第6年出任香港财政司司长,他犹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刚加入政府时,财政预算案仍是政府单方说了算:“以往的财政司可以把自己关在办公室房门内,草拟预算案。为隆重其事,门外更有警员驻守,外人不可越雷池半步。偶尔,财政司更会在预算案演辞中讲述古人理财的智慧,或一些比较严肃的笑话。”
自1997年香港回归后,政府在各政策制定时的开放度增加,体现在财政预算案上的,便是由闭门造车进化至开放咨询。
咨询又分为地区咨询、行业咨询及不同党派的内部咨询。以地区咨询为例,市民可电话或网上报名参加与特首、司长等高官面对面的沟通,当场会抽出30名市民现场提问,官员听取每10个问题后会集中回答。此外,市民还可写邮件到专门的预算案咨询邮箱,提出自己的看法。
是否会担心自己的建议石沉大海?曾俊华表示,他会逐一细看市民的来信和建议,有部分市民的来信长达数页,立论明确而且情理兼备。
至于听取来的各项建议,曾俊华指会详细考虑,并尽量在预算案内反映。而预算案以外的意见,则会呈交各有关的政策局和部门研究和分析,再由他们提出跟进的办法,或解释提议为什么不可行。他相信,很多市民都可以在上财政预算案中看到自己提议的影子。
比如,林先生对曾俊华提到的建筑业难请人问题,今年的预算案中,便特别指出香港部分行业人力资源供求错配,如建筑、饮食、零售均出现工人短缺情况,曾俊华建议考虑以输入劳工的形式解决问题。至于林太提到的教师资源匮乏,最新预算案宣布会为语文基金注资50亿元作种籽基金,利用投资回报支援学校中、英和普通话教育,以及职业英语培训等;又推出总值4.8亿的奖学金,每年资助20名尖子入读外地知名大学的英语和幼儿教育课程,毕业后要求在公立学校出任教师,任期至少两年。
预算案涉及经济、民生、教育、养老等等社会方方面面,何来“预算案以外的意见”?曾俊华反复强调,预算案只是在现有政策下,对财政资源做出调拨,相当于是政策先行、资源后行。“在理念上,预算案一般都不会提出新政策。当各政策局尚未完成有关政策的决定时,财政司司长一般都不会越俎代庖。”他表示。
马拉松式咨询
2月27日上午11点,曾俊华站在立法会发言台,逐条向议员和电视前的市民解画新一年政府的资源分配。
历时2小时的宣读结束后,曾俊华随即又加入各方讨论。在获得市民接受和立法会审批前,预算案只能说是政府提交的一份初稿,仍有修改的空间甚至颠覆的可能。
首先是大型记者招待会。曾俊华当天还参加了由数个香港电视台联合举办的论坛,之后三天更是马不停蹄地从早上8点开始便在电台节目里宣传预算案理念,接听听众电话。
到4月8日至12日,立法会财委会将一连五天举行特别会议,讨论预算案各项措施。特别会议每天分4节召开,5天共有20节会议。和之前多讨论纲领性的预算方向不同,该会议更着重每项预算的细节,相关的局长和各实施项目的管制人员亦会出席相关会议解答议员的提问。特别会议的议题和具体时间表也在立法会网站上公开披露,市民届时可通过网上广播收听。
在立法会财委会特别会议前,议员可以先书面提问,而政府团队会在特别会议有关环节举行前最少一个完整工作日,向各委员提交书面答覆。曾俊华回忆指出,2011/2012年度的预算案收到议员近4000条书面提问,工作量之大倒逼下一年的提问安排“缩水”,即2012/2013年度预算案会优先答复3300条提问,相当于每位议员约50多条。
讨论结束,辩论开始。4月底,议员将在立法会上阐述观点,一周后政府官员会做出回应,议员再就财政司建议的预算案初稿(即《拨款条例草案》)投票。立法会通过后,预算案中的各项开支建议才在法律上生效。至此,本年度的财政预算案告一段落,从10月咨询至4月定案,历时逾半年。
香港的财政预算案到底长什么样?翻开2013/2014年度预算案,卷一《政府一般收入账目》共904页,内容为各项收入和开支分析。卷二为《基金账目》,详列出政府旗下各主题基金的收支分析,赈灾基金、创新科技基金等,共172页。
只要是政府部门,不论大小,都会有详尽的预算建议,并细化到人手编制、工作纲领、每项工作过去三年的预算编制、具体目标和衡量工作效果的单项指标。
以香港天文台为例,2013/14年度预算为2.474亿,纲领(1)为“气象服务”,宗旨为“向市民、特殊用户、航海界及航空业人士提供天气预报服务及发出警告,以减轻恶劣天气所造成的人命伤亡和财物损毁,以及对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影响”。具体至个工作目标,包括“市民认为天气预报准确的百分率”(去年目标为78%,实际结果为79%);“航空公司认为天气预报准确的百分率”(去年目标为96%,实际结果为99%)。如何衡量工作成效?预算案亦定出了衡量指标,包括“天文台网站的浏览次数”(去年为3万次,今年目标3.5万次),及举办讲座次数(去年为1195次,今年目标2000次)。
每个工作纲领都会具体至预算拨款和人手配置,即使是细微的变化,也需要在预算案中列明。天文台“气象服务”的预算比去年微增1.8%,原因是预计今年会开设3个新职位。
不单是各部门支出,政府收入也细化到类、款、项、目,32个有权收费的政府部门每项收入都有预算,且需要解释预算变动的原因。
“快乐的烦恼”
曾俊华上任后在博客中写道,财政司司长的基本权力和责任,是“为不同政策措施提供所需的财政资源,让它们能顺利落实”,而一年一度的财政预算案为分配的具体呈现。
在“分蛋糕”的过程中,他最关心的是:如何维持财政投放的可持续性。今年撰写的《施政报告与财政预算案》一文中,曾俊华提到“预算案的方向必须要以政策为本,并交由立法会审议,不是凭财政司司长一个人的意志去作出决定,更不可以纯粹因着政府口袋里有钱,就天马行空想出一些措施,‘为使而使’,否则无论是政策的质素,以及公共资源的可持续性,都不可能得到保障。”
道理并不复杂,但财政司每年会否施行一次性福利,几近成为预算案出台前最受瞩目的话题。在港人口里,年年不同的政府福利,如退税、发钱等,被称为“派糖”。曾俊华自嘲说,最近每天被问得最多的是“有无糖派?”,若旁人不明就里,会以为他在糖果厂工作,像圣诞老人般随时有糖果派给身边人。
“派糖”备受瞩目的背后,是近五年来不断丰厚的财政盈余。07/08年度盈余1237亿(港元,下同),为近10年最高;备受金融海啸困扰的08/09年度也录得盈余15亿;最近三年财政盈余分别为259亿、751亿和737亿。至于2012/2013年度的收支表,政府原本预估为赤字34亿,而现时情况是盈余649亿。
作为政府,赚得盆满钵盈只能说是“快乐的烦恼”。如香港近年政府盈余高企的肇因,归咎于热钱推升股市楼市,令股票、物业印花税收入激增,卖地收入也节节攀高。资产泡沫带来的财富非人人受惠,高通胀、高楼价带来的贫富差距已成为香港最深层次的矛盾。
在今年预算案的结语中,曾俊华说道:“长久以来,我们的社会喧闹、多变、乱中有序,每个人都可以自由作出抉择,‘你有你的生活,我有我的忙碌’。七百万人过着七百万种不同的生活,看来好似各不相干,但人与人之间一些共同的信念,互通的价值,让我们能够连结起来,凝聚成一股推动香港一直向前的力量。香港人无论出生于什么年代,身处于什么岗位,都认同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不会轻易向命运低头。凭着这份信念继续前进,我相信我们会有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