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盈利跌两成 港交所苦等“车流”
本报评论员:李缘
  李缘
  “明天大家肯定都会讲我们的业绩,我现在的心情是建路者的苦恼,我们钱花了、路修了、收费亭也有了,但车流还没有来。”2月27日傍晚,香港交易所总裁李小加的语气略带沮丧。
  中午休市时港交所发布了2012年度业绩报告,盈利同比减少20%至40.8亿元(港元,下同),比分析员预测的减少16%更糟糕,港交所股价“立竿见影”下跌,和早盘时投资者憧憬业绩惊喜、股价上扬的情绪形成显著对比。
  操刀LME改革的同时,李小加在耐心等待,“车流一定会来,机会也一定会来”。
  失望的收支表
  2012年对港交所和李小加而言都不是轻松的一年。从年初传出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开始,这项横跨欧亚大陆的收购便遭受种种质疑和否定。来自欧洲、美国甚至内地接连不断的坏消息也让2012年的股市布满“暗礁”,港交所失却全球集资额的桂冠,日均成交额也落入6年来的谷底。
  根据业绩报告,港交所2012年收入为72亿元,同比下跌8%,“罪魁祸首”是清淡的每日成交额:2012年现货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额为539亿元,远逊于2010年的690亿元和2011年的700亿元;新股集资额更是锐减,去年仅录得约3050亿元,不及2010年高峰时8590亿元的一半。
  港交所收入结构中,占最大比重的是交易征费和系统使用费,收入贡献为34%;其次是结算和交收费,占总收入的20%;第三名是上市费用,占12.7%。换言之,若每日成交低迷,港交所收入也难有起色。
  李小加用“负面因素此起彼伏”来形容去年的股市,但相信今年复苏的主题会占上风,认为今年港股每日成交额会比去年好。截至2月22日,2013年日均成交飙升至760亿元,活跃程度甚至超过2008年。
  分项来看,除投资收入外,每项收入在2012年都出现了下滑。另一边厢,营运支出却大幅上升。升幅最显著的是折旧及摊销,其虽不影响现金,但会计利润敏感的投资者不禁会担心:攀升了76%的折旧摊销费用,未来还会继续增加吗?港交所副集团财务总监邝有成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去年12月交易完成后,收购LME带来的无形资产摊销才开始入账。2012年这项摊销只并了一个月入港交所报表,今年则会是全年入账。”
  另一项引人关注的支出为雇员成本。港交所一向轻资产运营,最大的单一成本为雇员费用。2012年为推行战略规划而增聘90名员工,且雇员薪酬随市场趋势调整,全年雇员薪酬支出为11.78亿,同比增14%。单看李小加的薪酬,连同股份奖励,去年薪酬升幅为6.5%,达2457万元。
  相比净利润,李小加更喜欢用EBITDA(息、税、折价前利润,又称现金经营利润)来衡量港交所的成绩,原因是“资本结构已发生转移”。其背后贡献,便是用13.88亿英镑(历史汇价折合167亿港元)购回的LME。
  “会下金蛋的鸡”
  竞价、审批、收购完成,折腾了近10个月,港交所终于在2012年12月6日成功收购LME。为此,港交所改变了公司架构,在2013年初对高层人事做了多项重大调整,LME总裁Martin Abbott同时被任命为港交所环球市场联席主管。
  与李小加一样曾做过记者的Ab-bott,自2006年起出任LME行政总裁。在2012年港交所业绩会上,Ab-bott首次和李小加同台亮相,并简单介绍了LME的市场地位:“我们是全世界最大的基本金属期货市场,2012年LME占所有基本金属远期和期货合约的83%。拥有这样的地位,令我们成为(金属有关)各环节厘定价格的基准。”他举例称,一个智利的矿商卖锡矿石给泰国制造商,最终产品再出口到德国,只要涉及产品成本定价都会以LME报价为基准。
  正是在基础金属上的垄断地位,令港交所不惜以182倍市盈率的高价购入LME。除垄断外,LME还有另一个卖点:潜在的收入增长。
  2012年是全球股市交易清淡的一年,各大交易所的日均成交量普遍下跌。但在商品消耗有增无减下,LME交易量同比上升9%,特别是非主要金属合约及小型合约增长势头最猛,如锌、铅和镍。“这要归功于内地的城镇化及工业化。”Abbott说,过去8年,中国一直是全球主要的商品消耗国,并预计“这个趋势未来不会逆转”。李小加去年在竞购时也曾表示,中国基础金属消费占全球总量的40%,但只占LME交易的20%左右,换言之,融合后潜在提升空间广阔。
  更重要的是,LME从1877年成立始便采取会员制度,并不以赚钱为目的,大股东如摩根大通、高盛等同时列位交易席,每笔交易收费不足其他商品交易所的30%。从竞购那天起,港交所便决意将LME打造成更市场化、更赚钱的交易所。
  坐言起行,由初步收购意向签订算起短短半年时间内,LME便施行了四项改革措施。
  首先是提高收费,之前独立客户的交易每笔收费16便士,非独立客户交易每笔仅为7便士,现统一调高至50便士。令管理层欣喜的是,调高收费后基本没有客户流失的现象,2012年下半年收入比上半年高出40%。未来,港交所还会继续调高LME的收费,在他们看来,新的收费水平仍远低于其他已全面商业化的竞争对手。
  其次为LME筹建结算所。结算收费一直是港交所重要的收入贡献,但之前LME的结算均为外包。怎么可以丢弃这只“会下金蛋的鸡”?在港交所的统筹下,LME自己的结算所(LME Clear)将于2014年建成,今年将是资本开支的高峰期,但李小加相信LME的自有现金已足够支付。
  第三项改革针对亚洲客户。从2013年6月3日开始,LME将施行新的交易时段,从伦敦时间凌晨1点开始,并与上海期交所收市时间看齐。同时,港交所特别设置了亚洲商品发展团队,现阶段主力研究亚洲指标价格,并筹备6月在香港举行的“LME亚洲年会”。
  最后一项改革为LME的仓库系统,包括出仓率和地点布局。李小加表示,今年会在台湾设立新仓库,主要是满足内地金属用家的需求。
  据港交所资料,在去年12月6日收购LME起至该月底止,LME收入7600万元,支出5200万元,除税后溢利为 1900万元,EBITDA为3500万元。大和资本分析师认为,LME并非港交所的负担,相信对港交所的EBITDA及税前盈利都会有正面贡献。
  但高盛认为收购LME带来的后续成本仍是拖累,港交所受收购LME开支影响,去年第四季度表现较预期差,预计今年折旧摊销开支较高,并将港交所今、明两年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下调12%及8%。
  所幸的是,LME顺利完成收购,新股集资和日均成交也在2013年回升。路已修好,车流什么时候才来?2010至2012的三年战略已收官,接下来的三年,港交所在更广阔的道路上经营新战略。改革最关键的推手李小加总结:“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也有耐心车流一定会来,机会也一定会来。今天做好准备就会有收获,收获也一定不远。”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盈利跌两成 港交所苦等“车流”
  本文所版面
【第 23 版:基金/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