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琪
今年1月,卡利姆·泰姆萨马尼(Karim Temsamani)正式接替丹尼尔·阿利格瑞(Daniel Alegre),成为Google亚太区销售和运营总裁。
这位39岁的澳大利亚籍法国人从2007年起担任Google澳大利亚及新西兰董事总经理,之后负责美洲地区新产品和解决方案。2010年到2012年,卡利姆作为Google全球移动广告业务的负责人,亲身经历了这家公司全球移动广告业务的成长。在加入Google之前,卡利姆曾在时代和桦榭菲力柏契媒体集团担任重要职务。
作为Google亚太区老板,非常需要同时具备强大的激情和想象力。一方面,亚洲是一个大到让人无法放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是商业受到管制最多、在文化上融入难度最大的地区。
虽然Google一再表现职业地强调将目光对准用户而不是竞争对手来寻求增长,但一个事实是,这个区域内的本地玩家似乎比任何地方都凶猛,Google再强大,也一直很难放开手脚,好奇的观众则一直坐等看Google“不作恶”信条在这场金钱游戏面前,是否真的能坚持到底。
媒体当然属于好奇者之列,专访Google亚太区总裁正在成为《华尔街日报》的一个传统,甚至连提问都已显现出定式来:首先是面临的机遇或挑战,接下来是手机和广告两个产品如何在这个市场上掘金,之后再问问社交产品主要是Google+的进展,最后,当然是要“更新”一下在中国市场上的进展。
从答题者来看,不管是卡利姆还是他的前任丹尼尔,答案都无懈可击,既自信又充满节制。他们都很擅长将话题限制在他想要灌输给听众的内容,明知你期待的是一些更新鲜和直接的答案。
履新后的第一次面对亚洲媒体,卡利姆仍然选择向亚洲中小企业“布道”,这是否意味着卡利姆在战略上将很大程度上延续其前任的做法,埋头赚钱,而在搜索和视频用户产品上发挥有限?
好消息是,卡利姆非常年轻,在这一点上,和他所掌管的这个市场一样,两者都有机会。
经济观察报:你接任亚太区总裁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卡利姆:和亚太区的团队和客户交谈,以此来更好地了解对于亚洲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是需要Google来实现的,以及我们客户和企业的发展机会在哪儿。
经济观察报:你曾经的媒体从业背景是如何帮助你在这家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的职业生涯的?
卡利姆:报纸和杂志通常会高度地以读者为导向。这一点非常有用,因为Google也是一家绝对以用户为核心的公司。
经济观察报:你会采取哪些与你的前任不同的行动或策略,你们所面对的挑战是相同的吗?
卡利姆:我来到的时期正赶上移动技术正在极大地重塑互联网行业。这个转变是非常令人振奋的,尤其是当这一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消费者一方来推动的:他们开始使用多种设备,开始希望使用手机购物。企业在这方面有些滞后,但也开始学习并适应用户们新的网络消费习惯。丹尼尔和我都很有幸目睹和参与整个亚太地区的这一转型。
经济观察报:在过去的两年里,你负责Google的移动产品业务,这是你被任命为亚太区总裁的主要原因吗?因为我们知道,这个地区是全球移动用户增长最快的。
卡利姆:在移动部门的工作经验显然起到了作用。而且,我同样有在中国香港、韩国、澳大利亚以及其他亚太国家工作超过15年的经验,这些经验显然也很重要。
经济观察报:我们能期待你将为中国市场带来显著改变吗?
卡利姆:互联网正在使企业与消费者的连接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我们已经看到中国企业利用Google的产品在付出更低成本的同时获得了消费者,并将生意做到了全世界,我相信未来这个趋势将更明显。
经济观察报:亚太地区各个国家的中小企业利用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程度有很大的差异,这如何影响你制定中小企业业务发展的战略?
卡利姆:每个亚洲的消费者实际上都接受互联网为移动互联网这一事实,但很多企业仍然把它们的移动端网站置于附属地位。我们希望通过简化跨终端广告技术,来帮助小企业更轻松地追赶上消费者。
经济观察报:除了基础设施和实施成本,你认为什么是阻止亚洲中小企业尝试互联网工具的最大障碍?
卡利姆:一直以来整个产业谈论互联网的方式,使得中小企业主认为互联网技术只对那些雇得起大量程序员的大企业和互联网公司有意义。它们认为不值得浪费时间去搞清楚怎么建立一个网站或者发起一次网络营销。统计数据表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互联网对小企业的价值甚至超过了大企业。
经济观察报:我们已经看到的是,诸如大型零售连锁等传统行业的企业也希望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但往往以失败告终。那么未来,这些大企业的结局会是什么?而对于那些身处互联网行业内部的巨型公司,比如Google,在未来的企业生态系统中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卡利姆:很多大型企业正在利用互联网来创造新的业务、降低成本和寻求为用户服务的新方式,从而迎来新的繁荣。传统的改变在于,以往你需要一定规模才能获得计算机技术、全球供应商或全国消费者等等。但现在,所有这一切对于小企业,在它们开门营业的第一天开始就是触手可及的了,它们可以迅速看到并衡量产出。这是最令人兴奋的。任何一个互联网公司,如果仅仅将目光锁定在大企业、大项目上,无疑会错失亚洲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那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