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水稻背后的技术选择
本报评论员:梁捷
  梁捷
  近日,印度比哈农民创造了水稻亩产的世界纪录,每公顷单产高达22.4吨,这项纪录背后所采用的新兴种植技术:水稻强化栽培系统(Sys-tem of Rice Intensification,SRI)也成为了瞩目的焦点。这项技术在上世纪80年代发源于非洲马达加斯加,风靡于印尼、印度等稻米生产大国,中国学者袁隆平在十余年前就撰文介绍这种方法,但最终绝大多数中国地区都没有采用或推广SRI。
  为什么印尼、印度和中国农民有不同的选择?先了解一下SRI。传统种植观念认为,水稻必须淹水灌溉,但SRI则认为,水稻并不需要那么多水,只需要保持最低限度的水即可。这样一来,不但增加了土壤的通气性,还能促进水稻的根系向下生长。通过间歇性灌溉获得的水稻茎干,都要比传统方法获得的茎干粗壮很多,亩产量也随之提高。
  更具体地看,在育秧阶段,SRI方法鼓励幼苗早栽,这可以提高水稻低节位分蘖发生率;在种植密度上,SRI要求减少种植密度,减少根部对养分的竞争。SRI的稻田比传统稻田里的植株要稀疏很多,产量反能提高。
  而在水稻成长阶段,施肥与杂草管理是SRI方法的核心。SRI要求采用有机肥改良土壤品质,结合间歇性灌溉,使得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大大增加。同时,SRI要求更精细的杂草管理。因为改成旱田以后,杂草就会变得尤其茂盛。通过以上手段,最终就有望使得水稻亩产量提高60%以上。
  既然SRI有那么多的好处,是否真的已经在其他稻米国家彻底推广开来?康奈尔大学的Barrett与日本学者高桥和志运用在印尼苏拉维西岛调查获得的数据,系统地研究了农民们在接触到SRI方法后的理性选择。在南苏拉维西岛,农民们在许多年前通过各类NGO接触到SRI方法,也知道这种方法并不需要高深技术,只需改变自己的耕种习惯即可。多年过去,在没有政府强制的情况下,现在大约只有15%的家庭主动采用了SRI。更有意思的是,数据表明,采用SRI和不采用SRI的农户,家庭年收入却没有显著差别。
  Barrett与高桥和志进一步指出,我们如果进一步思考SRI的特性,就能明白哪些家庭愿意用它,而哪些家庭不愿意。表面看,SRI并不需要在种子上额外投资(由于种植得更为稀疏,所以种子投入可能更少),有机肥也不是问题,似乎并不需要增添成本。但实际上,无论灌溉管理还是除草施肥,SRI都需要种植者更多的人力投入,这没有进入成本收入的统计,可农民自己心知肚明。因此只有那些赋闲在家,劳动边际成本为0的劳动力(往往是家庭妇女),才可能考虑使用SRI。
  所以SRI的本质是占用劳动力的家庭生活时间,虽然它的亩产量会提高,但也会带来不小的负效用。统计显示,采用SRI的家庭的儿童辍学率并不比非SRI的家庭要高。这就说明,绝大多数家庭即使采用SRI,也不愿意儿童辍学来帮忙。同时,SRI也没有让家庭变得更富裕,可以轻松供养孩子读书。SRI与家庭收入行为之间的关系,仍然模糊不清。
  农民很多看似非理性的选择背后,都有着更复杂的,难以观察和衡量的因素在起作用。所以在农业政策研究中,除了传统的对“天时”、“地利”的关切外,恐怕应该越来越多地将注意力转移到“人”身上来。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水稻背后的技术选择
  本文所版面
【第 56 版:观察家·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