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良兵
天津自贸区正在提速。11月27日上午,滨海新区两会开幕。天津市副市长、滨海新区区长宗国英在会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及2014年要将东疆港区转型,“积极建设自由贸易实验区”,并将其作为2014年滨海新区的两项工作重点之一。
从海滨高速公路的出口加工区出口出来,进入新港八号路,一直往东南方向走,就进入了一座人工岛屿,在这块面积30平方公里的港岛上,有着中国规模最大、开放度最高、政策最优惠的东疆保税港区。这片保税港区就将作为天津自贸区的主体。
这座人工岛还在热火朝天地建设着。寒风中,一辆辆货车载着集装箱鱼贯而入,驶向各港口码头,车过时扬起一片沙尘。当地为了承载天津由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港区的升级,已经计划5年内投资500亿-600亿元继续填海造地40平方公里。
下一个,天津?
上海自贸区建立之后,下一个是谁,一直是投资者关心的话题。不过,按照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起草组成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的理解,天津东疆港自由贸易园区才是最早获得国务院批复的自贸区。
郑新立称,国务院已经批复了三个自贸区,分别是天津滨海新区东疆港自由贸易园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自由贸易港区和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但因为上海的工作比较扎实,提出了很具体的方案,成为第一个获批的实施方案。”郑新立说。
郑新立的依据是,2008年国务院批复的《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中已经提及东疆保税港区要在“条件成熟时,进行建立自由贸易港区的改革探索”。过去两年,天津市也一直在为建设自贸区而做各项准备工作。
2013年1月国务院批复的《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中,同样提及了在“条件成熟时探索建立自由贸易园区和自由港区”的目标。根据规划,舟山群岛新区发展分三步走,最后一步就是自由贸易港区。
但这只是概念意义上获批的“自贸区”,真正开始实施的自贸区还是8月22日获得国务院批复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天津市副市长、滨海新区区长宗国英日前在滨海新区的两会上透露,滨海新区已经完成所有自贸区实施总体方案的申报文件。
曾有消息称,下一个自贸区依然会是东部沿海地区。天津有望成为第二个获批实施方案的自贸区。渤海商品交易所董事长阎东升就直言天津将成为第二个自贸区。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丛屹也表示,从现有情形来看,天津极有可能第二个获批。
丛屹分析说,天津是目前中国东部沿海唯一值得重点投资的区域,经济连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优势明显。而且滨海新区从一开始就是按既有方向设计和发展的,担负着中国经济升级任务的自贸区实验与整个天津的产业升级方向具有一致性。
在丛屹看来,珠三角的“前店后厂”模式转型升级难度比较大,客观来说,申报自贸区的优势不及天津。也曾有分析称,广东省将深圳前海、广州南沙和白云空港以及珠海横琴“打包”申报粤港澳自贸区,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获批的进程。
而按照郑新立的分析,第二个获批实施的自贸区只会在天津、舟山群岛和广东产生。这也与中国目前经济发展中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三个经济增长极以及它们对外开放的程度相吻合。
天津的准备
这并非天津第一次提及自贸区的建设。早在2007年12月东疆综合保税港区一期封关的时候,天津方面就提出过建设自由贸易港区的想法。不过,当时的海关总署领导当场表示,东疆保税港区获得的政策已经非常接近自贸区的要求。这一想法后来被搁置。
在2008年国务院批复的《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中,自由贸易区的提法再次出现。天津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张继明透露,事实上,有关自贸区的方案,天津方面一直在做着准备和努力。
随后出来的《东疆保税港区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则更清晰地道出了建设自贸区的决心,这一方案的全篇都围绕着东疆保税港区的发展目标——建成中国的自由贸易港区。天津方面曾计划,2010年至2012年,率先在全国建成第一个自由贸易港区。《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第二个三年实施计划 (2011―2013年)》中再一次就“推动东疆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做了主要任务责任分工,力求实现港区货物流通自由、资金流动自由、人员进出自由以及企业经营自由的“四大自由”。
2013年,天津市委市政府成立一个专门针对自贸区申报工作的研究组,负责自贸区的调研和报告工作。张继明透露,在上海自贸区实施方案获批之后,天津的申报被迫推倒重来。他坦言,天津最早申报,现在却落后于上海,除了国家战略考虑,也有工作不到位的地方。
郑新立表示,自贸区的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提及,要办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选择若干试点,要办若干个自由贸易港区。中国现有的近30个保税区无疑是未来中国自贸区的班底。
自2007年12月11日开港以来,自称规模最大、最开放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以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为主线,区域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开港五年来GDP、税收、进出口、进出区保税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年均一倍以上增长。
截至2012年底,东疆保税港区累计注册企业1084家,注册资金达到686亿元人民币,航运物流、融资租赁、交易市场、贸易结算等处在航运业中上游产业链的企业数量已超过总量一半;累计实现GDP达44亿元人民币,完成进出区保税货值188亿美元。
600亿元填海造地
从现有的获批及有意申报自贸区的地区来看,其基础都是各地的保税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8平方公里的区域,正是由上海的四个保税区组成。保税区这种海关特殊监管区的作用弱化之后,地方政府便开始寻求升级为自贸区。
事实上,各地的保税区在政策上一直都是接近自贸区或者是像横琴新区那样的“类自贸区”。这也是当初天津东疆港自贸区提出之时,海关总署领导否决的原因所在。但自贸区概念显然更能刺激投资者的神经。
为了突出特色,各地的自贸区特点中与当地的区域发展规划紧密重合。比如天津,会在融资租赁、离岸金融和资产证券化等方面保持特色;舟山新区则强调其海洋经济的特色;而福建的平潭和厦门都强调了对台特色;武汉、重庆等定位为内陆自贸区。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忠东曾在第二届中国航空金融发展(东疆)国际论坛上透露过,在未来5到10年的时间里,东疆将成为中国和全球的飞机租赁中心。除此,东疆还致力于发展成为航空金融和离岸金融创新基地,逐步成为在全球颇具影响力的国际航运融资中心。这被普遍认为是未来天津自贸区的定位。
2013年年初,东疆港保税岛方案也曾递交国务院。这实则也是未来天津自贸区的重要内容之一。早在3年前,东疆保税港区为了加快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实现港区10平方公里封关运作。同时,天津也在争取设立东疆保税岛,实行旅客购物离岛退税。
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的人士表示,离岛免税政策是东疆向自由贸易港区迈进的标志性政策。2011年4月,海南试水离岛免税政策,此后,珠海横琴、上海浦东、浙江舟山、河北曹妃甸等相继发出要打造“免税岛”的呼声。
也正因为如此,天津市已经启动了东疆二岛规划,计划5年内投资500亿-600亿元填海造地40平方公里,作为天津由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港区升级的空间载体。数据显示,东疆港区全部成陆需要累计吹填泥方量近3亿立方米,如果将泥方筑成一道1米高、1米宽的堤坝,全长约30万公里,能环绕地球赤道近八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