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投行
本报评论员:李保华
李保华 11月30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预计到2014年1月约有50家企业能完成程序并陆续上市。但此时,保荐代表人张明选择了离开他浸淫多年的投行界。 IPO意外重启,对券商投行业务而言无疑是“久旱逢甘霖”。然而,部分投行人士及拟上市公司的高管,包括一些中介机构,并没有太多的兴奋。 IPO暂停期间,在证监会一系列政策中,行业已预计整个IPO利益链在重启后可能会发生变化。张明感到,IPO利益链充斥诸多肮脏的交易,作为IPO市场的把关人,投行从业人员在获得收益的同时,从业风险也在与日俱增。保荐代表人(以下简称“保代”),这一曾在金融领域“塔尖”上的职业,正走下神坛,回归平常。 在离开投行工作后,张明准备投身于资产管理行业,目前,他正募集资金成立一个打新股的基金。 “金领”褪色 12月2日,证监会制订并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公司股东公开发售股份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作为本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其规定将通过老股转让遏制超募问题。 “就这么一个核心内容只有几十字的规定,将投行最大的一块收益给切掉了。”张明认为,投行在IPO的收费中,由于超募资金的费率大幅高于计划内资金的费率,大部分来自于超募资金的收入。引入老股转让后,超募的收入就不存在了。“比如说一个计划募集资金为3个亿的公司,计划内费率一般为3%,但超募费率可能为9%,如果再超募3个亿,投行总收入为3600万元,但没有超募时,总收入仅为900万元。”张明称。 张明说,没有超募后,一个投行团队扣除成本,也分不了多少钱,没有项目就更低了,“目前参与IPO的投行有四五十家,竞争很激烈,费率很难有上升空间。” 超募资金高企、高发行价和高市盈率是A股三大顽症,而这正是支撑投行高收入的核心来源。公开信息显示,2011年,券商投行收入达到历史最高,超过250亿元。 这被大多数投资机构认为不合理。从郭树清任证监会主席,特别是肖钢接任后,剑指“三高”的发行改革就一直在稳步推进,监管层想让“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在11月底公布的《意见》中,通过存量发行、延长锁定期等方式遏制“三高”目的明显,市场也预期有望将新股定价拉回合理轨道。 收益下降同时,保荐业务的风险在监管新政下正在急剧升高。 2013年5月,证监会宣布对万福生科的保代处以30万元罚款,撤销保代资格、证券从业资格。 一纸处罚引得整个保代群体风声鹤唳。张明称,虽然目前还没有保代承担过刑事责任,但按目前的处罚思路,未来甚至有可能对保代也处以刑事责任的惩罚。监管部门人士也多次公开提到了对保代进行刑事责任处罚的可能性。“第一轮财务核查时,我主动劝退了我保荐的项目,我们跟这个项目前后有三年多的时间,拟上市公司也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做出决定的那一刻,我和那个公司的董事长都哭了。在整个经济处于放缓的周期中,企业利润不下滑是不可能的。” 而在承担更多风险之前,投行的收入已经远不如从前。 张明在从事投行业务多年,是第三批通过保代资格考试的。保荐代表人制度自2004年施行,在保代稀缺的年代,保代因《证券法》规定证券公司保代不得少于4人以及2012年之前“双人单签”(一家企业上市需两位保代一起签字,一位保代只能同时签字一家主板企业和一家创业板企业)而分外金贵。券商为争抢投行业务及提高投行收入,动辄百万年薪挖角保代,个别券商曾开出400万元天价年薪。甚至个别保代一个项目不做,只跳槽赚取百万“转会费”。 本轮IPO暂停期间,市场预期投行收入大幅减少。此外,随着保代资格考试通过率渐高,通过考试者越来越多,在保代补贴逐步减少甚至变相取消后,保代资格的吸金量大幅缩水,国内券商投行工作的吸引力也随之大幅下降。 张明表示,保代的薪酬一般由底薪+津贴+奖金组成。过去,他最多一年的税前收入超过了600万元,而本轮IPO暂停后,他的收入只有底薪,年薪约40多万元。《意见》是逐步推进股票发行从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的重要步骤。市场预期,若注册制成行,保代的责任将进一步加大。 转向投资业 但在没有IPO的日子里,张明的很多投行同事已经离开了投行队伍,加入了资产管理和PE等投资机构。 随着并购市场的火爆,有多家并购基金和张明谈过。但他觉得并购市场多是财务性的,没有可持续性,中国目前真正实施产业并购的空间很小。 离开投行后,张明准备进入资产管理行业,目前他正在筹备募集一个打新股的基金。 张明说,资产管理行业相对“干净”点,做投行最担心的是那些不能说的秘密。保代越来越多地被拟上市公司赋予了“超市场”的职能,如拟上市企业要打点关系,但不希望自己被牵扯,希望保代去办;有的拟上市公司因媒体关系等耗费巨额费用但不能走账,希望通过投行来走账等。 这么多年的投行做下来,张明对自己的人脉和专业能力有充分自信。他还租用了一个基金公司的专户通道,通过该专户能再放大3到5倍的杠杆,这样中签率将大幅提高。“经过初步沟通,目前已有两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愿意出钱。”其表示。 张明认为,几轮财务核查下来,留下的特别是首批过会留下的绝大部分是优质公司,同时,改革后发行价格将更谨慎,机构被配售的份额又有较大幅度提高,投行在配售时有较大话语权,至少在前几批新股中,打新股应是有较大收益的投资机会。 (文中张明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