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冯小刚新春晚
  王隽
  从导演冯小刚接手马年春晚以来,人们都用一种微妙的心情在期待,期待一种极其困难的“陌生化”——这个诞生于俄国形式主义的文艺理论概念,简单说就是运用新鲜的方式,给受众带来新奇的并非麻木的自动化的观感体验。
  说它很难产生,是因为冯小刚接手的是从1983年以来将中国民众审美趣味、中国最高水平文艺作品和中国政府力图表达的精神文明风貌集合在一起的晚会,某种程度上说,它只能如此。
  那为何还有期待?因为冯氏春晚直到出炉的前一刻,都是个未知数。
  可能消失的“条子节目”
  每年春晚的垃圾时段都非常明显,除了丢失了讽刺意味的牵强的歌颂型相声,最适合去洗手间的就是五六七八个脸都认不全的民歌手合唱的从未听过、也不可能在除了春晚之外的其他场合再听到的民歌节目,这些节目甚至可以被直接称为“条子节目”。
  几年前曾在春晚导演组工作过的小叶回忆道:“大年二十八录备播带,基本就相当于直播了,那年从年二十八往前数10天,每两天一次正式的联排,就在大概第三次联排的时候,导演们在揪节目的细节,到了这种时候,还有不认识的女民歌手来组里报道,加塞进一个已经有四个人的合唱里,那节目总共不到两分钟,不用说你也知道她是怎么进来的。”
  上层领导递条子,这样的人情往来在历年春晚中不在少数,细心的观众都会发现,有些歌手没有一件拿得出手的作品,却经常能够在春晚上露脸。
  导演们接了条子,就得安排时间段,是身不由己,谁都不想在自己的晚会里安插这样几个没人看的节目,可领导力量大,郭德纲在相声《我要上春晚》里就调侃过:“春晚总导演的话语权排在第14位。”小叶去开过几次联排结束后由宣口、工口、妇联等相关部门领导组成的审查组会议:“黑压压一片,各个都抢着说,我是个年轻导演都听得出来,说的都不在点子上,可总导演到那个场合基本就只有稍微解释两句的份儿,那你说条子户咱能不接受吗?”
  今年这样的境况也许将大为改变。冯小刚不是这个圈子里的人,文艺系统的条子压得到体制外的他吗?或者早有人托关系托到了电影口领导那里?检验的方式是很简单的,到了年三十的夜里,晚会里再没出现一个上述有明显特征的“条子节目”,就能够说明一二了。
  当然,如果真像预测的那样,并非一定是冯导“力排众议”,好年景好运气也很重要。
  在习总书记大力反腐的好环境下,各地高官频频落马,打老虎也打苍蝇,一时间在官场上倒真有点“风声鹤唳”的状态。过年时节以往每年例行的种种团拜会茶话会取消了;去超市买东西,掏出购物卡都会被盘问来自哪里;也没有各兄弟单位吃吃饭联络感情了,都关起门来自家待着。这两天,公园景区内高级会所纷纷停止营业,市面上高级白酒卖不出去……拉关系递条子这种顶风作案的事,应该也少有人做了,谁也不想在这样敏感的时期,为了个把民歌手出头而误人误己。
  这是冯氏春晚会好看的基础之一。
  冯氏的老面孔
  有一些名字总和冯小刚连在一起——上世纪90年代成功的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共同担任编剧的赵宝刚,《集结号》编剧刘恒,《一声叹息》、《1942》的男主角、多年好友张国立,新片《私人订制》主题歌演唱者王铮亮以及不需多说的王朔,好友刘震云、冯骥才等,他们正在和马年春晚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关系。
  赵宝刚担任了晚会总策划,张国立拿起麦做了主持人,刘恒撰写台本,刘震云和冯骥才策划,最小字辈的王铮亮也以其明显不符的身价名声出演春晚独唱这么吃重的“戏份”……种种这些,是否在昭示冯导将他在电影创作中的习惯带入到晚会中了?对熟人的倚重让好事者不断质疑:有多少戏是葛优救了冯小刚?冯导离了他熟悉的京味儿贫嘴圈是不是没戏了?连做晚会都抱着这群人不放?
  要知道,春晚一直被人诟病的重要一点就在于老面孔。“国脸”朱军已经主持春晚17载;宋祖英因参加纽约爱乐乐团音乐会而缺席今年春晚,此前她已连续献唱24个除夕;冯巩、郭冬临等人估计也得使用如今流行的大数据理论才能统计清楚他们参加了几十届春晚……他们是辛苦的,每年都不能和家人团聚。观众也是辛苦的,每年和家人团聚时看到的都是他们,甚至家人还会有变化,而他们一成不变。
  所以,春晚近些年接受批评,一直在讨论“创新”。换了很多新人,但小沈阳都快成老人了,创新到底是什么?是一味地推生面孔,还是将有限的高质量“人力资源”以不同的形式码盘,辅以新的内容和表现方式,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曾经的“老人”李咏离开央视后,冯小刚及时起用他的“老人”张国立任主持人,这究竟是创新,还是守旧?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游洁说:“在一众电影导演中,其实由他来做春晚是最合适的。他对语言类节目会很有办法,对电视观众也熟悉。”从严格意义上说,冯小刚不是做电影起家的。他在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做美工师的时候曾经到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进修过一年,这里是春晚历年来数位总导演的母校,也是中国电视晚会导演的培养基地。
  冯小刚从广播学院进修完毕后,开始创作电视剧剧本,从《编辑部的故事》到给综艺大观写的、葛优和马晓晴演的小品《今晚我们相识》都非常出色。他起步阶段实际是一个电视人,写着接地气的段子,深深地知道老百姓爱看什么——《今晚我们相识》在20年后不断在网络上被转播,这个带有巨多笑点的征婚故事比时下一些虚情假意的电视征婚节目要真切得多。
  “基于此,他也会非常清楚选择哪些人来进入团队是有帮助的,哪些人即便关系好有才华也是阳春白雪不适合春晚的,所以,可能我们会看到老面孔做的新鲜事。”也许张国立和刘恒的合璧能对冯小刚说的“关于主持词,观众最反感虚假、空洞,我们会着力解决这个问题”带来帮助;也许赵宝刚在策划中可以加入一点点他多年来开历次春晚改革研讨会中的心得;也许年轻歌手的独唱能让人们记住哪怕一首好作品?
下转 64版
上接 61版
谁来压轴?
  不管是新是老,上台的总得有大名气吧——观众们这么想。
  可就像许多业内人士说的,如果都按观众想的办,跳起来砸电视机的也是观众——因为想法属于一拨观众,不爽的是另一拨,而中国有无数拨志不同道不合的群体。
  冯小刚的尝试就证明了这一点。他将2013年网络热播韩剧《继承者们》男主角扮演者李敏镐请来彩排,结果观众中就产生了很大分歧,年轻人喜欢得不得了,老年人觉得莫名其妙。“我只能防止全体都睡觉。”
  加入年轻人喜欢的元素,哪怕一部分观众不认识这明星,也可以理解,但从目前流出的节目单上看,似乎找不到什么大牌出场的迹象。以往好歹有四大天王、小虎队重逢,王菲复出等话题。去年席琳·迪翁和宋祖英的合唱,也都被当做当年的大卖点来宣传。虽然实际舞台效果见仁见智,在专业的音乐总监和导演看来,一些中西合璧的唱法实际上违背了音乐纹理,是一加一小于二的结果。但至少它是看点,也可能起到了宣传包容开放价值观的政治需求。可是,今年有谁?
  最“要命”的是,凌晨12点敲钟前半小时的黄金时间,往年都由赵本山的小品来热烈气氛,去年赵本山退出后,是郭德纲、于谦撑台面,今年似乎还未出现任何压轴节目的迹象。是导演组的保密工作做得太好,还是冯导将敲钟前这个时段做了非常态的处理,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这个时间段没有安排重量级节目,的确是不可以的,这个环节有很重要的功能和职责,可以说在春晚的创作中属于不可缺少的元素。”游洁说道。
  好在,凭着冯小刚的名字,和对这份未知的好奇,收视率应该是有保证的,少几个大牌估计观众也能接受。虽然冯小刚在短短几个月里,就意识到“一部电影的好坏,基本由这个导演的能力决定,但春晚远不是一个导演能决定的,是国家的文艺水平、创作能力、制作能力的直接反映……这么多年,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新民俗,想改变它的任何一个部分,都是很难的……我对春晚的改变,远不及春晚对我的改变”。
  所以,他声称仅此一届。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冯小刚新春晚
  本文所版面
【第 64 版: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