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 解决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是当务之急 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特色是生产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与之相应的是,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农业部门正在积极推动探索金融支农有效落实,解决新型经营主体的融资难是当务之急。 邮储银行坚持服务“三农”的战略地位,坚持“人嫌细微,我宁烦琐;不争大利,但求稳妥”的服务宗旨,发挥在农村金融市场的比较优势,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下沉服务重心,不断提高“三农”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要继续发挥邮储银行的比较优势,深入农村基层,构建延伸城乡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回乡创业的农民工、妇女等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 邮储银行要把握城镇化和发展普惠金融机遇 “三农”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村、农民的重要纽带,关系到农民对党和政府的感情,关系到中央各项政策的落实,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安全,意义重大。 邮储银行要把握两大机遇:一是要把握当前城镇化的机遇,特别是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发展农村金融业务,走商业可持续发展道路。要积极配合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全面做好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工作。二是要紧抓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的机遇,发挥邮储银行的网点优势探索农村普惠金融新路子。要扎实做好“三农”金融服务,持续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积极探索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有效方式,推动包容性增长,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江西省委副书记尚勇: 让金融活水浇灌“三农”之树 金融支持和服务“三农”是发展所需、农民期盼。希望邮储银行等各金融机构着眼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小康,提升金融支持和服务“三农”水平,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民住房产权等抵押、担保的灵活政策及办法,加大对江西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创新适应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服务机制,秉承普惠金融理念,把支持和服务“三农”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让金融这池活水浇灌好“三农”之树、助推老区人民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要着力完善银地合作保障机制,扎实推动金融机构与地方互惠互利、共赢发展,共同打通“三农”的金融血脉,形成推动江西农业农村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张冬科局长: 统筹运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邮储银行要提高统筹运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即用好中央的强农惠农政策资源和市场资源、统筹城市金融市场和农村金融市场,从服务“三农”的“生力军”逐步发展转变成为“主力军”。 邮储银行在“三农”金融服务工作中需要把握好三点:一是把握好中央推动“三农”改革发展的政策导向。二是把握好中央和地方政府推进“三农”工作的重点领域。三是把握好不断增长的“三农”金融服务需求。 在服务“三农”过程中,邮储银行应主动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做好对接,大力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以此带动千家万户,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银监会监管四部副主任王艳娟: 从四方面做好“三农”金融服务 邮储银行在“三农”金融服务工作中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邮储银行持续做好“三农”金融服务工作:一是要把握中央政策,紧抓农业产业化机遇,充分发挥在金融体系中独一无二的网络优势,持续做好“三农”金融服务工作。二是要积极创新,做好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等多方面的创新工作。三是要大力做好风险防控工作,保持业务持续稳健发展。四是加强银政沟通、银政合作,多方携手,以高质量的“三农”金融服务让党和政府放心,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