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怪
在济南公务机停机坪上,停放着一架老式DC-10喷气式飞机,从1994年开始服役,至今已经整整20年。飞机尾翼着有着巨大的ORBIS组织的LOGO,在这架飞机停放的一周内,每天都进行着约6-7台眼科手术。
在古希腊神话中,奥比斯代表着光明,这也是这个组织自成立以来就启用的名称,它们希望为病人带来光明。这家非营利组织创立于1982年,由美国贝勒医学院眼科学系主席大卫培顿创办,由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及私人捐献资助成立,目前绝大多数资金来源于公益捐赠。
奥比斯组织的整个运营方式看上去太有理想主义的味道,所有在飞行医院上执业的医生均来自于发达国家顶尖医院的主刀医生,这些医生在退休之后成为这一飞行医院的志愿者,我们被告知,在这所罕见的飞行医院上,一位来自中国协和医院的医生已经从事志愿服务超过10年。在我们抵达停机坪时,几个医生正坐在飞机下面吃着简单的盒饭,在午餐结束后,将继续手术。
整架飞机也是捐赠的,奥比斯眼科飞机医院是全球唯一的眼科医疗飞机,自1982年起已造访超过86个国家。第一代飞机是道格拉斯DC-8,由于DC-8机身较短,而飞机医院需要更大的空间运作,因此奥比斯组织在1992年购买了这架DC-10客机,改装成为新的眼科飞机医院,这架航机产于1970年,是全球第二架出产的DC-10,曾被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作试航,其后被莱克航空(Laker Airways)购入成为客机,再经数次转手后,始被奥比斯以1,400万美元购入,不过改装费用比购买费用还要昂贵,最终一共花去了1500万美元。
整个客机在经历了大面积改造后,如今含有检查室、手术室、恢复室、手术讨论厅、电视直播间、奥比斯机上办公室,相信我,最后一个空间实在是小的可怜。整个飞行的维修由联邦快递提供,根据协议,他们可以使用联邦快递在全球的停机坪。在结束此次济南的医疗任务后,飞机将前往菲律宾美军基地进行正常检修。
飞机每次起飞时,都会自备发电机,飞机上所有的空气、水、电力系统都来自机油驱动。飞行6小时的机油可供医院在地面使用一年之久,奥比斯组织北亚区总监司马桥告诉本报记者,这是因为,飞机要常常前往医疗条件欠发达的地区,有时还要到达非洲,“我们只需要当地提供油、梯子还有厕所,我们不能对外部依赖过多。这样才能保证即使在非洲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当地设备不完备的情况下我们也能正常运作。”
机上的飞行员由联邦快递飞行员担任。由于这架飞机依旧采用了机械式的操作方式而不是现今商用客机多使用的电脑操作,这就对机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好消息是,明年,这架飞机就将退役,将会有一架新的飞机替代它开始服役。
飞机的运行费用多来自于公众捐赠,既接受个人善款,也接受企业的公益捐赠。在香港尖沙咀街头,ORBIS常年设有捐款箱,而自从2011年起,瑞士手表品牌OMEGA便加入到赞助奥比斯的阵营中,并利用自己的宣传渠道邀请自家代言人丹尼尔·克雷格拍摄公益宣传短片,推出特别款“明亮之蓝”腕表。在济南当地,由OMEGA举办的晚宴上,“明亮之蓝”腕表被拍出了20万元高价,当天全部捐献给奥比斯组织。而累计起来,OMEGA对ORBIS的捐助总额已经达到了100万美金。
奥比斯飞行医院主要到访医疗条件的欠发达地区,两年前,奥比斯曾到访越南海滨城市岘港,为当地数十名患者进行免费医治。
在此次抵达山东济南之前,奥比斯组织拜托当地医院帮他们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病例,一个集合了斜视、远视、弱视的儿童被作为复杂病例推荐,司马桥说,这是因为,奥比斯不仅仅是为患者做手术,同时还要和当地医生交流,对基层医生进行培训,在飞行前舱的讨论区内,一共有48个座位,在我们参观的那天,48个座位完全坐满,奥比斯组织的医疗总监正看着手术室内的直播,和中国当地医生在翻译的帮助下讨论治疗方法。所有在奥比斯飞行医院上的手术都会被录制下来存盘,赠予当地眼科医生。
对于患者来说,他们在乎的可能并不是自己帮助培训了眼科医生,他们能得到的好处是,免费的在家门口接受国际最顶尖外科医生的治疗。香港女艺人杨采妮曾参与过多次OR-BIS的公益活动,在她的印象里,那些因为弱视而差点被放弃治疗的儿童让她印象深刻,“这是可以治疗的,如果不是这个组织,可能这个孩子的一生都是黑暗的。”从奥比斯项目启动至今三十多年,超过6万名中国眼病患者在奥比斯的项目中获得手术治疗、超过40万名中国眼病患者在奥比斯的项目中获得门诊治疗,而今天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