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搜索:
把大英图书馆的插图搬回家

  Agnes
欣赏官方扫描的《亚瑟王传奇》和达芬奇手稿,浏览古老的花卉插图和中世纪珍本文献,去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之一看报纸,你当然知道,这一切都可以足不出户。当零星的查找只能满足毕竟只能满足关键词搜索的小部分需求时,庞大的在线图书馆库存显示出强大的魅力。随便一个图书馆都在号称数字化的当下,又有多少机构在真正致力于实现无国界无羁绊的文献数字化共享?大英图书馆绝对算得上一位。2014年4月底,《大西洋月刊》报道,大英图书馆计划斥资5500万美元用于库存文献数字化。在未来三年内,3000万份报纸、10万段新闻录像、10万份广播、150万网页将被搬上网络。
  事实上2013年底大英图书馆就宣布将在Flickr上分享一百多万张17世纪、18世纪和19世纪当时公共场所的照片。在读图时代,好奇心旺盛的学习型“插图控”懂得这意味着怎样浩瀚的免费资源。毕竟,不拘泥于国度和时间的纬度空间是他们最大的渴求。众所周知,很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在线图片平台Flickr,大英图书馆此举作为ambitious项目的一部分主要通过向公众开放的方式来让尽可能多的人来浏览照片,进行自由开放的学术研究,并鼓励个人用户重新调整图像。图书数字化有很多好处,一方面可以让更多读者通过网络分享图书;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图书损毁和丢失,更好地保护图书。
  在和一位留学德国的博物馆学硕士交谈中她说,图书馆里存有丰富的材料提供了丰富的线索,假如学会利用这些资源的话,资源共享对大众来说意义非凡。在欧洲等西方国家,使用在线数据库进行各种查找相当普及,熟练程度也很普遍。相比之下,在中国不少图书馆和公立博物馆虽然也可以查阅在线资料,但各种古籍、书画实现电子化的进程还比较慢,这时欧美几个世界型的学术图书馆就显示出它们的“慷慨”和电子化进程的诚意来。
  自大英图书馆开放Flickr的图片库来,作为Flickr爱好者的插图控小邢几乎每天都在业余时间登陆那个账号,看看今天又更新了哪些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日积月累之下,从有目的的定向浏览到图片海洋中闲逛,无数生词和图片信息中的知识带来无穷乐趣,关键是,这一切唾手可得全然免费。无数难得一见的珍本插图可以在线尽情浏览之外,如果只想在大英图书馆上传的这100万张图片中搜某一关键词,只需在页面右上角的搜索框下拉选该用户的photostream。
  大英图书馆官方称,它们是在微软的帮助下完成了这些图片的数字化过程。庞大的上传图片会涵盖几个世纪的“地图、地质图表、精美的珍本插图、壁画和装饰字母,色彩鲜艳的插图、风景照”等等,作品的出处会被标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学术图书馆之一,早已不是一个只立足于英国的机构,这个服务于全世界的机构堪称世界上学术、研究和创新的主要源泉之一。最重要的是图书馆的分享精神鼓励更多的公众了解国家有记载的遗产。
  想了解更多的百科知识的中学生,正在为学期论文搜集资料的大学生,搜寻更多适合孩子阅读的英文原版读物的家长,想阅读英文原版诗歌、短篇小说、剧本和传记的文学爱好者;以及对各种获奖纪录片和艺术品感兴趣的艺术爱好者……包括关心某一领域发展的环保主义者和关心时政关注于各种社会热点问题的人以及新媒体的拥趸,人人都爱线上电子资源。美国国会图书馆就是美国最早进行数字图书馆尝试的图书馆之一,其“美国的记忆”(American Memory )影响深远。“美国的记忆”最早是一个上世纪90年代间实施的试验性计划。该计划的数字馆藏对象主要为美国的历史文献,包括历史照片、手稿、历史档案及其他文献等。在国内,上海图书馆算是中国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先行者,目前已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数字化资源,全国报刊索引也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信息源。另外还订购了大量的文摘及全文光盘数据库,其中一些就是网络版。
  在日前北京的eLibraryUSA英文电子资源说明会上,美领馆信息资源中心的馆藏资源也在推广给公众,讲座介绍了如何使用目前包括9大类30个数据库和一个跨库检索工具,以及在线数据库和网络资源库——eLibraryUSA。用户只需通过简单注册即可免费成为美领馆信息资源中心会员并可无条件地终身自用这些资源。eLibraryUSA是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提供的一个免费的多学科在线数据库,包括时事热点、商业新闻和信息、教育资源等9大类30多个数据库,还包括约2万册电子图书以及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出版的诸多电子书和电子期刊。这种和上文提到的诸多数据库一样,支持远程登录。目前还只习惯于在Google里搜寻的你,有想过在收藏夹里扩大你的免费图书馆浏览资源吗?
  本文图片为大英图书馆的古籍插图(实习生车佳楠对此文亦有贡献)
链接
作为世界顶尖的古籍收藏机构之一,牛津大学波德林图书馆(Bodleian Libraries)和梵蒂冈宗座图书馆(BAV)也宣布要把总共150万页的古籍文字数码化,然后放到互联网上供全世界免费调阅。这两家世界顶级的图书馆将把三大类古籍藏书数码化:古希腊文稿、15世纪印刷书籍、希伯来文稿和早期印刷书籍。这150万页数码化的古籍中,约三分之二将来自梵蒂冈图书馆。
  始建于14世纪末的梵蒂冈图书馆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历史文献收藏场所,不仅有160万本书,还有大量古币、图集和手稿档案,最古老的手稿作品可追溯到20世纪教会起源时。2014年3月20日,意大利梵蒂冈, NTT DATA与梵蒂冈教廷图书馆就梵蒂冈教廷图书馆的手稿数字档案项目签约,NTT DATA将完成大约82000件样本和4100万页手稿的数字化工作,首批价值约1800万欧元的3000部文献的数字化将于2018年完成。把这些古文字数码化之后,现有的时空限制被打破,无异于让这些古代智慧的结晶重获新生。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把大英图书馆的插图搬回家
  本文所版面
【第 57 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