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文章搜索:
柯殷: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
本报评论员:童琳

  童琳
  早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就蜕变成为了工业强国,而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的德国,已经实现了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的转变,这其中有很多经验值得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学习。德国大使馆公使、经济处主任柯殷对本报记者回顾了德国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的发展之路。
制造业是推动力
  柯殷介绍,德国在上个世纪50年代由于传统煤矿的大力开采,造成了严重的工业污染。而通过近几十年的努力,原来的污染环境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这是都是工业现代化的成果。
  “好的基础设施是经济增长的前提,制造业企业是工业发展的推动力。”柯殷指出,新的联邦德国制造行业发展得非常快。在前东德的地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前西德的地区。尤其在风能和太阳能的领域,这个地方有30家公司。现在前东德地区的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且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太阳能行业也受到了德国政府的鼓励。德国政府推出了一个可再生能源方案,它大大地推动了东德地区的太阳能事业的发展。
创新和知识经济
  柯殷指出,德国的工业也是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表现了高度的创新能力,而且今天越来越明显知识是全球竞争当中最具有决定要素的资源。为了保持竞争力,德国人一直认识到必须要迅速的发展技术,而且必须要把知识尽快地转化成为被市场所接受的创新,这就是为什么德国愿意把GDP的3%投入到研发工作当中。柯殷还表示,德国将在到2010年做到GDP的3%用于研发投入。
  促进结构的改革和创新公共和私人的机构必须要携手合作,公共部门必须要和公司、商会、工会和大学合作,才能创造出结构改革的良好条件。在德国,宪法要求德国实现平衡的发展,而且要实现所有地区的均衡发展。
  据了解,德国给东部地区提供特别的资金,德国政府已经做了相当于一万多亿人民币的投资推动东部德国的发展。柯殷指出,德国主要面临的任务还是要提高东部德国地区的就业机会。
有效的教育
  德国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离不开有效的教育体系,“结构改革要求我们要有有效教育的体制。德国实现了教育制度的现代化,而且实现了科学和企业之间的合作。
  “德国和中国的经济是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处在不同的工业化阶段。但是我们却面临着同样地挑战,我们都必须要更加有效使用资源,创造对于环境有利的技术。而且要为我们的国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德国和中国应该进一步的扩大他们之间的合作。”柯殷表示。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柯殷: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
  本文所版面
【第 40 版:专题】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