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盛扩产突进
本报评论员:严凯
严凯 11月18日,一个近百人的德国参观团参观了位于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一家只有300名员工的化工厂。参观团成员基本上都来自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政界和商界精英,该州的州长JuergenRuettgers是这个参观团的领队。 这家工厂隶属于德国朗盛公司,主要生产皮革化学品。吸引参观团千里迢迢来参观的不仅是新生产线,还有这家工厂经济危机以来所创造的产量奇迹——从今年5月份开始每个月都刷新产量纪录。 其实,不仅是无锡工厂,近几个月来,朗盛频繁在上海、江、浙等地区通过扩产、兼并的手段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就在今年年初,朗盛的强劲对手全球排名第一的化学公司巴斯夫在经济危机的寒冬下,被迫关闭了80家化工厂,并考虑出售其皮革和纺织化学品业务。 被迫扩产 朗盛位于无锡的化工厂全称为朗盛(无锡)化工有限公司(下称“朗盛无锡”),成立于1995年,并于两年后正式投产。到目前为止,总投资4300多万美元,主要生产皮革化工品、纺织助剂和工程塑料。 朗盛无锡的总经理胡东祺说,从5月份开始,工厂每个月的产量都超过历史纪录,每个月都创造新的纪录。 新的生产线将年产1800吨皮革化学品。该产品名为“利华坦”,是一种用于皮革生产的化学助剂。这种产品主要适用于中高端的皮革加工业,能够提高皮革产品的质量。据胡东祺介绍,新产品80%将主要销往国内。 目前,这条生产线已经试生产了3个月,从11月18日这天开始投产运营。据知情人士透露,该生产线设计产能是年产2000吨,投资额超过千万元人民币。 “某种程度上来说,朗盛是‘被迫’扩建新产能的,因为他们的产品已经供不应求了,卖得太好了。”上述业内人士说。胡东祺说,朗盛无锡的生产线已经满负荷生产。 除了在无锡,5天前,朗盛宣布扩建其位于上海金山的黑色氧化铁颜料生产线。新工厂将于2010年第四季度投入生产,年产能预计将达1万吨。 去年6月份,朗盛从之前的合作伙伴金卓化工有限公司收购了其位于金山的工厂,后者是国内最大的黄色氧化铁生产厂,年产达到3万吨。 10月底,朗盛还完成了对江苏波力奥化工有限公司的收购。后者位于江苏省溧阳市,去年的销售额为1000万欧元。 9月初,朗盛莱茵化学润滑油添加剂(青岛)有限公司正式开工,投资500万欧元,将年产4500吨润滑油添加剂,产品主要销往中国和亚太市场。胡东祺说,新生产线很快就能够满负荷生产,届时将再进行扩产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我们的‘雷达侦测’24小时开着,观测有没有好的企业能够吸引我们兼并;另外,集团也不断在进行自我投资,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朗盛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柯茂庭说。 朗盛模式 德国朗盛公司之前隶属于拜耳集团。2004年,拜耳将旗下的化学品业务和三分之一的聚合物业务重新整合成立了朗盛公司。 11月18日,参观团除了参观了朗盛新生产线,还对朗盛无锡的几个研发中心进行了重点参观。在参观一个解决污水问题的设备时,一位德国女士对进行解说的朗盛无锡员工竖起了大拇指。 参观团是在一个临时搭建的帐篷内见证了新生产线的投产。之所以选择在室外临时搭建帐篷,是因为在厂区内,朗盛无锡连一个能够容纳一两百人的会议室都没有。 但这里却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研发中心。据悉,朗盛无锡的研发应用实验中心成立于1997年5月,总投资额为1500万人民币,属于最早一批外资公司成立的研发中心,也是朗盛在德国以外兴建的最大研发中心。 据胡东祺介绍,朗盛无锡拥有亚洲最大的皮革化工品研发中心,同时朗盛全球工程塑料唯一的测试中心也坐落在无锡。 知情人士说,朗盛全球所有的工程塑料测试样品都要通过快件寄到无锡,然后在这里进行最终的测试。 此外,朗盛无锡还拥有一个新的生物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的设备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生物实验设备,能够提供工业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材料保护实验。 上述业内人士说,朗盛在中国的运营模式,一般都是采用先建立研发中心,等新产品研发出来之后,再进行大规模的投产。一位员工告诉记者,无锡的研发中心很多方面的研发能力,是连德国总部都望尘莫及的。 据一位熟悉朗盛的人士告诉记者,朗盛无锡相当挣钱。只要朗盛无锡向总部汇报新项目,总部一般都会毫不犹豫地批准。在无锡当地,无锡市政府也把朗盛无锡作为一家示范性的工厂,它的项目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获得审批。 除了在无锡,朗盛在青岛也有一个大的研发中心。今年5月份,朗盛青岛高性能橡胶研发中心二期正式启用。 注重研发,也为朗盛带来了很丰厚的回报。第三季度,朗盛的销售额达到13.7亿欧元,环比增长了11%。其中大中华区同比增长了21%,超过1.7亿欧元,占整个集团的12.5%, 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朗盛皮革化学品的市场份额在国内占有10%左右,新生产线的投入生产,将扩大其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市场份额)具体数字我不知道,但我们的实力肯定在最前列。”胡东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