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亿元投资补硬伤 丰益国际在华战略调整
本报评论员:李平 胡军华
李平 胡军华 11月18日,来自新加坡的世界500强企业丰益国际 (Wilmar-intl)董事长郭孔丰在上海高东工业园区亮相。不过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低调,当记者们“围攻”他身边的益海嘉里集团副董事长穆彦魁时,他只是悄悄站到了记者们的背后,看着这一幕微笑。 这一天,丰益国际全球研发中心在上海落成。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粮油技术研发中心,投资额高达8亿元,是自2008年以来丰益国际在中国大陆投资额最大的项目。该公司人士称,此举是这个亚洲最大的粮油企业集团在华的“二次创业”。 郭孔丰说,他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达到三个目的:一是提升中国粮油食品品质;二是帮助中国培养专业人才;第三,则是帮助中国实现从“粮油消费大国”到“粮油科技大国”的转变。 二次创业 郭孔丰就是前来参加这个项目落成典礼的。这位来自新加坡的华人富豪,被称为中国粮油市场最大的参与者之一,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他旗下的丰益国际通过全资子公司益海嘉里投资有限公司这个平台,在中国大陆先后投资了40多家工厂和20多个公司,涉足米、面、油、饮用水等多个领域,并创下了金龙鱼、5100等一系列强势品牌。 公开数据显示,2008年益海嘉里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是中国最大的食用油脂加工和贸易商。不过这一快速发展的势头从2008年开始被遏制。此前部分学者和媒体指责外资粮油企业扩张过快威胁中国粮食安全,中国政府在这一年宣布,不再鼓励外资企业新建和扩建油脂压榨项目。 而此番携丰益全球研发中心亮相上海,郭孔丰一方面要通过这个举动表明其帮助祖国发展粮油产业的决心和诚意,而在另一方面,这个研发中心也将帮助丰益在华项目获得更好的技术支持。 业内人士分析,这意味着丰益国际在华战略将进行调整,即通过技术和管理的创新研发来弥补规模扩张受束缚带来的战略硬伤,在粮油研发领域取得突破,将成为丰益国际新的业务增长点。 看上去,即便遭遇挫折,郭孔丰也不愿轻易退出中国这个成长最快的粮油市场。“中国的粮食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未来的中国必然是全球粮油产业的中心。而如何形成这个中心,光靠生产力和消费力是不够的,更应该靠科技力来达成。”郭孔丰对记者说。 不过这样的投资显然是受到了中国官方的欢迎。中国国家粮食局副局长郄建伟亲赴上海,参加了这个全球研发中心的落成仪式。他说,中国当前正试图通过扶持基于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促进粮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的优化升级。因此,丰益全球研发中心的建设恰逢其时。 全方位介入 据悉,四位来自中国科学院的院士——许智宏、李家洋、陈晓亚和方荣祥受聘担任丰益全球研发中心的高级顾问,这是目前中国在粮油和生物技术领域最豪华的研发团队。 这个中心的研发将覆盖六大领域。除了传统的粮食、油脂综合研究与开发之外,还包括生物质新能源技术、水稻循环经济、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生物育种技术等新兴领域。 “以大豆为例,大豆毛油经过精炼后会剩下一些油脚,一般都是被当成垃圾扔掉,实际上从油脚里可以提炼出生物柴油,这样大豆压榨的价值可以大为提升。另外,大豆还可以提炼出维生素E,美国公司生产的维生素E活性是我们产品的2~3倍。实际上,我们粮食深加工的价值很低,国外一个单位的粮食深加工后获得的价值是我们的6倍左右。差距非常大。”益海嘉里集团副董事长穆彦魁说。 穆彦魁透露,丰益国际还在继续提升从米糠中提取米糠油的技术,他说:“中国每年生产的稻谷在2亿吨左右,这2亿吨稻谷产生的米糠油可以达到200万吨,换算成大豆的话,需要多增加1亿亩左右的土地才能种出来。” 根据介绍,丰益国际全球研发中心的功能一方面是提升丰益国际现有粮油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则是延伸丰益国际的产业链。穆彦魁表示,丰益国际将借助各种科研力量进入种子研发领域,包括培育含有高含量特定脂肪酸的大豆种子,从而与丰益国际现有的大豆加工业务相衔接。 而关于这个研发中心在整个丰益国际集团的作用,穆彦魁介绍,将主要定位为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中心以及总部的技术决策、培训和对外交流中心。 “从长远来看,我们希望把这个中心建设成一个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能够创造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并通过中试转化基地,为集团乃至社会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的一个基地。”穆彦魁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