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文章搜索:
17万年薪VS北京户口
  讲述人:章凡 身份:应届硕士毕业生籍贯:江西 现居住地:北京

  从早上9点到下午3点,我一直奔波在紧张的面试现场,这是我参加的第几场面试已经记不清了,从2009年9月16日正式开始找工作算起,我已经投出了140多份简历。
  我本科从武汉大学毕业后,来到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读研,今年7月毕业。中科院的研究生在就业市场还是挺受欢迎的,我发出第一份简历后就迎来了一个开门红——百度答应给我提供Offer,年薪17万元。这个待遇对于一个应届毕业生来说非常诱人,但我很坚决地拒绝了。
  百度的发展前景和文化氛围都非常好,我拒绝的唯一理由是它不能保证提供北京户口。百度能解决一部分应届毕业生的户口,但考核标准不仅要看面试成绩,还要看实习表现。我们中科院的研究生跟其他高校不同,我们是签合同,拿工资,要给“老板”干活的。因而对我来说,去百度实习几乎不可能,那拿到北京户口的可能性也相当渺茫。户口是我找工作的第一前提,也是一个必要条件,没有户口一切免谈。
  和外企相比,我更倾向于去国企或者事业单位。我是那种比较求稳妥的个性,作为女生,现在也会考虑到将来结了婚要生孩子,要照顾家庭,国企或事业单位更适合一些。
  我义无反顾地放弃百度还有一个原因,当时另一家国企性质的单位也很有可能录用我。这家单位是涉密机构,所以我无法提供它的名称,我的导师和这家单位的关系很好,有我导师的推荐,我几乎认为是很有把握。但由于一些阴差阳错的疏忽,我失去了这个机会。不过我也不后悔,因为百度再好,解决不了北京户口对我来说只能是免谈。

  一本北京户口到底值不值得我用17万的年薪去换?在认真思考和权衡过之后我得出的结论是:值得。我们都知道北京户口并不单纯的是一张纸上边写着你是北京人,它所捆绑的现实利益才是我们最关注的,比如养老保险的领取、办护照、办准生证都涉及户口问题,更重要的是将来孩子的户口也能落到北京,这是我考虑的重中之重。我老家在江西,从江西一路考学考到北京,这其中的艰辛我深有体会。单说高考这一关,北京的孩子拥有的优势和机会是江西或其他省份的孩子难以企及的。如果孩子的户口能落在北京,他(她)获得的教育环境是老家永远给予不了的,不管以后是考国内大学还是出国念书,他(她)的路会很宽广。
  身边的女生大多和我想法相同,但男生们的看法却迥异如同来自另一个世界。身边一些男生对我的决定不是很理解,在他们看来没必要为一本北京户口放弃那么多,没必要过早地把自己束缚在户口之下,至少,户口不是找工作的第一条件。用他们的话说,10年以后我还不知道自己在哪个城市呢。
  也有些人说,国家对户籍制度终究要改革,说不定哪天就把户籍给废除了,那时你放弃这么多争取到的那本户口还有意义吗?
  我不想冒这种风险,户籍制度改不改革不是我可以控制的,改了我不吃亏,万一没改呢?我可是错过了这村没那店了。如果不是应届毕业生,想获得北京户口比登天还难,那我岂不是要后悔一辈子?
  错过这村没那店——是很多应届毕业生执着于户口的很大一个原因。如果我在国企或事业单位干得不如意,我还可以过几年再去外企。但如果我一开始就放弃户口,等哪天我累了,想过安定的生活了,没有北京户口再想进国企或事业单位就不容易了。我的一个好朋友最近就为这个问题苦恼,她现在想去研究院之类的单位,本以为凭借自己的学历和工作经验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不是难事,却发现很多研究院招聘要求有北京户口,或者是有北京户口的优先。
  身边的朋友提醒我可以通过别的渠道来解决户口问题,对于一个中科院计算机专业的硕士生来说要想买一个进京指标,5万块就差不多了。但买户口是有风险的,我还是不愿意冒险。如果走买户口这条路,我要把一些材料给对方,签三方协议,毁约之前不能与其他单位签订新的合同,但对方却不能百分之百保证能给我解决户口。所以我还是觉得通过正规渠道解决户口问题更保险。

  所以我决心继续为北京户口努力,我也相信以自己的学历和实力,努一把力是够得着的。我很喜欢北京,想在这个城市扎根,想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不想沦为“北漂”一族。
  我就只能拉长自己找工作的战线,看着身边的同学陆续签下了合同,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尤其是进入去年的11月以后,我遇到了找工作以来的第一次挫折——好几份投出的简历都石沉海底,杳无音讯。我开始怀疑之前的顺利是不是仅仅是一个假象,“开门红”的17万年薪是不是让我自信心过度膨胀了。
  后来听朋友说,由于今年经济形势的缘故,国企和事业单位太过热门,经常是一个招聘下来就收到好几万份的简历,他们无从选择就设定一些很苛刻的标准,比如说银行规定女生身高要在一米六五以上。消息可信与否我也不清楚,但是我没有拿到任何一家银行的笔试机会却是摆在我面前的事实,所以去年整个11、12月份对我而言是灰暗的,那种心理上的煎熬也曾一度让我怀疑对北京户口的执着追求到底值不值得。
  还好2010年的到来让我重燃了希望。进入了1月份,形势有所转好,有很多机会浮现了出来。看来找到一份能解决北京户口又符合自己心理预期的工作还是很有希望的。我投了很多简历,参加了很多笔试和面试,然后等待结果。这段时间我把重点放在了国企和事业单位上,开春回来后是事业单位招聘的重点时期。我的心理预期不高,一个月五六千的收入就可以了,相比于百度给的待遇,这个收入确实有些微不足道,但那本北京户口所带给我的也许是日后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退一步讲,我也可以以后再跳槽去找更好、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两三天一场面试就是我现在的生活,多一些面试,也就多一些机会,虽然有时候也会埋怨这样的生活很累,但是至少我觉得很充实,也很踏实。身边已经有2/3的同学签了合同,但即便这些已经签了合同的人也还在骑驴找马,依旧不断地投简历,参加笔试和面试。如果找到更好的机会,花点违约金毁约是在所不惜的。
  我仍旧在等待,等待着符合心理预期的Offer出现,也等待着那本我一直追寻的,17万年薪和它相比都逊色的北京户口。
  (采访整理:实习记者 崔凌睿本报记者 言咏)
  更多“我的户籍故事”,请登陆经济观察网(http://www.eeo.com.cn/zt/hjzd/)
网友昵称:
会员登陆
  经济观察报近期报纸查看                                 更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17万年薪VS北京户口
  本文所版面
【第 10 版:户籍之说】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经观招聘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订阅中心 | 友情链接
经济观察网 eeo.com.cn
地址:中国北京东城区兴化东里甲7号楼 邮编:100013 电话:8008109060 4006109060 传真:86-10-64297521
备案序号:鲁ICP05020873号 Copyright 经济观察网2001-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