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寻求高端投资 不要牺牲竞争
本报评论员:张斌 刘鹏
张斌 刘鹏 中国欧盟商会的秘书长DirkMoens有一个很中国的名字——丁凯。 丁凯来中国8年了,前六年半在一家驻上海的快速消费品公司工作,剩余的时间在商会。 丁凯很喜欢中国,丁凯说自己将选择永远住在中国。 当听到这次采访是有关外资在华投资环境的时候,丁凯热情地说:“你的这次采访太及时了。” 经济观察报:你怎么看待现在外资在华的投资环境,与以往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DirkMoens:我们最近刚完成了年度商业信心调查。第一,几乎所有的企业、所有的行业对增长都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中国10%的增幅或许不可能,但8%或者9%是可能的,这依然要比其他国家高出很多。第二,他们很担心正在改变的商业环境。他们自己能够觉察,现在的状况与两年前不一样了。 你知道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而中国应对非常好,反应非常快。中国现在比以前变得更加重要。这给了那些在中国管理外国公司的管理者很大压力。第二个就是竞争加剧了。竞争不光局限于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现在,跨国公司还要和中国国内公司竞争。中国国内公司发展非常迅速,有些已经成为行业的全球领先者。第三点就是成本上升。原材料、资源的成本在上涨,工人的薪资水平也在涨。这三个因素造成现在在中国做生意不如以前容易了。 除此之外,政府的一些政策不是很明晰。比如像本土创新的政策,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理解的话,我们认为这可能被用来阻止我们参与竞争。 经济观察报:随着中国投资环境正在发生改变,贵商会的会员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是否会发生改变? DirkMoens:考虑到中国增长所带来的机遇,中国仍然是很多公司战略布局的重要部分。他们不会降低中国的重要性,最起码是和两年前同等重要。他们现在做的就是密切关注日常工作中发生的情况,看看他们能不能在同等条件下与其他国外公司和中国国内公司展开同台竞争。 国外公司想知道政府如何保护国内企业,支持他们,给他们优惠、补贴或者出口补贴的。中国国内企业将会得到政府更多的扶持,也将得到更多竞争优势。因此,外国公司就会觉得自己处于不利地位。 经济观察报:你如何看待这一变化?是中国经济发展到“选资”的阶段了吗? DirkMoens:在15年前,外国直接投资是非常受欢迎的。我可以想象地方政府的关键业绩指标是和外国直接投资是有联系的。从投资范围上讲,我认为中国政府已经缩小了投资范围,变得专注于某些领域。中国现在寻找更加高端的投资,与技术和能源相关及研发中心等等。 一方面,中国仍在欢迎外国直接投资,不过只局限于某些行业。在华的外国公司担心中国政府会给国内企业更多扶持,随着时间推移,外国公司就会被挤出中国市场。 中国肯定是想参与全球经济,但是要想参与全球经济,中国就得必须注意不要过多地保护本土行业。这是因为你也想受到其他市场的欢迎,否则的话,当你想进入其他市场的话,就会遇到很大的阻力。 经济观察报:你们的成员是怎么来应对这种变化的?你有怎样的建议? DirkMoens:我们商会的公司非常清楚中国想要发展国家研发中心,并通过多种途径来达到这一目的。外国公司希望中国采取一种不直接干扰市场竞争的方法来做这件事。但是如果只把这些市场留给国内企业,那样的话,政府就是直接干预了市场的日常竞争,这会引起我们商会会员公司的担忧。
|